公元1377年,大明洪武十年,一代大儒、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宋濂上表,向朱元璋申请致仕,回乡养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大明朝立国进程中所有正式诏书文本的实际起草者,宋濂还是太子朱标的老师。这样的人要走,朱元璋必须亲自给他饯行,而作为学生的太子朱标全程执以师礼,可见老朱父子对宋濂的尊重。
老朱赏赐了宋老夫子许多东西,同时还敕令在内廷任职的宋濂长孙宋慎,小心护送祖父回乡,不得有丝毫差池。皇帝的礼遇令宋老夫子非常感激,临走前再次顿首:“臣只要不死,腿脚还能动,就请陛下准臣每年一次进京陛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夫子的一番深情告白,令朱元璋也为之动容。自元至正二十年,也就是公元1360年,宋濂正式到南京应天府入伙,参加老朱创业团队至今,已经十七年了。
这么多年的战友之情,君臣之情,还有更重要的师生之情。只要看看宋老夫子的模范学生朱标,老朱都能从梦里笑醒。于是朱元璋特意带着太子朱标一起来给老师送行,并特别恩准宋濂,在每年朱元璋生日期间,可以来京叙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一晃到了洪武十三年,这年正月,中书左丞相胡惟庸案发,朱元璋直接把他定性为谋逆大案,兴起了骇人听闻的大狱,并借机直接裁撤了中书省,丞相一职也一并废除,皇权终于露出了嗜血的一面。
胡惟庸一案令老朱对那些抱成团,共进退的文臣们十分恼火,无论淮西派还是浙东派,稍有不慎就可能人头落地。好巧不巧,据说这一年的老朱生日,宋濂没能如约进京陛见,如此肃杀的氛围下,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朱元璋没有等到宋濂,立刻传召在宫里当差的宋濂次子宋璲,长孙宋慎询问。二人回答:“宋老夫子年迈力衰,不幸病危,所以不能及时进京,恳请陛下垂怜,免除老头不敬之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的老朱经过胡惟庸案后,已经不会轻易相信外人了,尤其是读书人。他马上密令锦衣卫撒出缇骑,前往浙江侦探实情。很快锦衣卫回报说:宋濂在家活得好好的,啥事儿没有。
这下可把朱元璋惹火了,立刻将宋璲、宋慎一并收监。其实老朱这还是在借题发挥,宋璲和宋慎与胡惟庸关系密切,因此受到了牵连。但是朱元璋还是不满意,他并不打算放过老宋家,竟然责令都察院派人追到金华老家去,要杀了宋濂,抄没家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息一经传出,朝野哗然,连宋濂这样人畜无害的老夫子都杀,这朱重八真是太刻薄寡恩了!太子朱标获悉此事也是悲愤交加,直接跑到朱元璋面前大哭劝阻:“儿子资质愚钝,唯有宋濂师傅教授得法,伏乞陛下怜悯其老朽而赦免宋濂的死罪吧!”
不料,朱标的求情反激怒了朱元璋,洪武大帝龙颜震怒,申饬太子:“等你小子成了皇帝再赦免他吧!”在封建皇权时代,皇帝与太子的关系不仅仅是父子亲情,也是充满了猜忌与提防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老朱这话说得相当狠,给朱标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一方面又想不出救宋濂的办法,情急之下,太子朱标到金水河边,竟然打算投水自尽了!幸好左右太子侍从,第一时间把他从水里救了上来。
这可把朱元璋吓够呛啊,没想到朱标为了宋濂能这么豁得出去,老朱既感到后怕,又觉得庆幸,指着朱标的鼻子就骂:“你个傻小子啊,我杀人自有道理,跟你有什么关系,犯得着跟你老子拼命吗!”
说着,老朱命人甄别把太子救上岸的人。只要是来不及脱衣服鞋子就跳下水的人,马上连升三级;凡是脱去衣服鞋子后再入水的人,通通杀了了事。老朱有自己的逻辑:太子落水,危在旦夕,等你脱掉衣服鞋子后再去救,黄花菜都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太子朱标这么一闹腾,让朱元璋不得不赦免了宋濂的死罪,仍然让老夫子进京陛见。不过,老朱生性不服软,显然余怒未消,只要是涉及胡惟庸案的人,李善长怎么样?还不是一样赐死。宋濂一家怎么样都是洗不脱干系的。
被朱标折腾了大半天,心情不佳的老朱决定到马皇后那里蹭饭去。一代贤后马娘娘亲自下厨,一通忙活,端出来四个素菜一个豆腐汤,清爽干净,看着非常治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朱一看,不见有肉,全素的,这也不是吃斋的季节啊,没点荤腥怎么下饭呢!忙问马娘娘,怎么了这是,最近减肥吗还是什么原因?
马娘娘故作镇定,淡然回答:“好你个朱重八,我听说宋濂老夫子也获罪待查,真有你的!我这是准备斋戒沐浴,打算在宫中办一次礼佛祈祷仪式,为宋老夫子求福,保佑他平安。”
朱元璋一听,从来都是贤良淑德的贤内助马皇后,为了替宋濂出头,竟然当着他面骂骂咧咧的,哪还吃得下去饭呢?这都什么情况啊,平时知书达礼的儿子和老婆,遇到宋濂,怎么就画风突变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元末明初,宋濂既是一代文宗,读书人的领袖,还是洪武朝文臣之首,明代官修《元史》的总裁官。他与刘基、高启并称诗文三大家,是洪武年间浙东集团的领袖之一。
此外,包括太子朱标在内,朱元璋几个儿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宋濂。如此国宝级士人,所以朱标与马皇后要如此大动干戈的来保护他,不难理解了吧?与赵宋三百年相比,显然朱元璋对读书人并不友好。
洪武十三年之后的朝局人人自危,朱元璋对于跟随他打天下的那些人是毫不手软的,他也不再相信中书省的官僚集团,尤其痛恨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老朱把他们定性为对皇权的藐视与背叛,即使是宋濂也不能例外。很快,以为逃过一劫的宋濂再次来到南京,可是老朱并不想见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话说回来,以老朱的性格,必要时牺牲掉创业伙伴,杀人不眨眼那都是在表扬他,但是他居然会被太子和皇后逼得不得不妥协,除了热衷权力的欲望,草根出身的洪武帝内心实际上还保留着一份最真挚的情感,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太子朱标和皇后马秀英,这二人才是老朱的白月光。

随着胡惟庸案的扩大化,前后差不多有三万余人被处死,这其中包括了宋濂的次子宋璲和长孙宋慎。朱元璋疾风骤雨般完成了对朝局的清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怜的宋濂老夫子终究还是没能幸免,在年过七十的高龄之际,仍被贬去四川茂州。老夫子不堪长途跋涉,终于还是病殁在了途中,客死他乡,成为明初皇权与相权斗争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