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早起运动时,常常见到附近院子里有些老年人也"运动",但其"运动"与普通健康人有所不同,有些是身体侧面僵硬,行走极缓慢,有些是拄着拐棍一小步向前移动,有些是双手不能伸直,口眼歪斜,尽管其症状有所不同,但它们也是顽强地从事身体运动,不懂的人也许会报以异样的表情,心想:"身体都是如此,为什么还要出来运动呢?"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这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患上了疾病。这种病叫做脑血管性偏瘫症(中风),是指脑部动脉粥样硬化导致供血不足所造成的瘫痪状态。 但是知道的人会理解,这些老年朋友们,基本上就是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了,他们可以通过适度恢复运动来提高身体活动能力和健康水平,而如果他们因这类后遗症而窝在家,那么他们的身体健康风险反而更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即便是如此努力地活动、康复锻炼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而言能完全康复也比较罕见,大多数中老年人患了脑卒中,将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及其寿命,在以后的生活中除了接受行动不方便的现实外,还要同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第二次发作的危险作长期斗争。

对这些老年朋友们的坚韧精神表示赞扬,同时对他们感到遗憾,尽管脑梗来得很突然,但脑梗的出现常常是各种风险因素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而导致的急性脑血管事件。 许多事,看起来很突然,其实是多种因素积累的结果,一旦出现,其后果往往很严重。 因此,为了避免意外和伤害,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1.加强个人健康意识,合理选择医疗方式。2.重视自我防护,提高自我保健能力。3.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中老年人常见脑卒中即是此类风险疾病之一,尽管其发生看似无法防范,但是若是能及早防范一些风险因素并积极加以控制,则至少能在某种程度上降低自身风险、降低相关疾病风险、提高晚年生活质量。

迄今为止,脑卒中仍是我国病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甚至比缺血性心脏病及癌症引起的病死率还要高,其中梗塞性脑卒中(俗称"脑梗")占各种脑卒中的80%左右。 所以,对于脑梗患者而言,其死亡率要远远大于其他类型的脑梗死。那么,脑梗真的是不可救药吗?脑梗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呢?1.年龄。 一旦出现脑梗,如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甚至接受治疗,预后往往很差。 但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脑梗病例数,目前仍在继续逐年递增,我国脑梗病例数每年超过150万例,且这一资料近年仍有上升及年轻化趋势,脑梗已不为老年人所独有,许多中年人脑梗突然发作亦不鲜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反观欧美发达国家,随着人们对脑梗预防理念的深入,脑梗发病率在这些国家早已呈下降趋势,例如美国2014年一篇文章对美国社区人群1987年与2011年脑卒中发病率与死亡率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资料表明2011年美国脑卒中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 由此可见,我国与西方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 而从发病平均年龄来看,中国脑卒中患者平均年龄约为66岁,美国脑卒中患者平均年龄为76岁。

有些朋友会很纳闷,说到肥胖率,尽管中国人肥胖率最近几年也是逐渐升高,但是和美国比起来差距还很大,据美国疾控中心统计成年人肥胖率大约是40%,其中大约9%是重度肥胖,据我国统计中国成年人超重率大约是34%,肥胖率大约是16.4%。 那么,美国人和中国人之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美国人的胖瘦比例是否与中国人相类似呢?这又是怎么个情况呢? 为什么美国的胖子比较多,而且在脑卒中的发病率、病死率和发病平均年龄上,比中国低很多?

事实上,这种现象也告诉了我们,通过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和预防脑卒中的风险,就能减少,肥胖作为影响身体代谢、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危险的重要因素之一,当然控制肥胖很重要,但是除此之外,要想控制脑梗风险,还需要做的还很多。 比如,在美国,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中风或其他脑血管意外,这当中就包括了1/4死于肥胖患者。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控制体重同样很重要。那么如何做到呢? 而回顾美国经验,主要有三点值得借鉴。

经验1:注意补充叶酸

美国人早知道叶酸对身体健康有重要意义,1996年食药监局发布法令,从1998年1月份开始强制在粮食制品中加入一定数量的合成叶酸,这类规定使美国人日平均增加叶酸摄入量0.2 mg,这一补充也有很多获益作用。

许多朋友都知道,孕早期服用叶酸对防止胎儿畸形有帮助,据研究表明,美国经过1年的全面强补叶酸治疗,使美国新生儿神经管缺陷发病率下降26%,可谓效果显着。 而对于我国来说,这几年随着国家对医疗事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 但是脑梗在美国发病率的下降也和叶酸的充分补充密不可分。

若说清楚叶酸与脑梗预防有什么关系的话,那就必须先了解"高同型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为氨基酸中间代谢产物,因其化学结构中有"巯基",所以对人的血管而言,它是一种有一定毒性作用的物质,会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发生炎性反应的机会,也会增加凝血物质在血液中积聚的危险。 而一旦这些因素出现的话,就很有可能引起血栓形成或者出血等一系列并发症。所以说,人们需要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进行必要的检测分析。这就是本文所探讨的内容。 正常情况下该物质在体内进一步代谢并转化成其它无毒氨基酸,但是若其代谢途径发生障碍,则可使该物质在血液内的浓度增加,从而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增高,若不加以控制,将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增加了相关疾病的危险,有关研究发现高同型半半胱氨酸(hcy)尤其是高血压伴Hcy增高者患脑卒中的危险显着增加。

