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不是靠自己单打独斗出来的。

马云背后有彭蕾,董明珠背后有朱江洪,巴菲特背后有查理芒格。

那么,任正非在创建华为时,背后助他成功的人,又是谁呢?

是“一人顶万人”的郑宝用,还是26岁当副总裁的李一男?

其实,华为内部人都知道,有一个人,比“任博士”和“李太子”都更有份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是任正非的最强搭档,在公司里与任正非平起平坐,有着不输任总的地位和影响力。

而在进华为之前,她只是国企的一个小技术员。

更重要的是,跳槽时,她已经37岁了!

这个人,就是华为前董事长——孙亚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实话,在知道孙总之前,我一直以为华为领导都是男的

毕竟,当时心眼儿在华为时,除了秘书小姐姐,一水儿都是男同胞。

可自从了解了孙亚芳的经历后,我不仅相信了女人在华为的地位,更是意外地发现了职场逆袭的终极密码——

  • 一个中年女技术员,怎么就成了华为董事长?
  • 当年,她拉着一批高管带头辞职,怎么转身就成了华为的中流砥柱?
  • 她又是如何在26年里,一步步带着华为实现6000亿年收入的?

如果你刚好在工作中感到迷茫、不知所措,就不妨一起来学习下孙亚芳的职场智慧,从而让你的职场发展,越来越顺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中年国企女”的破局

不想“温水煮青蛙”?
你得先知道“自己是不是青蛙”。

1982年,孙亚芳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到河南新乡的一家国营无线电厂做了技术员。

一年后,她被调到当地研究所当老师。

两年后,她再次调动,从河南到北京,在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供职。

也就是说,短短3年,孙亚芳已经实现了“3连跳”,牢牢地把“铁饭碗”握在手中,前途一片光明。

直到有一天,她认识了任正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任正非和孙亚芳都是贵州人,算是老乡,任比孙大11岁。

但在之前,两个人毫无交集。

  • 孙亚芳第一次调动时,任正非从部队复员,转业到南油任副总经理。
  • 孙亚芳从河南去北京时,任正非在南油欠下了200万外债,工作没了,老婆也跟他离婚了,潦倒至极。

1987年,揣着东拼西凑来的2万多元钱,任正非在深圳蚝业村工业大厦三楼,创办了华为。

按说,2万块真心不少了,但放在创业上,那就是杯水车薪!

“我每天都会梦到没钱了,华为活不下去了。”

可光担心没用,任正非能做的,就是四处拉“赞助”,能拿到多少算多少,一点点给华为续血。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北京的“投资会”上,经人介绍,认识了研究院的孙亚芳。

看在老乡的面子上,孙亚芳给任正非申请了一笔资金,算是帮华为渡过了难关。

然而,没过多久,问题又出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交换机代理”的门槛越来越低,华为的生意越来越难做。

“如果能做到自主研发,把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华为就能有未来!”

于是,任正非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要把华为的“贸易公司”的帽子扔掉,换上“科技企业”。

想法虽好,但要转型,人呢?技术呢?

要啥没啥的任正非,又开始到处“找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过多久,北京研究所门口天天会出现一个男人,骑着辆二八车,等着、堵着孙亚芳下班。

没错,他就是“求贤若渴”的任正非。

虽然只共过一次事,任正非却认定了孙亚芳是个人才:不仅技术过硬,在管理方面也非常有天赋,“是华为需要的”!

可是,人家凭什么放着好好的铁饭碗不要,去你这个“有今天没明天”的小私企呢?

更何况,当时孙亚芳已经37岁了。就算是现在,也是人到中年,不愿接受挑战的年纪。

可谁知,连续谈了几天后,孙亚芳竟然答应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

一方面,任正非“做中国技术”的理念打动了孙亚芳。

另一方面,很可能,是国企真不适合孙亚芳。

比如说,很多勇于创新,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一番事业的人,在国企会很难受。

毕竟,要创新,就意味着得改变,改变就会带来风险。

而国企的人,往往都比较忌惮“冒险”。

所以说,跳槽这件事,不光要看年龄、待遇;跟对人、做对事,才最重要。

很快地,孙亚芳便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判断是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初露锋芒

成功的机会,永远会留给拥抱变化、渴望改变的人。

1992年,孙亚芳正式加入华为,大大小小做过十几个职位。

虽然她是任正非亲自请来的人才,但她仍坚持从基层做起,为的是要“从下到上”全面了解华为。

可一圈了解下来,她竟然发现:华为已然濒临崩溃!

此时,华为的C&C08还在艰难研发中,而公司的账面,已经空空如也。

对外,上游催欠款,下游欠债不还;

对内,几个月没发工资,到处都是员工的不满和抱怨。

甚至任正非放话说:“谁能借来1000万,我就给他放假一年,工资奖金全额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天无绝人之路。

突然有一天,华为收到了一笔货款。

欣喜若狂的任正非,赶紧关起门来,和高层一起研究:这笔钱该给谁?

