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是故宫博物院2022年的开年大展,它集中华古代文明重器于一展,规格之高乃近年所罕见。展厅最显著的中央位置,诺大的空间中只摆放了红山玉龙、良渚玉琮与陕西何尊三件重器。为何?只为突出“中华文明”之主题:左,红山玉龙,代表北方;右,良渚玉琮,代表南方;陕西何尊,位居中央。并以三件国宝重器所代表的龙、玉、青铜器文明点出了中华文明的特质以及“何以中国”的主题。您在观展时看出来了吗?#看展览·布展#

故宫文华殿,《何以中国》展出地。

《何以中国》展厅中央位置中的三件国宝重器。

玉龙,新石器时期红山文化;故宫博物院藏。
玉龙,高25.5厘米、最宽21.8厘米、曲长60厘米、直径2.2-2.5厘米,以一整块黄绿色的闪石玉雕琢而成。整体呈长圆柱形,身体弯成C字形,有着优美的虹形曲线。玉龙头部雕琢,梭形长眼凸出,边缘有单阴线勾出轮廓。吻部长而前凸,鼻上翘,嘴及下颚以几道简练的阴线纹刻划。脑后长鬣飘逸,神气生动,边缘呈刃状。龙身光素,无肢无爪,无角无鳞,躯体似蛇,遒劲有力。该玉龙是目前所见最大的一件C形玉龙。

玉龙中部有穿系孔,两面对钻,如果以绳系挂中孔悬置,则正好水平平衡。

何尊,西周;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何尊,西周早期,口径29cm,圈足底径20×20cm,通高38.5cm,重14.6kg;出土地:1963年宝鸡贾村镇贾村西街出土。

何尊为盛酒器,整体呈椭方形,圆形大敞口,口沿外卷,较宽,厚方唇,束颈。整体分三部分,颈腹间以素面凹带间隔,腹微鼓,圜底。腹与圈足亦有素凹隔带,圈足外撇,又垂直向下起台。圈足内壁与尊外底之间有四个三角形支撑,分置于圈足内壁四边正中。俯视尊口,外圆内方,颈、圈足、腹部截面为圆角方形,将尊体分为前后左右四面,四面正中,自上而下,各饰一道雕扉棱脊。

何尊内底铸铭文122字,记述了周成王五年迁宅成周的重大史实。何尊兼具艺术与史料价值,是西周青铜器代表作之一。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镇院之宝)

玉琮,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浙江省博物馆藏。
该玉琮器形呈扁矮的方柱体,内圆外方。四面直槽内上下各琢刻一神人兽面纹图像,共八个,用浅浮雕和细线刻两种技法雕琢而成。在分为两节作角尺形的长方形凸面上,以转角为中轴线向两侧展开,每两节琢刻一组简化的象征性的神人兽面纹图案,四角相同,左右对称。这种人与兽的组合图是良渚文化玉琮纹饰的基本特征。另外,在兽面纹的两侧各雕刻一鸟纹,鸟的头、翼、身均变形夸张。整体纹饰中大量填充卷云纹、直线、弧线,刻画及其繁缛细致。

(浙江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网易号 “走遍世界博物馆”,跟M·辰一起走遍世界博物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