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俄罗斯的黑色幽默,即在于它对外政策的摇摆,在加入西方中求而不得,继而一怒之下直接翻脸;也在于受制于黑色系大宗商品——石油、煤炭和天然气,演绎大国兴衰。

经济与对外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其出口也是以资源为主,同时也是很难替代的出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源2021年对外贸易额7894亿美元,其中出口额4933亿美元,燃料和能源产品出口占总出口54.3%,油气出口占俄罗斯财政收入常年在45%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石油资源占GDP的比重在10%左右,相较其他国家很明显高出很多。

俄罗斯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依赖资源价格

01 苏联时期

1991年12月25日,改革小能手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没了,新生的俄罗斯在苏联倒下的旗帜下站起来

对于苏联解题的原因,大家都能说出来几点,经济和政治上的混乱,再加上美国的煽风点火。当时苏联的经济结构轻工业和重工业,农业和工业完全失调。苏联在军事上的投资占到整个工业的70%,为了维持和美国相等的军事力量,拼了命的发展军工业忽视了轻工业的发展,苏联末期,人们正常的生活用品都不能保障。其实苏联人不是不知道轻工业的重要性,但资源就这么多,想多往轻工业上投入也很难。

在60年代,苏联每年有大量粮食可以出口,但从70年代开始逐渐进口粮食,先是220万吨,到了1982年剧增到2940万吨,1984年更达到4600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到解体时苏联有970多亿美元的外债。苏联这些外债主要借自西方国家,用来进口粮食和肉食。

苏联虽然军事实力强大,但在外贸上,只能出口些资源,毕竟以苏联工业品粗糙的风格,极高的生产成本,估计也不会有人去买。在70年代后,资源占苏联出口的比重越来越高,相应的,苏联经济对资源出口的依赖也在加深

70年代初期,苏联在与美国对峙中占据上风,但在80年代之后,逐渐衰落。

而十分巧合的是,70年代西方世界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大滞涨,73年和78年的两次石油危机使得包括石油在内的各种大宗商品价格暴涨。西方国家经济相对停滞的时候,苏联因为资源品价格上涨,外汇收入大增,在美苏争霸的态势中占据了主动。之后石油价格维持在高位,苏联的日子过得也不错。

又是十分巧合的是,在1985年四季度到1986年一季度,油价从31美元/桶一路狂跌至10美元/桶附近,跌幅达69%。导火索则是由于沙特在1985年9月开始逆势增加产量,而同年12月OPEC成员国决定,将政策重心从价格转移到市场份额,从而加深了油价下跌的幅度。现在普遍认为是在美国的干预下,沙特才会逆势增产。

石油价格维持在10-30美元/桶直到苏联解体,86年之后,苏联也是一年不如一年。

经济的不景气导致政治上发生变革,民众不满导致社会动荡,也促使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决心,因为再不改革,苏联难逃解体。

苏联积重难返,开始向西方国家请求援助,还在1987年和美国签订了《中导条约》,削减核武器。

西方答应了援助,但在援助过程中,使得亲西方的叶利钦掌握了权力。

02 叶利钦

叶利钦是苏联当时最大的加盟国俄罗斯的领导人,美国承诺他:“只要苏联解体,他们就会向俄罗斯提供几百亿美元的庞大援助”。但这些援助至今没有到位,是的,美国人欺骗了他。

但当时,俄罗斯经济一片混乱,叶利钦十分依赖美国的援助,所以对美国言听计从,决定采用“休克疗法”,来使俄罗斯经济实现自由市场化。他相信当前国家的困难,是由于经济体制造成的。

这个经济政策主要是经济自由化、经济私有化、经济稳定化,实行紧缩的金融和财政政策。由于这套经济纲领和政策的实施,具有较强的冲击力,在短期内可能使社会的经济生活产生巨大的震荡,甚至导致出现“休克”状态,所以叫休克疗法。

讽刺的是,1991俄罗斯的GDP为5179亿美元,占全球GDP的2.16%,世界排名第十,人均GDP为3490美元。到了1999年。俄罗斯的GDP为1959亿美元,占全球GDP的0.60%,世界排名第22

当时的国际油价在25美元/桶,但石油价格上涨的好处并没有被国家全部获得,大部分的利益被盘踞在各大能源行业的寡头获得。这也为普京日后上台,打击寡头埋下了伏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实行了激进的亲西方策略,92年《戴维营宣言》宣称双方建立在互信、相互尊重以及对民主和自由经济的共同尊崇基础上的友谊和伙伴关系。俄完全接受了“冷战”结束后以西方为主导的国际秩序和国际行为准则,在至关重要的核安全问题上俄罗斯也向西方做出了巨大让步。不再对原苏联加盟国进行援助,使得中亚出现势力真空,恐怖主义乘机而入

但休克疗法使得国家经济没有任何好转,俄罗斯人开始怀疑西方国家真的愿意接纳他们吗?