“我觉得应该给供应商,毕竟做生意要讲信用。至于咱们自己,勒勒裤腰带,就挺过去了。”
“我同意。”

任正非话音刚落,大家频频点头。

孙亚芳却突然站起来:“任总!我不这么认为!”

“供应商没了还可以再找,可咱们这些优秀员工,要是走了,就很难再找到新的了。”
“所以我建议,这笔钱,先给员工发工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番话,让任正非恍然大悟,当即决定按孙亚芳说的办。

就这样,几个月没领到钱的华为人,看到公司把“救命钱”都发给了自己,干劲立刻就上来了!很多内部矛盾也迎刃而解。

很快地,华为新款自研产品上市,迎来大卖。

九死一生的华为,再次走出困境!

事后,任正非不无感慨地说:“孙亚芳看问题之深刻,我都要佩服的。”

而孙亚芳,也终于用自己的果敢与胆识,完成了从新人到管理层的进化

“一心想做大事的人,会摔得很惨。”

这是她给职场新人的建议,也是对自己的要求。

不管什么时候,到了新环境,首先要学会俯身低头,从基层一点点了解。

当你能完全摸透对方的特性时,再因地制宜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话虽这么说,1996年的那次,孙亚芳是真的“玩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带头辞职

当领导容易吗?
员工能力不行,事事请示,能把你累死;
员工能力太强,自立山头,能把你愁死。

1995年,华为的年销售额已经达到15亿,员工数量也将近1000人,在全国电子行业百强榜上,排名第26位。

日子好过了,问题也暴露出来了。

有些一线负责人觉得,客户源稳了,自己的腰包也鼓了,就没必要那么拼命了。

“是时候享受下人生了。”

发现苗头不对的任正非,深知根本没到“坐享其成”的时候。

于是,他带着满心焦虑,找到当时的市场部副总裁孙亚芳:是不是该把权力收回来?

可谁知,孙亚芳又一口否定了任正非的想法。

“咱这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天,一场浩浩荡荡的“先辞职、再竞岗”风暴,在华为内部刮起!

由孙亚芳带头,所有市场部干部与员工,共计36个办事处主任,7000多名员工,集体向公司提交两份报告:一份是《辞职报告》,一份是《述职报告》。

最后采纳哪一份,则由任正非亲自决定。

也就是说,不管你之前在什么岗位上,担任什么职务,一律以新人的身份,重新接受华为的考核,重新竞聘上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乍听起来,这事好像没什么难度。

真执行起来,阻力之大,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想想看,市场部都是些什么人?

个个能力出众,极具个性,手里拿着大把的公司客户源。

你让他们辞职,他们能乖乖地听话?

尤其是一些已经有了职位的人:“我打拼半辈子,现在让我重头再来,想得美!”

然而,这个硬骨头,真让孙亚芳啃下来了!

从此以后,公司上下对这个女人,更加地刮目相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重新洗牌的结果,则是6位办事处主任被撤职,30%营销人员大换血,原来的“公关型”市场部,彻底变成了“狼性销售”。

从此,江湖上便有了“没有华为销售拜访不到的客户”的传说。

“华为的销售人员能做到,我一天见不到你,就等你一天。一个星期见不到,就等一星期。你去小岛上开会,我也会游过去找你。”

换句话说,只要被他们盯上,你就铁定跑不掉。

这还不算完,孙亚芳又乘胜追击。在华为内部形成“能上能下”、“兵为一将用”、“干部服从公司统一调度”的用人原则。再加上“选、育、用、留”的人才计划,建起了一套完整且强大的人才管理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年,华为起草了《华为基本法》。

取消工号制度,提出“以奋斗者为本”的企业文化,还详细写出了员工的标准化考评细则。

从而让每个人的能力和业绩透明化,不会被埋没,更不会被夸大!

有人说,华为最适合“无资源、无背景”的普通工科男。至少,他会给你提供一个相对公平,门槛不算太高,可以把努力换成钱的地方。

也就是说,在华为,只要你有能力,就能用才华换钱,过上富足的生活。

而这一切的源头,恰恰是从孙亚芳当年策划“辞职行动”开始的

光是从这一点上,孙亚芳的不简单,可见一斑。

然而,她之所以能成为“华为二当家”,不仅因为对华为的贡献,还因为她救过任正非的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最懂老板

一个雷厉风行,一个和风细雨,组成了华为“芳非”时代的最佳搭档。

1999年,在任正非的提议和全力促和下,孙亚芳全票通过当上了华为的董事长。

在庆祝晚宴上,一向不敬酒的任正非,频频向大家举杯:“我年纪大了,各种关系没有精力去处理。孙亚芳是个外交好手,大家要支持她。“

按说,被老板一手提拔,是天大的好事。

可谁知,等待孙亚芳的,却是更加严峻的考验与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整个行业陷入低谷,华为收入大幅下滑。

