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0月,随着志愿军越来越占据主动权,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逐渐落在下风。为了扭转不利局面,美第8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决心发起一次进攻行动,重新夺回战场的主动权,这就是美国所谓的“摊牌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范佛里特看来,现在“联合国军”已经陷入了被动防御之中,一味地应付志愿军进攻是非常不利的,“摊牌行动”很可能扭转这一点,再不济也能改变金化防线北面的局势。1952年10月14日,“联合国军”集中6万多人、300多门大炮、170辆坦克开始向着五圣山前沿的上甘岭地区发起进攻,上甘岭战役就此爆发了。

上甘岭地区位于五圣山南面,是志愿军在五圣山一线最为重要的前沿阵地。敌人进攻上甘岭的目的,就是想先占领上甘岭地区,然后再进攻五圣山。五圣山是志愿军在中线最为重要的阵地,也是整个战线的支撑点。对敌人而言,五圣山可以直接威胁到金化防线的安全,因此必须要拿下五圣山,而夺取五圣山的第一步就是先攻取上甘岭地区。

上甘岭地区主要由两个高地组成,一个是597.9高地,另一个则是537.7高地。其中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在志愿军手里,537.7高地南山则在敌人手里。从敌人开始进攻以后,飞机便不断向着上甘岭地区进行轰炸,敌人的步兵也在坦克、大炮的掩护下,不断发起进攻。对于志愿军而言,上甘岭不容有失,它不光关系到五圣山的安危,还可能影响到整条防线的崩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10月14日开始,负责守卫上甘岭地区的志愿军第15军45师便与敌人在阵地上进行了反复争夺。经过几天的激战以后,45师的有生力量消耗严重,陆续参战的十多个连都被打残,再也无力发起反击。敌人则趁机集中兵力,再度向597.9高地和537.7高地发起进攻。为了阻止敌人继续向北推进,45师只得进入坑道,依托坑道阻挡敌人进攻,并等待后续部队的增援。

当时坚守坑道是非常困难的,因为45师已经没有反攻阵地的部队了,汇聚在坑道里的部队都属于之前被打残的各连,编制极为混乱,他们还必须面对敌人各式各样的进攻方式。就连45师师长崔建功心里都没有底,不知道前线部队能不能守住坑道。哪怕是如此艰难的环境,坑道里的志愿军战士们依然不断打退敌人的进攻,甚至还在晚上组织部队突袭敌人。

坑道里部队面临的更大问题还是补给,因为敌人已经封锁了上甘岭地区,要运送补给到坑道必须越过敌人的炮火,这就意味着运输队伍必定会遭到巨大的损失。然而哪怕是这种情况,45师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依然不断派出一些小部队和运输人员将补给运送到坑道,同时发起一些小反击为坑道减轻压力,并适当替换部分坑道人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敌人的炮火非常凶猛,后续上去的部队想要进入坑道十分困难,15军曾派出一个警卫连增援上甘岭地区。然而走到半路上,就遇到了敌人炮火的袭击,一个完整的连,最终进入坑道时只剩下了21个人,连长和指导员都牺牲了,只有一个副排长带着他们进了坑道。可以想象,在这样的炮火封锁下,坑道里的战士是很难得到足够补给的,每运送一箱弹药或者一点食物,都必须付出生命的代价。

有一次,一个运输队给134团8连运送东西,最终到达坑道的只剩下了一个炊事员,其他的20多个人全都牺牲在了路上。在这种情况下,后方人员依然不顾危险运送东西到坑道里,让坑道里的战士们分外感动。每次东西被运到坑道后,就连一些已经难以动弹的重伤员都会挣扎着站起来表示感谢,很多人看着东西都不由得流下了泪水。

