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在艺术领域中的求索,是从文明萌芽之初就开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若干万年前,原始人用天然色块或锋利的石刀在岩壁上勾画着图案符号时,或许并不觉得那就是艺术,但他们必定是带着某种强烈的精神诉求去开始最初创作的。

从地球上燃起文明星火,到我们今天所生活的这个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均高度发达的时代,究竟经历了多少载日月轮回,也许很难给出一个准确定论。但不可否认,在这漫长的历史中,艺术一直在人类文化活动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丝毫不会逊色于哲学、科学等核心文化学科。

可是,在当下这商品经济、科学技术高度发达,文化生态已极多元化的年代,艺术在人们社会活动还应占有什么样的地位?人类当下的艺术所该追求的究竟是什么呢?手工技艺在艺术创作中的还有多大意义?当代艺术的美学追求又是什么?要解答这些问题,就不能单纯地就艺术论艺术,而应该从更广阔的维度进行思考探索。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其实爱美的不独是人类,几乎所有的生命个体都生来就有一种对美的渴求。比如鸟儿就喜欢以一身漂亮的羽毛吸引异性,更有一些种类会搜集美丽物件来装点家园。还有那可爱的小猫咪总会时时偷闲为自己梳妆打扮,似乎也在寻求某种美的体验。除此之外,就连那些被我们误认为没有思想情感的植物,也会用红花绿叶将自己装扮得格外的美。由此可见,美是一切生灵所共有的内在需求,是自然之本源,是造化赋予的永恒法则!

然而,唯有人类在对美的追求上永不满足于大自然的馈赠,锲而不舍地寻求自我精神超越,试图从天然韵律中提炼、升华,创造生命存在之极致。从早期原住民留在岩壁上的符号式装饰画到文艺复兴时期史诗般辉煌艺术创造,再到今日世界多元、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表达,人类在对美的求索与创造领域,最大限度地挖掘了自身潜能,充分展现聪明才智。

可是,在文化与美学诉求日趋多元化的今天,艺术创作的未来发展方向让人迷茫了,越来越难以看清对美的追求将要走向何方。虽说现当代艺术的主体文化诉求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视觉审美,而转向更广阔的文化与精神空间探索,但这种转变本质上还是应属于文化和社会美学的范畴。过多的商业炒作渗透于艺术领域,投机倒把、尔虞我诈的普遍现实,早已突破了基本的文化底线。现在某些人搞的所谓“当代艺术”,纯粹是通过制造出一些争议性的事件,来博取媒体与公众的注意,并以此方式被载入“史册”。这其实已是一种十足的商业营销行为,只不过打着艺术的旗号罢了,与人类在美学理想上的追求相去甚远。

由于在漫长历史中,艺术常常交杂着太多巫术、宗教、政治、功利因素,并非能套用某种简单公式进行归纳,但还是可以依据主要形式语言对其做个总结性概括。因此,我们可将到目前为止的人类艺术发展归纳为符号式记录、物象模仿、写意性自我表达三个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期人类在岩壁、地面、树叶等媒介做符号性勾画,或者以黏土、岩石制成简单的形体,用以记录他们所见物象的大致形体,是为符号记录阶段。这种符号记录性绘画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从原始蒙昧进入初级文明阶段。

随着时间推移与知识的积累,符号记录性艺术逐渐分化为象形文字、装饰图案纹样、物象模仿艺术。精确的物象模仿艺术出现与文字发展成熟一样,代表着人类社会迈入高级文明阶段。我们从古希腊存留下来的绘画和雕塑品可以看出,当时的艺术家已掌握非常高超的写实技艺,这是与当社会高度发达的文化环境相互印证的。这种以精准写实造型为准则进行创作的艺术形式,在西方社会延续了两千多年,最终发展成一个非常成熟的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迄今为止,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写意性自我表达仍是当今艺术最高级别呈现形式。所谓写意,是指不拘泥于对物象外形的模仿,也不同于图案化的抽象纹样绘制,而是以自由挥洒内心情感的方式来进行艺术创作。相对于西方十九世纪才出现写意艺术,东方写意绘画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了。相传水墨写意绘画始于唐代的王维与王墨(王洽),但我们能见到的早期成熟写意作品出现在宋代,米友仁的云山图和梁楷的泼墨画就是代表之作,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到元四家和明代的徐渭那里,中国水墨写意绘画已发展到巅峰。随后虽仍有发展,但到后期(如清代四王)又僵化成一种图案复制套路。与写实艺术侧重于对物象准确模仿不同的是,写意绘画更注重个人内在精神的表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方写意绘画先驱中同样有一位文人,远比职业画家更出色,他的水墨写意作品明显受东方艺术受影响,此人即大作家维克多·雨果(当然,按主流艺术史学家观点,英国画家透纳才是印象派的先驱)。印象主义(包括后印象画派)第一次将西方写意绘画推向高潮,莫奈与梵高是这群人中最杰出的代表。很快,西方写意绘画就发展到了巅峰(尽管许多作品渗透着理性意识),毕加索、康定斯基、马蒂斯是这个时期最杰出者。然而,很快就有人意识到这种激进的写意绘画将走向灭亡,此人为杜尚,他的想法没错,后来的极简主义真将绘画变成一块白板。然而,西方写意绘画思潮并没有就此终极,最终传遍世界,直到占领具有千年写意传统的东方中国艺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今世界艺术现状虽然极为多元繁杂,但仍然无法超越装饰符号、写实模仿、写意表达这三个范畴,即便当下比较流行的观念艺术,形式上似乎有点另类甚至反艺术,但仍属于写意表达或符号语言(观念符号)的大范围之内。当前时不时冒出的所谓新艺术形式,往往只不过是将陈旧模式重新包装上市罢了,实在让人看不出新意在哪里。那么,人类在艺术上的追求究竟会走向何方呢?我们对艺术与美的追求上还会有更高的理想吗?

作者:杜洪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