同年,任正非最器重的“技术天才”李一男,带着华为价值1000万元的设备,北上创建了港湾网络。

2001年,任正非母亲意外遭遇车祸:“世界上最爱我的人,离开了。”而他自己,也出现了严重的健康问题。

2002年,华为“研发顶梁柱”郑宝用,被确诊脑癌。任正非连夜筹集千万治疗费,将他送到国外治疗。

2003年,华为被国际科技巨头思科指控抄袭程序代码,不得不面对对方发起的“世纪诉讼”。

接二连三的打击,压得任正非喘不过气,患上了抑郁症。

甚至,他一度想要“变卖”华为。甚至已经和摩托罗拉达成协议:摩托罗拉将以75亿美元收购华为。

然而,命中注定任正非不能轻松套现走人。

摩托罗拉临时换了掌门人,新领导不认可这个价格,收购方案就此搁浅。

试想,如果当时华为被收购了,今天的国内电信市场,又会是怎样一种局面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幸好,不管情况有多危急,孙亚芳始终守住了华为,替任正非分担了很多压力。

面对“港湾”的威胁,孙亚芳果断向任正非申请4亿款项,成立了“打港办”!

毕竟姜还是老的辣,在孙的围追堵截下,李一男节节败退,最终退出了竞争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转头再看国外巨头的挑衅,就有些许复杂了。

孙亚芳先是绕过思科,与其对手公司3COM联手,顺利拿到进入北美市场的资格。

然后,她邀请到一批国内外顶尖律师,来华为参观,展示华为的科研实力。同时,她还请来了公关公司,为华为拍摄纪录片。

从而,在媒体舆论风向上,频繁对思科施压。

最后,孙亚芳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直接起诉思科行业垄断。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思科已然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只得跑上门来求和解。

这一战,不仅帮华为走出困境,更是将原来不到4%的海外销售额,直接提升到75%!

从此,华为成为了一家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公司。

浴火重生的华为,在2004年,更是拿到了荷兰运营商Telfort价值超过2500万美元的合同,再次实现了欧洲市场的重大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对华为来说,孙亚芳是屡次力挽狂澜的领导者;
  • 对任正非来说,孙亚芳却是唯一可以吐露心声的知己。

任正非母亲出车祸时,他正在国外访问,第一个跑到现场帮忙处理事务的,是孙亚芳。

每当被巨大压力折磨得痛苦不堪时,任正非都会给孙亚芳打电话。将心中的苦闷讲出来,人的精神也好了大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能说给他人的,不过二三。

任正非把自己的八九事讲给孙亚芳,孙亚芳则用二三言,解开了他的心结。

真正懂任正非的人,孙亚芳绝对算一个!

在华为诸多公开文件中,任和孙撰写的文章,经常被对方引用。

二个人还不约而同地都喜欢用“战争方法论”来论述华为的市场得失、公司战略。

就这样,一个脾气火暴、雷厉风行;一个举止优雅、讲求平衡,任正非和孙亚芳组成了华为的“芳非”时代,共同带领华为走过一场场风雨。

如果把公司比作是一辆汽车的话,他们就相当于油门和刹车,缺一不可。

如此默契的创业搭档,在中国创业史上,也属少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 急流勇退

2010年,孙亚芳作为唯一的中国女性,登上《福布斯》最有权势女性榜单。

《财富》杂志也评价她:口才与风度俱佳,以女性追求细节,完美的天性,推动华为内部管理精益求精。

作为任正非背后的人物,孙亚芳陆续被各大排行榜发掘,成为世界上位居前列的女强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华为公司也跟随着二位管理者,屡创佳绩!

2017年,华为年收入高达6036亿元,净利润475亿元。

可谁也没想到,第二年,孙亚芳竟再次提交辞呈。

这一次,任正非只收到了一份报告。

2018年3月,63岁的孙亚芳,正式卸任华为董事长,由梁华接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敢于追求,才是精彩的人生!

从1992年加入风雨飘摇的华为,到2018年的离开,孙亚芳用26年的时间,全程参与了一个民族品牌的诞生与崛起!

06 未曾离开

近期有一段采访,已经退居二线的孙亚芳提到:一个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不停地补充新鲜血液,这样才能够走得更远。

而华为一直都有更新换代的传统。

这样也就解释了,孙亚芳的急流勇退不仅很正常,更是一种职场智慧

而退休后的孙亚芳,其实没有离开华为,而是把权力交给了更有能力的年轻人,自己则在后台默默地支持着他们。

“孙亚芳女士将继续在华为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建设与完善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华为官方声明

可以说,孙亚芳和华为已经密不可分了。

不管她有没有在台前,华为的史册中,依旧会刻下她的名字!

所以,从这位女强人身上,你能得到哪些“成功”的启示呢?

欢迎留言,我们讨论区里接着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