与此同时,北约执意东扩,而在91年,美英法德还承诺过不东扩。俄罗斯感到很受伤。甚至再打第一次车臣战争时,西方国家的记者大量报道俄罗斯发动这场战争的不正义,这是俄罗斯军人士气低下的一个原因。第一次车臣战争以失败告终

第一次车臣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人来说是痛苦的,这有点像甲午战争对当时国人的影响。

03 普梅组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京的出现,满足了俄罗斯人民内心的大国情怀,他以极小的代价就打赢了第二次车臣战争,得到了人们的支持。

但普京一开始并不像现在这样反西方,相反,在他的第一个任期内,对西方的态度十分友好。

在911发生后,第一个给小布什发送慰问函;为了支持美国反恐大业,还放美国进入自家的后花园——中亚,允许美国建立军事基地

美国人可太高兴了,在笑纳了俄罗斯的好意,只用了3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建成了中亚的军事基地,深怕俄罗斯人反悔。更讽刺的是,在建完基地,立马就退出了《反导条约》,真是不给俄罗斯人面子。

前面说到在休克疗法中,西方人用十几亿美元的代价掠夺了苏联留下来的2万亿美元的财富,而寡头只是其中明面上的代表。当时俄罗斯有7大寡头,只有一个是俄罗斯人。这些寡头利用资源出口,赚取了大量的的财富。

普京知道,国家想要发展,必须把寡头掌控的资源集中到自己的手中,政府才能有足够的财政收入发展经济。在他的第一个任期内,积极打击寡头,把大部分不听话的都关进了监狱。这些从寡头手里获得的资源极大地增强了国家实力

普京在两个总统任期内,俄罗斯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运气的是,这段时间石油等大宗商品的价格不断走高,这对于俄罗斯这样一个资源出口型国家来说,绝对是舒服的日子。

2004年3月,面对俄罗斯逐渐增强的实力,以及和欧洲日渐友好的关系,美英力推北约新一轮的东扩。美国还在格鲁吉亚和乌克兰分别资助了玫瑰革命和橙色革命,把亲俄罗斯的领导人推翻,而这两个国家正是北约下一轮东扩的候选国,这极大的压缩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使得它感到了威胁。

2007 年 2 月,普京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表了言辞激烈的演讲批评西方,从此被贴上了“反西方”标签。

因此,相较于第一个任期的亲西方,普京在第二个任期内,更加理智看待西方。对西方的态度,也在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带来的国力上升中,变得更加强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8年5月7日,梅德韦杰夫担任总统。梅德韦杰夫作为一个学者,接受的是西方化的思想,他的理念就是拥抱西方

在他担任总统期间,与西方关系缓和,上任之初,就实现俄美两国领导人的互访

2011 年 11月 10 日,俄罗斯加入,WTO一致通过了俄罗斯加入 WTO 条约的审核。

事实上,这段时期,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急剧下滑,这对于俄罗斯来说,是一个实力下挫,需要低调的时期。

金融危机导致中东国家赖以为生的石油收入大减,民众对日渐糟糕的生活极其不满,阿拉伯之春开始了。

叙利亚——俄罗斯在中东唯二的盟友,民众纷纷要求巴沙尔下台。

04 硬汉普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京对西方已经不再抱有幻想,同时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走高,使得俄罗斯政府收入大增,这给了普京坚实的底气。

普京开始转变此前低调的态度,大力参与到叙利亚事件中,最后更是派兵支援。

2013年,棱镜门事件爆发,斯诺登逃到了俄罗斯,面对美国要普京交出斯诺登的要求,普京选择了拒绝。这或许已经暗示了接下来的事情。

2014年,亲俄的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拒绝加入欧盟,被推翻逃到了俄罗斯。

对于普京来说,乌克兰不光是经济上联系十分紧密的国家,同时有大量的俄罗斯族人生活在乌克兰。如果乌克兰加入欧盟,不仅仅是国内民众的情感上无法接受,还压缩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使得俄罗斯和欧盟之间没有缓冲地带。

大宗商品价格还处在高位,普京果断吞并克里米亚,并扶持乌东部的亲俄势力。

美国和欧洲国家纷纷制裁俄罗斯,使得俄罗斯经济受到重创

GDP三年下滑了40%,至今没有恢复13年的水平。2013年吸引了外国直接投资261亿美元。2014年头三个月就撤出了506亿美元,全年撤出的资本更是高达吓人的1500亿美元。

俄罗斯和西方的关系彻底决裂了,俄罗斯也开始将目光转向东方。

资源价格是俄罗斯最大的软肋,美国页岩革命使得它自己从石油进口国变成了出口国。很难说当时的石油价格在14年下半年开始暴跌,后面没有美国的影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利用乌克兰每年都搞点事情,但俄罗斯又开始低调做人了,从不理会。