除了敌人的炮火封锁外,运输队还可能会遇到敌人各式各样的诡计,45师后勤一个名叫刘树仁的运输班长就遇到过一个敌人的圈套。那是10月23日的晚上,刘树仁和另外两个战友王元和、李澄洁一起给前沿坑道运送弹药。一路上到处都是不断爆炸的炮弹,弹片漫天飞舞,刘树仁等人只得停下来计算炮弹的落点和数量,看看能不能找到炮弹爆炸的规律,寻找间隙通过封锁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只数了半分钟时间,大家就放弃了,因为炮弹实在太多了,根本就数不清楚。无奈之下,三人只得将弹药箱捆紧,然后拉开距离,以三角战斗队形向着前方移动。当时的阵地上硝烟弥漫,三人虽然相隔不远,但却无法看到对方,大家只能弯着腰,不时用双手撑地,朝着前方爬去。

敌人的炮弹在四周不断爆炸,到处都是四散的弹片,沙土、石块、树枝等东西不断落在刘树仁等人的身上。三人都不敢停下来,因为一旦停下,很可能就意味着下一秒钟会被彻底埋在地下。为了确认其他人是否安全,刘树仁每往前走几步路,都会喊一下王元和与李澄洁的名字,两人就会立刻回答:“还活着哪。”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三人终于越过了长达400公尺的炮火密集封锁地带,终于可以暂时停下来了。刘树仁借着敌人照明弹的亮光,开始寻找坑道的位置,却听到一旁的王元和口中在不断数数,他不由得有些好奇起来:“你在数什么呢?”只见王元和一只手拿着鞋子,一只手在鞋子里摸着什么,他听到刘树仁的问话就回答道:“我在数弹片呢,难怪脚底下这么疼,原来沙土里有这么多小弹片,都进鞋子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一会儿,敌人的照明弹熄灭了,王元和忍不住小声问道:“你们闻到了没有?”刘树仁一听就纳闷了:“闻到什么东西?”王元和就回答道:“你闻闻这土的味儿,里面带着一股焦烟味儿,哪有我们家乡的泥土香啊,用炮弹耕出来的地就是不如拖拉机和六寸犁耕的好。”刘树仁没有想到,这就是他最后一次听到王元和的话了。刚刚说完这句话,王元和就被敌人的机枪子弹打中,牺牲在了阵地上。

还能继续前进的只剩下刘树仁了,李澄洁不知道什么时候也中弹牺牲了。刘树仁却顾不得掩埋战友的尸体,他还有任务需要完成。他一边带着悲伤逃离这里,一边向着前方跑去。转眼之间,刘树仁就跑到了半山腰,坑道应该就在这附近。然而刘树仁找了一会儿,始终没能找到坑道口在哪。

就在刘树仁不知所措之际,忽然听到头顶上传来了一阵口哨声,他不由得抬头向上看去,却什么也看不到,只听到有人在叫他:“送弹药的到这里来,送弹药的到这里来。”刘树仁一听之下大喜,总算是找地方了,于是赶紧向上爬去。不过刘树仁心里有些疑问,难道每天晚上坑道口会专门派人出来接应,这有些太危险了。想到这里,他不由得仔细向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了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回刘树仁依然没有看到人影,只看到了一点亮光,他发现这亮光是钢盔发出来的。发现这一点后,刘树仁当场就打了个冷颤,浑身上下直冒冷汗:“好险,差点就上当了。”志愿军根本就没有戴钢盔的,戴钢盔的肯定是美国兵啊。刘树仁知道自己上当了,他也搞不明白美国军队里怎么会有说中国话的,还说得那么地道,他只知道自己必须赶紧走了,于是立马回头往下跑去。他刚往下跑,敌人的子弹就过来了。刘树仁一面躲避子弹一面向前跑,没多久就发现了一个桶口大小的洞口。他知道这就是坑道口了,终于到达了。

正是因为运输队员们不顾危险地往坑道里运送物资,才最终保证了坑道能够守住。艰难的10月份过去以后,15军终于在上甘岭地区发起全面反击,取得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而敌人所谓的“金化攻势”注定失败,遭受到这次重大打击以后,敌人再也没有发起过营以上规模的反击,战线被彻底稳固在了“三八线”一带。

转自原作者:当年江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