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的一个星期天,在台东一辆拥挤不堪的小巴车上,我与父亲亲身经历了扒手行窃的遭遇……

那天上午,我和父亲怀着阳光灿烂的心情,乘车到离住处不远不近的一家大型超市购物。去时无话。当我们走出超市大门来到路边时,正好遇到一辆匆匆开来的巴士。当时手拎大包小包、站立在正午日光之下的我们父子二人赶快上车。一到车上,我们还未回过神来,便听有人嘟囔道:“怎么拿这么多东西,这该占多少地方?”原来是售票员在表示不满。随后,他伸手向我们要过装满商品的塑料袋,放到汽车的发动机盖上。这一举动,使得站立在车厢中部的我们父子二人不得不用目光穿越密集的乘客,坚持向塑料袋行“注目礼”,从而分散了不少注意力。

车行两站地,又上来三男一女。我抽出眼角余光打量,只见他们各自神情诡异,东张西望,面容冷峻。恰在此时,售票员像发信号般冲我们喊道:“你看这些东西多占地方,本来这里还能再坐两个人……”父亲一扭头想跟售票员说话,却正好同那三男一女中的一名男子对视到一起,原来他们已经从车门处转移到了我们身旁。

小巴正在行驶着,忽然来了个急刹车。原来,前边有交警拦住了去路,大概又因为小巴自身固有的违章通病吧。少顷,司机返回车内,拿出个大约是行车执照之类的证件又出去了,半天没有回来。车内的乘客开始躁动不安起来:有的窃窃私语,有的高声议论,有的骂声出口,还有的向售票员提出退票下车的要求,并与他争执不休。而那三男一女则缓慢地分头行动……忽然,我和父亲同时发现,三名男子中的一名正伸手向我们的一个购货袋摸索,摸着摸着,竟一把拎了起来!“放下!”父亲赶忙断喝道。那名男子却好像若无其事地扭过头来,笑嘻嘻地说:“朋友,别误会,我只不过想借一方宝地坐一坐。”说罢,将几个购物袋往旁边一推,然后一屁股坐到发动机盖子上。见此情景,我们便上前把几个购物袋拿回到自己旁边的地板上。

当司机与交警交涉完毕,返回到车上之前时,三男一女提出要下车,售票员竟连半个“不”字都没说,便放行了这四人。片刻后,司机回到车上,车重新发动后飞跑起来。过了一会儿,父亲忽然恍然大悟般地一摸口袋,结果钱包果然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只好带着一脸的无奈返回家里。

在下车后怏怏地回家途中,我开口问道:“爸爸,你是如何觉察出钱包丢了,而扒手又是谁呢?”父亲苦笑一声,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那三男一女一上车,我便觉得他们贼眉鼠眼、鬼鬼祟祟、到处乱瞅,似乎不大对劲,但我也没有把这太当回事。后来,其中一名男子伸手去拎咱们的购物袋,这是为了掩护那女子行窃。此外,他们和车上的司机、售票员可能都是一伙的。”“噢?”我有些疑惑不解。“最大的疑点就是那四人下车时,虽说没有买票,售票员却二话不说,赶快开了车门;还有,他们一上车,售票员便冲咱们大声叫嚷,目的就是让他们知道咱们的注意力在购物袋上,这就给扒手行窃提供了可乘之机。”父亲像个老练的侦探一样地分析着。

然而,父亲再聪明,也只能是“事后诸葛亮”,于事无补了。

比起那时,台东人现在的生活,还是安全多了。

文: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