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识:1924年,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江苏省会南京差点被改名为中山市!

  • 孙中山画像

01、孙中山和南京

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

12月29日,各省代表在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建立。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

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很快被袁世凯篡夺,中华民国随即迁都北京(一直到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南京才再次成为中国首都)。

虽然孙中山只在南京当了三个月总统,但他和南京结下不解之缘。

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除大总统职务,他和友人胡汉民等人骑马游览南京紫金山。

当他们登上南麓,面对一片春色,孙中山环顾四周,他动情地说:

“候他日逝世,当向国民乞求一块土,以安置躯壳耳!”

孙中山先生的意思是,他希望自己百年之后可以埋葬在南京。

  • 孙中山

1924年10月23日,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直系将领冯玉祥发动政变,监禁总统曹锟,而后他推举段祺瑞主持大局,随后冯玉祥、段祺瑞、张作霖先后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

孙中山接受邀请,并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召开国民会议作为解决时局的办法。

11月,孙中山一行人离开广州北上,先抵上海,再绕道日本赴天津。

12月底,孙中山扶病到达北京。

1925年1月26日,孙中山因病重住进了北京协和医院,晚9时手术,打开腹腔后,发现已经是肝癌晚期。

这几乎已经宣布孙中山已经无药可救,病逝只是时间问题。

1925年3月,孙中山病重弥留,昏迷不醒, 众人都在商讨后事。

当时,汪精卫提出将孙中山葬在北京景山。

就在这时,孙中山竟然从昏睡中醒来,说:

“不,不,我要葬紫金山。”

这话一出,众人一脸茫然,根本没人知道紫金山在哪。

没听说北京有紫金山啊?

后来才知道是南京紫金山。

最后,孙中山先生在弥留之际特意留下遗愿:

“吾死之后,可葬于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去世后,当时的北洋政府下令国葬孙中山于南京紫金山南麓。

南京成为孙中山先生埋骨之所。

02、改名风波

就在孙中山病逝后不久,有人提出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将南京市改称中山市! 1925年3月14日的《顺天时报》直接发表一篇名为《为孙中山留永久纪念,议改南京城为中山城》的文章。

该文章称:

“孙中山遗命、葬于南京紫金山等情,已志昨报。兹闻国民党北京市党部,前晚(十二日)开会,以孙氏功在民国、应留大纪念,以昭垂百世,当决定两项:
(一)中山葬于紫金山,南京城改名中山城,
(二)北京之中央公园,改名中山公园,建立孙先生铜像。此两项议决案,当积极进行云。”

  • 报道此事的报纸

实际上,这篇文章就是在进行试探,探探北洋政府的底。

3月16日,中华民国各团体联合会代表在上海金隆街会所召开联席会议,共作出十项决定,其中第十项决定就是:

“南京因辛亥年孙中山先生就任大总统,应改为中山城,并再建中山公园,以为开国元勋纪念”。

这发声与《顺天时报》相比,影响更大,这是相对正式的提议。

当时主持北洋政府的是段祺瑞,他当然不想答应,他给恶心坏了。

但他又不好直接拒绝,只好默不作声,不发表任何看法,既不同意,也不反对,始终不表态。

3月17日,《申报》又刊登了苏民自决会于3月15日发出的《中山葬地改名之电文》:

“主张改钟山为中山,南京为中山城,秀山公园为中山公园”。

三篇文章,为南京市改名中山市,成功造势。

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第一功勋,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这事吧,真不好反对。

正所谓死者为大,谁敢开这个口?

更何况还是孙中山先生,再多理由也不好说出来。

03、革命元勋

但就在这时,一个人挺身而出,据理力争,坚决反对将南京改名中山。

这人叫章太炎!

