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

比小朋友们还开心的是早已经成年的大朋友们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不一样的

不同的儿童节也烙上了时代的痕迹

你知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时候的儿童节

是什么样吗?

50年代:迎来第一次儿童节

50年代:迎来第一次儿童节

1950年6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儿童节,这个时候大家对于这个新节日都还没有什么特别感觉,所以也不会收到儿童节礼物,能不用做家务,出去和同学们一起踢踢毽子,扔扔沙包,就是一个快乐的儿童节了。

60年代:“红色”是节日的最美底色

60年代六一儿童节是要戴红领巾宣誓的。在当时,这个荣誉可不是谁都能享受上的,打报告递申请,平时还不能犯一点小错误才能被选中佩戴红领巾。当天能戴上红领巾,那比在物质相对匮乏的情况下,比吃到肉都开心。就算晚上睡觉时也是戴着红领巾睡的。

当时的孩子之间盛行一种叫“滚铁环”的游戏,即用扁铁或者钢丝弯成一个大圆箍,用一根铁钩推着往前跑,看谁跑得快。

70后:记忆中留香的笔记本

70后:记忆中留香的笔记本

在70年代,样板戏开始出现并且盛行,在那个时候的流行程度不亚于现在王心凌的《爱你》。

70年代的六一满满都是欢乐。作为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六一”儿童节是绝对有仪式感的。

大多数学校和幼儿园都会举办不同形式的活动,组织孩子们开联欢会。老师准备的水果糖,还有带着墨印清香的作业本,铅笔。最爱不释手的就是那一张一尺见方的“优秀少先队员”或“三好学生”奖状,那个永远不舍得写字的且写有班主任寄语的笔记本。

还有,随着露天电影的普及,在儿童节当天看一场《小兵张嘎》的电影,也成为了孩子们最期盼的事情。

那个年代鲜少有课外书籍,小人书是孩子们的精神食粮,在儿童节的半天假中去小人书摊坐上一下午,也是当时孩子们最快乐的事情。

80后: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台电子游戏机

80后: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台电子游戏机

80年代的儿童是一群见证了改革开放的特殊群体,随着经济条件的提高,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零花钱,穿的衣服也更加花哨。

80年代是一个被港台影视和音乐席卷的年代,80年代的孩子则是在港台文化的洗礼下成长的一代。那时候家里的电视机里放的是《射雕英雄传》,收音机里听的是邓丽君和小虎队

与传统的扔沙包和跳皮筋等游戏不同,电子游戏出现了,那个时候谁家能有一个红白机,真的是可以炫耀一整个学期的存在。

90后:爱的礼物从来不会缺席

90后:爱的礼物从来不会缺席

儿童节对于90后而言,好像还是发生在昨天的故事。一瓶廉价的汽水、一次快乐的跳皮筋、一场激烈的弹玻璃球比赛、半天的短暂假期和一整天的美好回忆,是大家对于那个时候的儿童节大同小异的记忆。

在那个电视已经普及的年代,看电视是贯穿孩子们假期的最重要的娱乐方式。《灌篮高手》、《数码宝贝》、《名侦探柯南》,以及《还珠格格》《新白娘子传奇》、《笑傲江湖》等动漫和电视剧放了一遍又一遍,孩子们还是百看不厌,放到现在也是永不过时的经典之作。

00后和10后:每天都是儿童节

00后和10后:每天都是儿童节

出生于21世纪的“00后”、“10后”们,他们既有优渥的物质基础也有注重亲子关系的父母。他们有各种新奇的玩具,从小就能接触到网络,也能收到各种各样时兴的礼物,学校也会举办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当然,爸妈绝对会迎合各大商家摩拳擦掌的“六一”商业套餐,一顿烤肉,涮火锅,或者干脆自助披萨……舌尖上的犒劳会少不了的。

所以相比起礼物和大城市的喧嚣,一些家长们更重视的是孩子们精神层面的满足,带着孩子来一次户外帐篷郊游,或者爬山,让身心来一次彻底的放松。

长大后的忙碌与小时候的无忧无虑

成了鲜明的对比

疲惫的成年人回想起童年

总是会有一层滤镜加持

那些总在朋友圈吵吵着想回到过去的人

也不是想再当一回孩子

只是想短暂逃离眼下的疲惫生活

今天可以是小朋友们的节日

也可以是大朋友们的节日

让过去的六一回忆成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在今天像个孩子一样去快乐过节吧

亲爱的大朋友们

你的六一儿童节是什么样的呢

快来评论区与小编一起聊聊吧

文/段佳倩
排版/刘梦轩
编辑/段佳倩
设计/石阳
总编辑/唐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