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台东的文化生活有声有色。弹丸之地,竟然坐落着三家电影院:台东二路“市场楼”边上的遵义电影院、台东一路上的大光明电影院和云门一路上的台东电影院。

这三家电影院,对于我来说,印象都极为深刻。最早消失的那座遵义电影院,虽然距离“市场楼”最近,靠着我住的清河路24号大院也不远,但,我去的次数却不多。为什么呢?记得那家电影院在经过一番改造重修之后,内部座椅设计建造得愈发不合理了,平面而缺乏坡度,一旦不幸买到后半部分座位的电影票,那就只有伸长脖子费好大的劲才能越过前几排黑压压的人头,才能看清屏幕了。

大光明电影院,靠着我第一个工作单位青岛十九中很近,都在一条马路上。改革开放初期,还时兴包场看电影,学校经常包场看电影,我有机会经常涉足这家电影院,看过不少电影。

至于台东电影院,印象尤为深刻。改革开放之后,我家从清河路24号大杂院搬到了云门一路36号楼房。那个时候,能住上楼房已经是可喜可贺的大事了。记得搬家那一天,大杂院的邻居依依不舍,借来了两辆双轮的“地排车”,套上绳子,前拉后推,热热闹闹,将我们寒碜的家当搬进了楼房之中。住进新楼房之后,抑制不住的好奇,遂站在敞亮的阳台上四处眺望,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楼下的那座孤零零的小电影院——台东电影院。这家电影院本名叫做“慈光电影院”,文革中一度改名为“反修电影院”。改革开放之后,正式定名为台东电影院。

在那个结束动乱、百废待兴的时代,老台东的电影院见证了老百姓对文化的那种不可遏制的饥渴。印度电影《流浪者》开始放映了!消息一经传开,市民奔走相告,电影院门前人头攒动、拥挤不堪,那一票难求的盛况,永远铭记在了老台东的历史中了。《流浪者》放映的那一段时间,每天只要站在我家的阳台上,就能看到楼下台东电影院门前拥堵的人群,感受到市民对解封了的外国电影一睹为快的热情。那是一个苦“样板戏”、苦“文化荒漠”久矣的集体深刻反思的表现,更是一个人人都渴望走向世界、走向改革开放、走向明媚春天的时代呼声的反映。记得那是一个酷暑难耐的夏天,看电影的人们的心情与天气一样炽热。有时候,夜色深深了,昏黄的路灯映照之下,台东电影院前的人流和那暑热一样,都没有消散的迹象。

到电影院看电影,是那个时代很大众化的文化娱乐活动。在一个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没有微信、没有抖音,甚至连电视机都很奢侈的年代,人们对电影情有独钟、乐此不疲,单一也单纯。坐在设施简陋的电影院里,看着看着电影,到了最精彩之处,往往会突然中断,屏幕上显示出四个大字“传片未到”。观众们虽然意犹未尽,但却并不觉得败兴,因为恰恰就是这个环节,会让人油然而生一种“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欲罢不能、难舍难分的感觉。“传片未到”,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原来,当时的电影胶片数量极为有限,一个片子往往需要靠骑着摩托车的传片员在各家电影院之间来回传递,而且紧锣密鼓,时间拿捏得比较准确。“传片未到”的时间,一般不会太长,转瞬即逝。

老台东,简直就是一幅青岛版的活化了的“清明上河图”。人间烟火,百味人生,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在这里都可以找到容身之处。老台东,一曲荡气回肠的市井生活咏叹调!老台东,一个永不消逝的乡土文化孵化器!老台东,一篇回味无穷的城市进化大文章!昨天、今天、明天,在这里高度契合,杂糅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生生不息的力量。老台东的故事,一脉相承,不绝如缕,必将永远温暖着每一个青岛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