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说起“保镖”这个词,大多数人都会觉得特别有威慑力,只要出门带着保镖,安全感就会增加不少。不仅有钱人出门带保镖,为了一些领导的安全,国家也会给他们配备保镖。当年,毛主席的身边也有很多警卫员负责保护他的安全,张宗逊便是其中一位。虽然是警卫员出身,但张宗逊的可不简单,他可是被授予了上将军衔的“保镖”,而虎父无犬子,他的儿子更是优秀,甚至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官至副国级。

正文:

想要当警卫员,没有一个好的体魄是不行的,而张宗逊恰恰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陕北大汉,性格粗犷豪爽,为人也十分淳朴耿直。出生于1908年的他,自幼便经历了很多历史风波的洗礼,深感生活得不易,立志要报效祖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时代,张宗逊对革命事业便有了一腔热血,只要学校有组织爱国一类的活动,他总是最积极参加的那一个,成为学校里最早一批加入共青团的团员之一。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宗逊愈发意识到,想要走出苦难,就必须参加革命,于是他放弃了考文化类大学,而是选择报考当时国内最高级的军事院校,黄埔军校。

即便是在动乱时期,想要考黄埔军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这个目标,张宗逊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1926年,18岁的他被黄埔军校录取。

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张宗逊不仅入了党,还参加了很多革命活动,其中就包括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从那时候起,他便和主席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的张宗逊虽然还没有毕业,但却十分英勇,一路保护主席的安全,直到主席和朱德顺利会师。也正是因为这次经历,张宗逊才在主席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之后张宗逊便成了毛主席最信任的人之一,在参加很多战役的时候,主席都会把张宗逊带在身边,而每一次的任务,张宗逊都完成得非常出色,他对毛主席事无巨细的保护,也让毛主席非常欣慰。

除了保护毛主席之外,张宗逊的作战能力也是相当出色的,到了战场上,他就犹如一头洪水猛兽一般,让敌人闻风丧胆。在毛主席身边保护多年,他的付出和功劳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虽是毛主席的最早期的警卫员,但张宗逊靠着自己的能力,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和提拔,最终在1955年时,被授予上将军衔

在毛主席的心中,张宗逊是极为忠诚的,只要有他在身边,就会觉得很安心。我想,这大概就是对他最好的评价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宗逊的一生中育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在他的言传身教和严格要求下,他的这几个孩子的发展也都不错,为人也十分低调,淡泊名利,在他的子女中,次子张又侠的发展是最好的。

1950年,张又侠在北京出生,虽然生在和平年代,但父亲对他的要求依旧很严格。或许是父亲的影响过于深刻,在其他孩子只会玩游戏的年纪,张又侠就只对军事感兴趣,喜欢看各种军事类的报刊和书籍。到了可以参军的年龄,张又侠便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立马报名参军。

入伍之后,张又侠才发现,原来部队中的生活远远比自己想象中的艰苦,但这些辛苦非但没有将他打倒,反而让他更加努力,在提升个人军事素养的同时,还不断学习,最终凭借着出色的表现得到了上级的认可,一路被提拔。

对于张又侠来说,最大的幸运,就是他曾有幸参加了对越反击战争,并且扛枪上阵杀敌,虽然过程充满了危险,但这份经历却让张又侠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带领的部队,为对越反击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让上级看到了他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战场上回来之后,他的军旅生涯也越来越顺畅,并在2011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然而,对于张又侠来说,这还不是人生的巅峰阶段,在这之后,他又先后担任了北京军区副司令员,沈阳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部长,如今已经是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官至副国级。

结语:

从个人成就上来看,张又侠甚至比父亲还要出色很多,在他的身上也能看到很多老一辈革命人的精神,这才是真正的长江后浪推前浪。不仅是父亲张宗逊的骄傲,也是当代年轻人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