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我们国家在建国短短的几十年内就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如今国家经济总量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小康,城镇化脚步加快,教育医疗覆盖全社会等等这些关系到民生的大事,都是值得认可与称赞的。这当然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勤劳与付出,更加离不开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有这样一位曾经的国务院总理,他只在任一届,却让人民群众至今念念不忘。忘不掉他的铁面无私,忘不掉他的从容不迫,更加忘不掉他一心为民服务,不顾个人安危的高贵品行。他就是朱镕基总理。就是这样一位深受人民爱戴的好总理,也有让自己遗憾的事情、生气的事情,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朱镕基于1998年3月当选为国家总理。他在任时期,正是新中国跨越新世纪的关键时期,期间也发生了很多关乎到祖国发展未来与民众切身生活实际的大事。如当年发生的特大南方洪灾、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美关系紧张、加入世贸等等。正是有了朱总理的铁腕领导,才助力我们一次次通过了危机。

2003年卸任后,人们依然非常关注与关心朱镕基总理的退休生活。遗憾的是,他退休之后太过低调,仿佛消失在了公众的视线中。直到他退休十年之后,一本收录了他重要讲话、与记者谈话的书籍,由中国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书名为《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该书一经上市就被抢购一空,只因里面的内容真实的打动了人们的心。书中更是直接提到了朱总理最遗憾什么?最生气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1987年至1991年,朱镕基在上海工作了四个年头,从市委副书记到市长、市委书记。这四年,是他从政经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海市发展改革进程中的重要阶段,更是全国人民认识与了解他的开始。上任之初,他曾决心组建一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廉洁的、高效率的政府”。如今看来,这样的领导讲话中规中矩。

但是,这句话放在他身上却是出彩的。因为,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上海早在建国以前就是个经济繁华的大都市,但是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也比较多、比较严重。对他来说,从政的目标不在于升官、不在于搞形象工程,而在于真正地解决困扰市民生活的实际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他设想的很好,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却遇到了种种阻碍。直至调任中央,朱镕基还心存遗憾,遗憾的就是没有完全实现改变上海市旧貌的决心。其实,他在任期间进行了很多大刀阔斧的改革,但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我们先来举几个例子。当时上海美院有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作品颇受欢迎,时常还能获得一些拍卖所得。

得知美院校内有不少贫困生生活困难,这位老同志就想将自己的卖画所得捐给学校,以奖学金的形式鼓励贫困学子。因为这是一件好事,学校就想向有关部门申请免税,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实事上。无奈这个申请迟迟得不到回复,竟然一拖就是一年。问题反映到了朱镕基这里,他马上予以批示,并专门开会商讨解决。与此同时,受到严厉批评的税务部门领导自然不好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另外,当时有民众反映市区没有洒水车,出行受扬尘困扰。事实上,洒水车是有的,且市环卫局已经将洒水车分配到了各个区。不过,各区只想接管洒水车,不想要市里给配备的司机。为此,双方互相推诿,洒水车就一直未能上路。朱镕基了解这一情况后,当场发火,并斥道“三天后洒水车开不出来,环卫局局长不要干了!”

除了以上这些问题,困扰上海市的住房紧张问题、交通问题、液化气供应问题、菜篮子问题,每天都摆在朱镕基的案上。有时候,他一天要批示近百个文件,但不可能每一件事都亲自过问。这就导致不少下面的官员敷衍了事。为此,他非常生气。气的是政府官员懒散作为、办事效率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建设一个高效、廉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不能仅仅依靠一个公正廉明的好领导,还要依靠一个整体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领导集体。朱镕基总理之所以备受敬重,是因为他认清了政府不作为的事实,并全力以赴地进行改革。如今,中央从上到下都在倡导廉政、务实,各级领导政府也在向着人民所期待的方向改进,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