章太炎(1869年1月12日—1936年6月14日),浙江余杭人,是同盟会和国民党的元老。

清朝戊戌变法时期就参加过维新运动。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章太炎因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并为邹容《革命军》作序,即《革命军》序,触怒清廷,被捕入狱。 章太炎是最早鼓吹反清的革命义士之一。

光绪三十年(1904年),章太炎与蔡元培等合作,发起光复会。

而同盟会则是在第二年才成立。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出狱后,孙中山等迎其至日本,参加同盟会。

在同盟会内部,有2个人与孙中山的常持不同政见:一个是宋教仁,一个是章太炎。

1912年民国初建之时,宋教仁和章太炎,力主建都北京,反对孙中山建都南京之举; 宋教仁更是提出中华民国总统应实施内阁负责制。

在这些大的政治观念上,两人与孙中山均有较大分歧,孙中山拿他们也没有办法。

宋教仁遇刺后,章太炎便成了革命党内部为数不多敢与孙中山叫板的人。

  • 章太炎

关键是他还真有这资格!

章太炎的革命资历与孙中山相比不遑多让;

而且章太炎是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语言学家,述甚丰约有400余万字,是当之无愧的大师。

章太炎桃李满天下,收徒无数,仅嫡传弟子就有80人左右,个个都是大师,比如黄侃、吴承仕、钱玄同、汪东、朱希祖(五大天王)、钱家治(钱学森父亲)、刘半农、马裕藻、周作人、许寿裳……

当然,章太炎最有名的就是鲁迅。

没错,章太炎是鲁迅的师傅。

毫不夸张地说,章太炎是当时能与梁启超并肩的文坛领袖,具有崇高的号召力,被人称为“清末民初思想家,史学家,小学大师,朴学大师,国学大师,民族、民主主义革命者”。

04、章疯子

别看章太炎是个大师,可他更是个疯子!

章太炎有四个女儿,分别叫章㸚、章叕、章㠭、章㗊。

这名字,没一个认识的,导致四个姑娘一直嫁不出去。

后来,有人就跟他说,你闺女嫁不出去都是这名字太难念了。

结果章太炎反驳道:连我女儿的名字都念不出来还敢说爱她!

章太炎在上海的时候有次迷路了,找不到回家的路。

他随手找了个黄包车,车夫问他去哪?

他说,我也不知道,你就问别人,到章疯子家吧,反正上海人都认识我。

结果,黄包车夫居然找到了。

章疯子名头有多响?那会儿的报纸要是没什么好写的,永远可以写两件事:第一,第一,章疯子又发疯啦;第二,章疯子居然没发疯!

正因如此,当时很多人就直接当着他的面骂他神经病。

结果,章太炎放出名言:

大凡非常的议论,不是神经病的人断不能想。就是能想,亦不敢说。遇着艰难困苦的时候,不是神经病的人,断不能百折不回,孤行己意,所以古来有大学问、成大事业的,必得有神经病,才能做到……为这缘故,兄弟承认自己有神经病,也愿诸位同志,人人个个,都有一两分的神经病。

一个承认自己是疯子的人,谁也拿他没办法。

章太炎发疯就算了,他最擅长的其实是骂人!

  • 章太炎、蔡元培、秋瑾

05、第一骂人高手

章太炎绝对是民国第一骂人高手,他骂过的人不计其数。

一、骂慈禧

1904年11月16日(农历十月初十日),慈禧太后七十大寿,当时正值日俄战争期间,东北即将沦于敌手,国难当头,慈禧居然张罗大寿。

有个马屁精给慈禧送了一副寿联, 寿联写的是:一人有庆;万寿无疆。

这个时候,章太炎还在蹲监狱,他听说此事后,转手就送慈禧一副对联。

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有庆;
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

上联意思是说:慈禧今天上南苑玩,明天去北海逛,哪天还要逃跑到西安去,可怜全国老百姓的血全让你们这一伙卖国贼吸干了。这么大的中国,就剩下你一个人在显摆,

下联意思是说:“慈禧过五十岁生日,割了琉球群岛,过六十岁生日,又割掉了台湾, 今天你过七十岁生日,东北又叫强盗抢了去。每次你过生日,中国就要丧失一片土地。

章太炎巧妙地将“”一人有庆;万寿无疆“变成了”一人庆有,万寿疆无!真是骂人不带脏字。

据说,当慈禧看到了这对联后,差点砍了章太炎脑袋。

  • 慈禧

二、骂康有为

戊戌变法期间,章太炎非常看不惯梁启超,麦孟华等人阿谀恭维康有为是康圣人。

他直接骂道:“这群康门弟子好比一群屎壳郎在推滚粪球。”

