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青岛土著,老台东的一切早已熔铸进了我的记忆之中,永不消逝了。

小时候,家住清河路24号大杂院中。低矮逼仄的小平房,袅袅升腾起了浓得化不开的烟火气。谁家做了什么好饭,四邻八舍都会闻到香味。加之那个时代生活节奏慢吞吞的,东家长西家短得一扯,足以让邻居之间保持你来我往的密切关系。

从这个大杂院走出的人中,还有当了外交官的呢。有一户人家,男主人姓许,在市委党校当老师,女主人姓吴,在42中当老师,养了俩孩子,儿子叫许晓春,女儿叫许晓雯,都曾是我的小伙伴。许晓春特别懂事,每天下午放学后都帮着父母忙里忙外做家务,往往是一边呼哧呼哧地拉着风箱,一边手不释卷地读书。烟火缭绕,呛得他咳嗽不已。就凭着这么一股子拼劲,“文革”一结束,考上了北京外国语学院。他考上大学之后,小他三四岁的妹妹许晓雯也金榜题名,同样考进了这所以培养外交官著称的学校。毕业之后,听说许晓春先是外派去了缅甸,担任商务参赞……随着岁月流逝,渐渐地断了联系,不知这许氏兄妹俩后来的情况了,估计依然在从事着外交官的工作。清河路24号大杂院的如烟往事,还有那曾经亲密无间的儿时的伙伴,成了我人生中最温馨的回忆,时不时地浮现出来,温暖着自己的心房。

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之中,位于老台东的清河路24号大杂院,早已不复存在,幻化成了一缕缕永不磨灭的记忆。遥想当年,清河路24号视野通透、四通八达,向北咫尺之遥就是那座中国大庙式的清河路基督教堂,向南几步开外就是台东邮电局,向东是曹县路上经常有救火车凄厉的警报声响起的火柴厂,向西则是商户层层叠叠汇聚着的“市场楼”。正因为从小生活在这个堪称老台东的核心地带,那里的鸡零狗碎、诸多细节,就这样涌进了我的记忆之中。记忆的闸门一旦打开,无数烟火气包裹着和熏陶着的历史碎片,便会喷薄而出、激荡不已,成为回望一个难忘时代的最佳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