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载 篾条编经纬

——记凤翔区柳林镇六冢村编苇席的“老把式”王宽明

左手抬,右手压,一根根篾条在席匠粗糙的手中上下翻飞,错落有致。挑一压二,隔二挑一压一,挑二压三抬四,无数的篾条或交叉、或平行,像看得见的音符,此起彼伏。席匠不时还用撬席刀紧一下缝隙,原本互不相干的篾条聚在一起,便成为相互交织、纵横交错的苇席……这便是凤翔区柳林镇六冢村席匠王宽明编织苇席的一幕。

【能工巧匠看宝鸡】60载 篾条编经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能工巧匠看宝鸡】60载 篾条编经纬

一个因编苇席而闻名的地方

近日,笔者来到凤翔区柳林镇六冢村。这里,就是凤翔人引以为豪的以编织苇席而闻名的村子。

今年72岁的王宽明,是村民公认的编苇席的“老把式”。十二三岁跟随父亲学习编苇席,60年编织生涯,让王宽明的编苇席技艺炉火纯青。一根根苇篾,一到他的手里,经过编织,就成了一件件实用的日用品,甚至是工艺品。王宽明是六冢席匠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他更是村民口中称赞的标准的编苇席的“老把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宽明正在用篾条编织苇席

谈起编织苇席,王宽明抿了一口茶,向笔者侃侃而谈:“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过去除了种庄稼,我们六冢人每家每户还有一门看家手艺就是编席。打我记事起,村里的男人就一个个蹲在自家院里或者屋里地上打席。有时,大家会在生产队的大仓库里、窑洞里铺开排场,拉开架势,手中篾条上下飞舞。至今也没人能说清,村里打席的手艺传自哪年哪月何人。只记得40多年前,我们这里上至70岁老人,下至20岁左右的后生,几乎人人都会编苇席。那时家家户户都用苇席,炕上铺苇席,蒸笼上盖席,装麦用苇包,粮站也要用苇席苫盖粮囤。”

“每年夏收前后,武功、兴平、乾县一带的商贩来收苇席、苇包、席盖。一拨拨贩子来了,一卷卷苇席就被运走了,那时的苇席,着实让家乡风光无限。”说话间,这位编席行家脸上洋溢着幸福和自豪。

一种手工技艺的坚守与传承

从少年时代到古稀之年,王宽明坚守60年,用勤劳的双手传承着祖辈代代相传的手工技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宽明和侄子两人合力用碌碡碾压苇蔑

起初学编苇席,因为力道掌握不好,划出的篾条不是一段粗一段细,就是刀把手割了或者篾条把手剐个口子,有时还会被苇刺扎到手指头,两手时常血迹斑斑。王宽明说:“编好一张苇席最快得两三天时间,要经过选苇、剥苇、破篾、浸泡、碾压、编织、扦席等八九道工序。”说话间,他拿起苇划开始划篾条,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接着是碾压苇篾,笔者跟随王宽明来到屋外,一处菜地旁光滑的青石碌碡几乎能照出人影。王宽明用老碗舀满水,喝一大口,对着篾条“噗”地喷下去,然后把潮湿的篾条分成两份,头对头铺开。他和侄子两人合力掀动碌碡,开始碾苇篾,几十个来回下来,苇篾就变得柔软了。“这样才能编出柔韧不断的苇席。”王宽明接着说,编笼编筐,重在收口。扦席、收口是编席的最后一道工序,用的工具叫“扦刀”,用尖利的一端像剪刀一样裁割长出的篾条,然后将剩余的篾端“扦”进折过的篾缝中,等四边扦好,一张苇席就算编好了。

如今,年过七旬的王宽明还教会了侄子王军利编苇席。王宽明说:“父辈传下来的手艺,我要让它继续传承下去。”

一张苇席编织出幸福好日子

“你看,这就是上好的苇席,篾条匀称、席色洁白、包角平整、筋骨结实。”指着眼前一张完整的苇席,王军利对笔者说道。

“席匠干的是苦力活,弯腰低头,一蹲就是一天。”王宽明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糙席子一张五块,好席子一张十块、十五块,就这样维持着一家人的柴米油盐和孩子的笔墨纸砚,村民的日子滋润红火,许多孩子都是靠父母打席的收入上完了小学、中学甚至大学,然后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宽明用苇划划篾条

笔者了解到,目前六冢三个自然村还有和王宽明一样勤劳的同龄人,像同村的王满满、王拉存、王秋勤等70岁上下的老者,仍在坚守着这门手艺。还有席贩王根才,至今仍在凤翔南关口的集会上售卖苇席等日用品和农具。交谈中,王根才风趣地说,不图挣多少钱,就图个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平时挣个零花钱,不用伸手问孩子们要钱。闲了,就拨弄拨弄篾条,和同龄人聊聊感兴趣的话题。累了,就坐一边休息一会儿,喝一口酽茶,这就是咱老百姓的幸福日子。”王宽明笑着说。

(毛丽娜)

编辑:都亚敏

审核:潘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