康有为70大寿的时,章太炎给康有为送了一幅对联:

“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

这幅对联康有为的名字作为联底,下面还隐去了最重要的话,国之将亡必有妖孽,老而不死是为贼。

章太炎其实就是在骂康有为老而不死是为贼,偏偏他一个脏话都没有。

三、骂袁世凯

袁世凯复辟的时候,章太炎正好在北京,他经常在窗纸墙壁上遍书“袁贼”两字以泄愤,或用大篆、小楷、行草等不同字体写满“袁贼”二字,将纸埋而焚之,大呼:“袁贼已烧死矣!”。

就这还不够,他每天都会去袁世凯办公室大骂一通道:“项城不去,中国必亡。”

四、骂孙中山

章太炎与孙中山在日本的时候就闹翻了,三天两头,有事没事就骂孙中山一顿。

孙中山死后,章太炎送了幅挽联:

举国尽苏俄,赤化不如陈独秀;满朝皆义子,碧云应继魏忠贤 。

当时,所有人都孙中山称赞有加,唯有章太炎,直接把孙中山骂成魏忠贤。

不过,章太炎骂归骂,旁边听的人只能听,不能附和。

如果附和一句,他立马一耳光扇过来,痛骂道:

“孙中山是民国第一伟人,我骂得,你是个什么东西?”。

这样一个又有才又胆大又会骂人的疯子,谁也不敢招惹他,唯恐避之不及。

  • 章太炎

06、一己之力

当章太炎听说为了纪念孙中山,居然要将南京市改为中山市,他登时就火了。

3月24日,章太炎接受《申报》采访,详细陈述了他反对此提议的三大理由:

第一:国家非一人之私,虽一省城亦不应施号以自伐。

章太炎认为:把南京改成中山,是想学美国华盛顿命名城市,孙中山功勋固然卓著,但比当年建都于此的明太祖朱元璋相比,还是差了点吧?

朱元璋都不敢做这事,孙中山就更不应该了。

第二:孙中山本人“亦知虚号不足重也”。

章太炎认为,民国元年(1912年),孙中山就把自己老家香山县改为中山县,但等袁世凯当了总统,中山县就废,改回原名叫香山县,后来孙中山到广州担任非常大总统也没有改称中山县。

章太炎于是说,你们看,孙中山本人并不看重这种虚名嘛,既然他自己都没这个意思,你们这些人就歇了吧。

第三:“中山”两字“始借东人氏族,此本不为典要,尤不宜以易城邑正称也”。

章太炎说,孙中山本来是叫孙逸仙(孙中山先生名文,字逸仙),中山是他避居日本时借用的日本当地姓氏。

既然如此,”中山“这个日本姓氏,怎么可以用来命名一个城市呢。

3月25日,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申报》马上将章太炎的观点写了篇长文发表了出来。

这一发表,大家发现章太炎虽然有抬杠的意思,但他这3个反对理由太高明了。

第一点,用朱元璋来和孙中山比,谁大谁小,一目了然,朱元璋一个皇帝都没用自己的名字给南京改名,孙中山又怎么可以呢?

第二点,章太炎直接用孙中山先生生前的态度来反驳改名意见,真是令人无话可说。

第三点,则更是直击要害,中山二字本是日本姓氏,更是无人敢反驳了。

章太炎说的虽然令人很不爽,但还真占着理,你说这事还怎么说?

于是,经章太炎这么一反驳,将南京城改名为中山城的提议,从此无人再敢提及。

大家没办法,只好退而求其次,将孙中山出生的香山县再次改名为中山县,并沿用至今。

而南京也就因为章太炎的反对,改名失败,一直叫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