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拍集结号时,曾因为孙桂琴这个角色与陈数闹掰,当时剧组已经定了当红的陈数作为女主,但拍了五天后,冯小刚觉得,陈数气质与村妇孙桂琴不符合,就让人家走了。

这件事让事业刚起步的陈数难过不已,一时间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当中,也因此陈数与冯小刚十几年来,再无合作。

在冯小刚看来,孙桂琴这个角色是个农村小媳妇,温柔贤惠,也有点土气,但陈数形象气质都很大气,出身艺术家庭的她,很难看到农村小媳妇的气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冯小刚还有一个人选,那就是汤燕,汤燕在面试时,很内向,也很紧张,穿着也很朴素,这一下子就点醒了冯小刚,他觉得汤燕比陈数更合适演孙桂琴。

经过纠结和思考后,他选择得罪陈数。因为作为一个资深导演,他深刻的知道,如果选错演员,那么不管演员演技多么厉害,都很难弥补角色特点的缺失。

尽管汤燕是个十八线的小演员,也没什么资历,但就是形象气质符合孙桂琴,所以冯小刚认为她比演技成熟的陈数更加适合。集结号上映后,汤燕饰演的孙桂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她身上你看不出演技来,你只会觉得,这就是一个农村来的小媳妇,所以冯小刚的选择是对的。演员一定要符合角色,相对来讲演技是次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点在其他影视剧中也有展现,比如说87版《红楼梦》。当初王扶林为找到合适的演员们,在全国海选了整整一年。

要知道《红楼梦》的角色有上百位,在那个互联网并不发达的时代,想通过海选的方式,选上百为演员,是有多么的困难。但再困难,王扶林也要做。

因为他接手的是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找不到合适的演员,就意味着这个角色你很难去展现出来,曹雪芹在这部书中,对每个角色的刻画都很有特色,每一个单拿出来,都是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人。

所以按角色寻找性格气质相符的演员,是王扶林的原则。陈晓旭、张莉、张静林等人,都是以这种方式进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陈晓旭,当时投来的自荐信中,想演林黛玉的尤其多,王扶林在那里几乎挑花了眼。但一直找不到心仪的姑娘,因为他认为林黛玉这个人,不仅仅是柔弱漂亮,她还会写诗,有一些诗人的气质。

而这时候,他看到了陈晓旭写来的自荐信,里面有一张照片,还有一首小诗,正是这首诗,打动了王扶林。

等到陈晓旭到来后,王扶林与其聊了很久,他发现陈晓旭无论是气质神态,包括说话方式都与书中的林黛玉很相符。但是陈晓旭当时并不是演员,虽然在鞍山话剧团工作,但主要是打杂,而不是演戏。

当王扶林问道为什么要演林黛玉时,陈晓旭直接说:’我就是林黛玉“。于是王扶林就下定决心,定下了陈晓旭作为林黛玉的一号演员,此后再无改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像陈晓旭这样本身并不是专业演员出身的女孩有很多,王扶林当时选拔的条件里,也没设必须是演员这一项。剧组里除了邓婕是专业演员出身,其他大多数都不是。

但这并不耽搁她们把《红楼梦》这部戏演活,给世人留下旷世经典。根本原因就在于,导演王扶林完全是按照书中人物气质形象的描写去寻找符合的演员。

然后让大家生活在一起,每天以个人所处的角色说话做事,久而久之,其实这些人已经成为了书中的人物,她们不是在演,而是像正常生活一样,只是被镜头记录下来。

这也是《红楼梦》拍摄完成后,许多人没有继续演艺生涯的原因,因为她们本身就不是演员出身。在演完《红楼梦》之后,就回归本身了,难以适应其他电视剧的角色。

由此可见,想要拍一部优秀的影视剧,演员本身的演技其实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演员本身与角色要相符合。只要做到这一点,就能事半功倍。

作者:轻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