叶酸活性代谢产物5甲基四氢叶酸(5-甲基四氢叶酸)是同型半胱氨酸(Hcy-cyclocycle cycle, HCy-cy)在人体中被进一步代谢为高同型半胱氨基酸(Hcy),部分人体叶酸缺乏或者叶酸代谢合成酶(hcy-cy合成酶)缺乏者为高同型半胱氨酸风险较高的群体,所以注重对叶酸的合理补充对增强高同型半胱氨基酸(HCy)控制水平从而减少其引起脑梗塞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每年约60万人死于高同型半胱氨血症(Hcy),占所有死亡原因中第一位;我国目前大约1亿高血压患者,其中10%以上为低同型半胱胺酸者。 由此可知,脑梗在美国发病率及病死率持续降低,相信与其实施全民强补叶酸政策有关。

中国是一个高血压大国,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中国高血压患者中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情况所占比例较其他国家高,所以如何尽可能地控制血压以及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也是减少脑卒中发生危险的一个重要方面。 最近几年,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相关疾病治疗效果已经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认可。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预防。 对于患有高血压的朋友来说,如果想降低脑梗的风险的话,就必须检查血同型半胱氨酸(Hcy-cy)的水平,若是发现该水平较高的话,还需要积极地关注,并且对其加以合理地控制。

注意补充叶酸是减少高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的一个很好的办法,而且要注意这类情况主要对身体内叶酸缺乏或者还有代谢障碍者有所帮助,除了叶酸之外,维生素B12、维生素B6、维生素B2、甜菜碱、维生素B3、维生素B2、维生素B4、维生素B6和甜菜碱也是进一步代谢同型半胱氨酸重要的辅酶或者底物,所以要想控制高同型半半胱氨酸含量,有时只需要补充叶酸就可以了,而且要多加注意这类物质对脑梗患者的影响,可以帮助脑梗患者提高治疗效果。

经验2:注意控制高血压

相信不少朋友都了解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而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快和生活方式改变,缺血性卒中(ICV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及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有2亿人患有脑血管病。 高血压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健康危害引起的房颤均为脑梗风险升高的重要因素。 许多朋友总以为高血压是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其实对梗塞性脑卒中问题的预防来说,控制血压也很重要。

中国是一个高血压大国,每不足4名成年人就有1名高血压患者,遗憾的是尽管中国高血压患者众多,但是高血压控制率和达标率仍处于很低水平。 这与美国相比相差甚远。那么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又应该怎样去改善呢?下面我们来看看美国和中国的高血压控制情况吧!首先要了解一下他们各自的特点。 将中美两国高血压控制率的数据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有差异。

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对1990年至2019年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及地区的高血压状况进行了统计调查,让我们比较一下该研究中美洲的资料,资料显示美国高血压治疗率73%,控制率51%,中国治疗率44.6%,控制率17.8%。

高血压控制率的数据差异较大,这也造成高血压引起相关疾病的风险存在较大差异,所以要想降低脑梗发生风险,提高我国脑梗发病率,加强高血压控制,提高全民高血压控制率及达标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在未来,我们要努力改变目前的生活方式,让更多人远离危险因素,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这就需要国家和社会加大对高血压治疗的投入力度。 《健康中国2030发展纲要》还提出了一个新目标,力争2030年中国高血压患者控制率达50%以上。

经验3:戒烟

吸烟不仅对肺部健康造成危害,而且对心脑血管健康也有不利影响。 据报道,在美国大约有5%~10%的人患有缺血性中风(即脑卒中),而其中70%以上发生于20岁以下青少年人群[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控烟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吸烟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可影响氧与血红蛋白结合从而影响血液携氧功能,烟草中数千种化学物质还可引起血管壁内皮细胞健康损害及炎性反应,所以戒烟对防止脑梗发病危险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让我们再比较一下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国家的吸烟数据吧,美国近几十年来一直严格执行禁烟政策,公共场所严禁吸烟,部分室外长点不准吸烟,2021年调查发现美国吸烟者占比下降到16%,这是最近几年来最低的;反观中国,中国3亿多烟民中成年人占比26.6%,男性占比更多。 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吸烟率国之一,同时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因此,吸烟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都有着重大影响。 通过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我们也不难发现吸烟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升高,也是不可忽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这一“酸”成为脑梗人群的必备

众所周知,发动引擎时需要汽油。脑同样如此,若要保证脑的正常运转,就要保证脑“油”充足,否则可能引发各种脑疾病,如:老年痴呆、失眠、抑郁等。老年人的消化和吸收能力随年龄的逐渐增加而减弱,大脑细胞受损严重,神经细胞活力下降,更容易诱发老年痴呆、脑梗等脑疾病。

枫烯鲨酸是人体无法产生自我产生的重要营养物质,它含有大量神经酸、亚麻酸、黄酮、维生素 E等人体所需的不饱和脂肪酸,不仅具有降三高、抗衰老、抗疲劳等积极作用,最重要的是,它可以促进脑受损神经元进行自我修复,加速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速度,使大脑恢复年轻活力,因此对神经疾病有显著改善作用。对老年人易患老年痴呆症、脑梗死、脑瘫等老年疾病,多补充枫烯鲨酸,对身体健康大有助益,唤醒大脑年轻活力。

以上这些风险因素及对比数据的介绍就是想让您了解,通过对风险因素的积极把控,可以减少相关疾病发生的风险,针对大数据统计就是这样,针对个人疾病风险把控就是这样,希望您能从中学习健康知识,主动防范脑梗风险,过上健康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