直到2022年,遇上这轮大通胀,油气价格飙升,俄罗斯又支楞起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每年1月份都会例行在俄乌边境演习,因为知道打不起来。每年冬季都是欧洲有求于俄罗斯的能源供应,一般不会太难为俄罗斯的。哪知道今年当俄罗斯像往年一样,想例行军事演习时,美英跳出来,信誓旦旦地说俄罗斯一定会进攻乌克兰,向吞并乌克兰。

欧盟一脸懵逼,俄罗斯矢口否认。

法德轮番劝俄罗斯冷静,但俄罗斯却被勾起了念头,开始考虑战争的利弊得失

普京知道,他的时间不多了,这次的通胀同样可遇不可求。

北京冬奥会,普京来访中国,和中国签下来大量合作。在冬奥会结束后,俄罗斯宣布承认顿卢独立,第二天就开始“特别军事行动”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有些讽刺的是,俄罗斯在承受制裁后,可能成为今年为一个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油气收入大增。即使在战场上俄军进展缓慢,普京也有底气继续打下去。

05 未来

现在俄罗斯的能源是他的软肋,这是一个明牌。而碳中和对俄罗斯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普京不是不知道这一点,在2007年,俄罗斯就提出了北极战略,是北极国家中最早准备开发北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环球网

北极据保守的估计,该地区潜在的可采石油储量有1000亿2000亿桶,天然气在50万亿80万亿立方米之间,北冰洋下的油气资源约占世界总量的22%。

除了有大量的资源以外,北极在气候变暖下,北极航线的开通才是俄罗斯梦寐以求的机遇。

北极航线有三大优势:

1.总航程与航行时间较短。经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到达欧洲的经典航线,总航程约10761海里;经巴拿马运河和大西洋到达欧洲的航线,总航程约14139海里;绕行非洲好望角的航线,总航程约12071海里。而北极航线总航程最长预计只有6700海里,航行时间有望缩短9-10天。

2.总通航成本低。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通行费用居高不下,而经北冰洋航行的船舶由于无需支付昂贵的运河通行费用,在航运成本方面拥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3.北极航道安全性优势。目前主流的航线都会遇到海盗,这对于船员的安全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而北极航线没有这种问题。

据测算,北极航线能给俄罗斯带来28万亿美元的利益。

总结

俄罗斯对欧洲文明几百年来的追求,以及横跨欧亚大陆带来的的自我身份认同上的纠结,是俄罗斯向西看的主要动力来源。在俄罗斯眼中,西方、欧洲是文明的、富庶的、先进的,而亚洲是野蛮的、贫穷的、落后的。

横跨欧亚大陆的独特地理位置在给俄罗斯带来广袤国土的同时也带来了困扰其几百年的身份认同问题。融入欧洲,加入西方俱乐部被俄罗斯看作是摆脱欧亚国家身份、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国家的有效途径。但在向西看受到挫折时,向东看成为俄罗斯的选择。

能源是俄罗斯最大的软肋,因资源而兴,因资源而衰

美国希望俄罗斯成为一个亲西方的国家,对其军事实力的担忧是一个部分。但根源在于俄罗斯加入欧盟带来的战略焦虑,一个法德俄三巨头组成的欧洲巨无霸,既不缺资源,又不缺工业,是美英恐惧的来源。

如果俄罗斯加入西方,那么北约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北约不存在,美国还有什么理由领导西方。

俄罗斯人常常给人一种严肃冷漠的感觉,好像很难找到俄罗斯人哈哈大笑的场景。但实际上冷淡的俄罗斯人内心也很幽默,他们把自己开自己的玩笑叫做黑色幽默。网上也有很多的黑色幽默,大部分来源于苏联,把荒谬的事实与平静得不相称的反应结合在一起,让人哭笑不得。

一则网上搜到的黑色幽默:

斯大林、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乘坐火车出门。开着开着,火车突然停了。

斯大林把头伸出车窗外,怒吼道:“枪毙火车司机!”可是车还是没有动。

接着赫鲁晓夫说:“给火车司机恢复名誉!”车仍然没有动。

勃列日涅夫说:“同志们,不如拉上窗帘,坐在座位上自己摇动身体,做出列车还在前进的样子……”

苏联时期的黑色幽默多反映当时社会弊端,通过另类的方式来表达普通民众的不满。事实上,现在的俄罗斯这个国家也很黑色幽默。

参考文献:

[1] 吕萍.俄罗斯外交政策30年演变[J].俄罗斯学刊,2021,11(06):38-58.

[2]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 未来篇》——时寒冰

[3] 休克疗法—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