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梦缭乱,心境较宁,昨天的事仿佛已过了许久,很久以前的事却又好像发生在昨天。在失掉自由的日子里,时间的观念已不复存在。”

1950年9月24日,在台北青岛东路军法处看守所的一间囚室里,萧明华用已经被打得骨折的双手,颤颤巍巍的写下了人生最后一篇纪事。

在被抓捕的两百多天时间里,她几乎每一天都在受折磨,全身上下早已是遍体鳞伤。

国民党为了逼她说出潜伏在台湾的共党组织的机密,用尽了各种酷刑,可即便如此,萧明华还是坚决不松口。

在每一个黑暗的日子里,萧明华痛哭过,绝望过,无助过。

她不知道自己做的这一切将来会不会被记得,而唯一能支撑她的,只有当初立下的誓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满腔爱国热情,一心为革命

“做情报工作是非常危险的,需要的不仅是热情,更要有坚定的意志,做出决定之前,你可以认真考虑几天。”

“还想什么,我早就想过很多遍了,请您转告组织,我愿意把一切都献给党,献给人民的革命事业!”

1947年秋,北平师院的校园里,朱芳春教授正语重心长地劝说自己的学生萧明华,但这个25岁正青春的女孩子,看起来却无比坚定。

萧明华出身于贫困家庭,家里有五个兄弟姐妹,而作为最小的那个,她却还要担负起分担家务和照顾生病姐姐的重任。

父母心疼她,所以最为宠她,待到萧明华长大之后,即便是家里再穷,他们也坚持让她上学读书。

萧明华也不负众望,最终考入了重庆一所女子师范学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求学日子并不太平,由于日军不断地对重庆进行狂轰滥炸,学生们只能每天躲在防空洞里读书。

而面对日军的来犯,不少爱国青年的抗日热情也空前高涨,他们阅读着进步书籍,高唱着《黄河颂》,发誓要将这群寇贼给赶出中华大地。

萧明华也是其中之一,她已经下定决心参加革命,时刻做好牺牲的准备。

毕业之后,萧明华又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四川江津县白沙镇上的一座国立女子师范学院,主修国文系。

在这里,萧明华的文学素养得到了很大提升,因为她结识了许多拥有进步思想的前辈,像知名的语言文字学家魏建功,还有鲁迅先生的朋友台静农

在他们的影响之下,萧明华开始尝试写文章,以笔做刀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静农

抗日战争获得胜利之后,内地的很多学校都已经相继迁回了原来的地址,彼时的萧明华也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那就是北平师范大学求学

看到她对这所学校如此向往,身为校长兼国文系主任的黎锦熙和老师台静农,就帮忙将她介绍了过去。

萧明华只在北平师范大学待了两年时间,但正是靠着这个契机,她才接触到了地下工作。

当时校园里有她的前辈朱芳春教授,这位早就加入了我党的地下活动。

见萧明华对于革命有如此高的热情,就总是积极地给她推荐革命理论书籍,例如《大众哲学》、《新民主主义理论》等等。

萧明华看完之后,加入革命的心更加坚定。

而解放战争爆发之后,看着北平的学生们组织的大大小小的爱国运动,萧明华更加确认,她要参加地下工作,为我党提供情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毫无疑问,这份工作是极其危险的,朱芳春教授希望她能谨慎考虑,萧明华知道这项任务艰巨,但能为人民的革命事业而死,她问心无愧!

所以,她没有丝毫的犹豫。

最终由于萧明华表现良好,冀中军区敌工部便将她吸收进来,加入了朱芳春领导的地下工作小组。

做好赴台准备,远赴海峡对面

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了关键时刻,大陆即将解放,而国民党内的高官也开始逐渐向台湾撤退。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萧明华收到了老师台静农发来的信件,对方非常欣赏她的文采,希望她能去台湾任职。

彼时的萧明华深刻地意识到,趁着战争结束之前,我党必须先在台湾这块土地上扩大影响,所以她便借着这个机会,主动向上级提出要去岛上开展工作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静农

党组织采纳了她的建议,很快便秘密派遣了上千名中共地下党员去台湾执行任务,这其中自然也包括萧明华。

时间紧任务重,接到命令的她连自己的毕业典礼都没参加,就开始紧急筹备相关工作。

临行之前,萧明华又专门回了一趟老家,见了见已经双鬓斑白的父母。

在外革命多年,她很少有时间回家,更别说好好地报答二老,萧明华心中愧疚难当,而这一去,恐怕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

虽然萧明华什么都没有透露,但已经看出女儿心思的母亲,也只是轻轻抚摸着她的手,告诉她:“有你这样懂事的孩子,我这个做娘的就心满意足了……”

萧明华强忍住眼泪,拜别了父母。

在破晓之前,她藏起了对亲人的所有眷恋和不舍,毅然决然地奔赴了海峡对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到台湾,萧明华受到了台静农的热情欢迎,而在他的推荐之下,萧明华去了台湾省立师范学院担任助教,同时还在《国语日报》兼职。

待到工作和住的地方安排好之后,萧明华第一时间将情况报告给了朱芳春,但让她没想到的是,彼时的朱芳春处境也十分艰难。

因为在学校组织学生运动被人告密,他遭到了天津警备司的抓捕,不得已要躲起来。

而考虑到当前的情况,朱芳春就向上级提出去台湾做地下工作。

上级批准了他的请求,于是,朱芳春就化名“于非”来到了台湾,并且担任《国语日报》的副总编,和萧明华共事。

因为国民党戒备十分森严,两人很难跟党组织取得联系,只能自发展开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先是开办实用心理学讲座,吸引更多人的关注,随后再从中筛选出拥有进步思想,向往民主自由的同志,向他们讲解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和宗旨。

