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6月2日报道,随俄乌冲突波及全球主要粮食出口商的俄罗斯、乌克兰,全球粮食市场供应问题已越发严峻,全球性的粮食危机中,埃及等国的粮食短缺与部分粮食出口国的贸易保护动作同时浮现,包括印度禁止小麦出口、印度尼西亚禁止棕榈油出口在内,全球范围已有20多个国家下达了相关粮食出口禁令。泰国、越南等大米出口国也在研判提高大米价格的可行性,全球性的粮食市场动荡中,中国的粮食进口也因价格浮动受到影响,但这场有可能发展成为21世纪最大级别的粮食危机中,中国有不受波及、不动如山的底气。
民以食为天,中国长期以来奉行牢牢握住粮食饭碗,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粮食战略,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持续进行农业核心技术突破,为确保粮食安全,全球频发的粮食危机中,中国早已做好了两手准备。
一方面,中国以全球9%的耕地面积、6%的谈水成功做到14亿中国人民口粮的完全自给自足,2中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在1.3万亿吨以上,中国已经可以在粮食安全方面说,中国的主粮供应不受“任何国际风云变动影响”、不受“任何国际粮价变动影响”。
国际粮价变动和国际粮食危机对中国人民的餐桌带来的影响是“吃得好不好”的影响,而不是“吃不吃得上的问题”,杂交水稻为代表的农业技术攻关、农业机械化为代表的农业工业升级、扶农助农为代表的农业政策帮扶,及作为农业根本的“绿水青山治理”和城市农村发展的系统规划,给了中国粮食安全以在国际粮食危机中“独善其身”的底气。
另一方面,中国在持续促进粮食进口的多元化,以玉米进口为例中国此前玉米多从美国进口,自美进口比例达到7成,当下中国正促进从巴西等国拓广进口玉米来源,也在将加拿大作为菜籽油进口的一大渠道,而早在此前三个月,中国便已允许俄全境合格小麦进口,国际粮食危机未见缓和的当下,中国此前允许俄全境合格小麦进口的政策无疑具有先见性。
粮食作为一国之根本,此次国际粮食危机爆发前的2005年、2010年,国际范围便分别爆发了两次粮食危机,除地缘事件引发的突发性危机外,国际粮价变动本就呈现一种粮价走高、供给过剩致使粮价再度走低的周期性变化趋势,国际分析机构此前预测,本轮粮价走高预计在今年6月见底,但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和加剧,国际粮食市场中趁机渔利者有、埃及等因本国经济结构系统问题无力承担粮食变局风险而发生较大危机的同样有之。
而国际粮食市场的主导权主要掌握在美西方手中,美国芝加哥粮食交易中心主导着全球粮食的定价权,而美西方种子大厂则主要掌控着全球的种子供应,美西方由此对国际粮源形成了从源头到终端的闭环式掌控。俄罗斯安全委员会副主席梅德韦杰夫此前便指出,危机之中粮食可能将会被作为堪比核武的一种武器被用于进攻。
中国的粮食安全不受美西方主导的国际粮食市场变动威胁,但在国际粮价的议价权上中国的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