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的麦穗随风摇动,无人驾驶收割机在麦田中缓缓行驶,运粮车在田边等待卸粮,成熟的小麦转眼来到卡车车厢......6月1日,在宜兴芳桥街道金兰村,无锡首个村办“无人农场”迎来丰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厉害,没有驾驶员,却走得笔直,还会自动拐弯!”一茬茬小麦被无人驾驶收割机“吞进肚子”里,拨禾切割、传输脱粒、粉碎匀抛、智能卸粮,一气呵成。满仓后,收割机自主返回地头,将收获的麦粒卸载到装粮车上,之后继续返回收割。一系列的自动作业,和操作人员手中遥控器屏幕上实时传送的各项数据,让前来围观的老农们大开眼界。

“‘无人化农场’的本质是‘机器换人’。在人不进入农场的情况下,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场设施等远程控制,完成农场生产、管理任务的作业模式。”操作人员耐心地和老农们讲解着无人驾驶的秘密,“在收割机顶端的两个蘑菇状装置专门用于接收北斗定位信号,前面还有摄像头。通过北斗卫星提前对田块打点定位,规划最优作业路径,机器就能按照预设轨迹作业。在作业过程中,摄像头实时监控生产作业情况并传回到后台,保证作业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土地的连片流转,为‘无人化农场’建设创造了条件。”站在田头,金兰村党总支书记蒋仲良述说着该村现代农业的发展之路。早在2008年,金兰村就在全省率先发动村民通过土地入股形式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将400余农户的“手中”近3000亩土地以承包权入股,并由村里建设成高标准农田统一经营,为规模化经营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年来金兰村尝试对农用作业机械逐步实施无人化改造,并逐步在耕种管收等环节实现无人化。蒋仲良说,农业生产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人口老龄化,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迫在眉睫。搞“无人化农场”是金兰迈向“慧种地”的探索过程,更是解决“谁来种地”现实问题的新尝试。

让蒋仲良自豪的是,金兰村的一系列创新举措都顺应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有效释放土地潜力。“十四五”期间,江苏计划建设400个“无人化农场”。金兰的先行先试,受到上级的肯定:在本月中旬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的首批20家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中,金兰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名列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目前金兰村拥有各色无人农机12台套,智能化管理平台机械30套,智能农机占农机总量达66%。智能农机的成功运用,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油料、肥料等投入成本近5%,减少人工成本近50%。以无人驾驶收割机为例,“夏收”大忙期间往往一工难求,一台无人驾驶收割机可节省两名熟练机手,每天可节省近千元机手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