而培养了一部分骨干之后,于非和萧明华又成立了“台新盟”,按照不同的地区和行业,将他们分为了不同的小组,各自展开工作。

期间,为了防止别人起疑心,于非和萧明华又结为了“假夫妻”。

在整整一年的时间里,两人虽然经历了不少惊心动魄的时刻,但还是极尽自己所能将数份重要情报传递了出去,对大陆解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49年6月,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于非从台湾辗转来到了北平,将《关于台湾蒋军兵力概括》送到了上级的手中。

这是萧明华每天晚上借着昏黄的灯光一笔一划写下的,对于早已近视的她来说,可不轻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级十分肯定两人的工作,不过在于非离开之前,他们又下达了一道新的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全力获取台湾和大陆沿海岛屿的军事情报”!

当时新中国刚刚宣布成立后不久,中国人民解放军便发起了金门战役。

而因为缺乏相关的渡海作战经验,初期我方处在了下风,所以就急需了解岛上的具体情况。

于非将新的任务带回了台湾,萧明华便配合他一起,将“台新盟”改为了台工组,逐渐打入国民党内部,并且获得了两份绝密的军事情报,其中就包括《台湾兵要地志图》

这是日本人占领台湾时精心绘制的,可以说是非常全面,小到一棵树,大到一座山都非常的清楚。

于非赶忙带着图纸去往了上海,交给了党组织的负责人,随后又火速赶回了台湾,继续开展情报工作。

结果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这时,一个噩耗突然传来,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被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孝乾

为革命英勇就义,多年后灵骨移回大陆

蔡孝乾很早就参加了革命,不仅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还参加过抗日战争,鉴于他的立下的战功,上级就安排他去台湾执行任务。

而在台湾工作的这些时日里,蔡孝乾的心态逐渐发生了变化。

因为没能抵挡住外界的诱惑,他不仅私吞工作经费,私生活也极其腐败,每天山珍海味吃不停。

所以被抓之后,只关押了一周,他就叛变了。

蔡孝乾供出了中国共产党在台湾的所有地下人员,国民党也按照他的供词列出了名单,开展了一场恐怖的抓捕行动。

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上千名中共地下工作者都相继被抓、审判、处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0年1月底,“台工组”的两名成员相继被捕,由于消息传达的不及时,于非和萧明华并不知道。

几天之后,当两人正在亲戚家中做客时,外面突然传来了急促的敲门声。

萧明华敏锐地意识到事情不对劲,就赶紧让于非先从后门逃走,没有通知一定不能回来。

2月6日,萧明华跟往常一样去了学校教课,结果当天晚上深夜时分,国民党台湾省保安司令部的军警便包围了她的住址。

看来,她的身份也已经暴露了。

在这样的紧急关头,萧明华并没有慌乱无措,而是冷静地走到一根竹竿旁边,取下了一件旧旗袍。

这是她向于非发出的信号:竹竿无物,危险勿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萧明华就被关进了台北南宁西路的台湾省保安司令部的保安处,敌人用尽了各种酷刑,将她吊在房梁上,还将她的双腿双脚打骨折,逼迫她说出共党的机密。

萧明华受尽了折磨,几度昏死过去,可即便如此,她还是誓死不从,坚决不透露任何消息。

得知萧明华被抓,躲藏起来的于非心急如焚,他想要把人给救出来,结果几日之后,却收到萧明华发来的暗号:一瓶装着7粒鱼肝油的药瓶。

她的意思,是让于非尽快撤离。

得知萧明华拼了性命也要把消息传递出来,于非的眼眶瞬间就红了,他不能辜负战友的嘱托!

最终在剩余的内线人员的协助之下,于非经历了重重危险,终于辗转离开台湾,将最后收集来的情报带回到了大陆。

而他不知道的是,彼时的萧明华已经做好了英勇就义的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被关押的两百多天时间里,萧明华痛哭过绝望过,唯一能让她感到宽慰一点的,就是那支小小的铅笔头和一张泛黄的纸张。

她可以在上面写下自己每天的感想和心情,即便手臂已经疼得快要抬不起来。

11月8日,凌晨5点,囚室的灯突然亮了,看守人员也打开了门锁,萧明华明白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她跟往常一样冷静地坐在桌前,给自己的兄嫂写下了最后一封信,之后便和其他几名成员一起被押往了刑场,英勇就义。

萧明华牺牲之时,远在海峡对岸的父母对于一切都不知情,于非则是多次的请求回到台湾,可上级因为担心他的人身安全,并没有批准。

萧明华就这样葬身在了那座孤岛之上,而她的事迹也随之湮没在了历史的洪流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20世纪80年代初,萧明华才终于被中共中央调查部追认为了中国共产党员和革命烈士。

而她的亲人朋友也终于知道,萧明华是为了党和人民牺牲的无名英雄!

1982年9月16日,萧明华的灵骨被迁至了八宝山革命烈士陵园,而在她的墓碑背面,则是由于非亲自题写的三个字“归来兮”

英魂终归故里,革命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