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f you can not end the war, then tell the world the truth about it...”
  • 译:“如果你无法左右战争,那么便将真相告知于这个世界吧。”
    这是战地新闻工作者的至高格言。

在1854年,本着人道主义精神的新闻记者“威廉·霍华德·拉塞尔”,跟随英国军队踏上了对敌沙皇俄国的征途。

威廉用他的镜头和笔记向全世界记述转达着“克里米亚大战”的真实情况,自此之后,新闻媒体行业的构造有了跨越式的进步,记者职业分类中,也有了“战地记者”这一充满特殊色彩的分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战地记者镜头的记录,我们得以在战后十年、百年之后,通过影像、照片、笔记等方式对当年的情况有一个更全面、更形象也更写实的了解和认识。

镜头下的战争·炮火中的生活

回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法西斯三轴心国之一的日本染指中国,肆意侵占我国领土,严重损害我国利益,为驱逐日寇,为重新振兴民族的门楣,中华民族的无畏将士们挺身而出,最终战胜了外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时,通过工业革命以及科技技术的加持,美国步入世界强国行列,而为保证社会人民的安定,为追求面面俱到的强大风范,战时的美国就曾涌现出不少战地记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反法西斯同盟国为链接纽带,彼时的国民党派与美军有过不少合作交道,即便是在抗日战争后的解放战争时期,二者之间的这条纽带也依旧存在着。

故此,发生于中国国境之内的战争实况也曾被美战地记者记录下来。

根据美国记者拍摄的照片我们可以十分具象地看到当年战争时期的光景。

虽然这些照片只有黑白灰三种颜色,但在被现代技术优化之后,颜色的缺失便不能对我们造成多少影响,照片中人物的神情,他们所处的环境,我们都能一清二楚的看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军营营帐中,三位高官围绕着一方简陋的餐桌,一手持筷,另一只手端着一口粗糙的土碗,他们围着热气腾腾的菜碟,向嘴巴里输送着肥瘦分明的肉块。

在铁路旁边,一位烫着卷发的女兵正半蹲在地上,她夹着自己的行囊,也捏着被她抽到只剩一半的土烟卷,她望向镜头,脸上的情绪十分复杂,有好奇、有一抹淡淡的羞涩地笑意。

战略性战役·徐蚌会战

不同于我们印象中的样子,照片中的内容无比的平静,看不见一丝一毫的战争的影子,但通过他们低落的神情,毫无安全感可言的眼神,照片又好像是将战争的悲凉感完全的表达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比其他照片中,战士们眼中的风采奕奕,这两张照片好像也显现出了几分无奈的味道,或许是因为上面的这两张照片,是取自于解放战争年代的缘故吧。

终于将外来者击溃驱逐,可是为了国家未来发展的必需,国民党派与共产党派,此二者必须角逐出一位最终的赢家,一位引领中国向前往迈步的领导者。

出自国家的角度,解放战争时期是必要的,出自民族的角度,同族之间相互拼杀,则是无奈、悲哀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两张照片所拍摄的时间,更是处于解放战争时期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淮海战争时期。

1948年9月,在共产党军打下济南城之后,国民党军的重点守卫姿态变得更加坚固。

为了不给国民党军喘息的机会,本着“打铁当趁热”的心态,粟裕司令主动向中央请战,意图快速歼灭驻守于江苏地区的国军。

粟裕司令的提案也与党中央“灭敌于长江北”的战略思想不谋而合。

而在国军这边,自济南战役失利之后,国民党军的士气与地力优势再次迎来大崩溃,为改变现状,国民党军也在寻找一次与共军正面决战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边是志在必得的解放军,一边是据阵布局时刻准备反扑的国民党军,淮海战役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火速推进·解放江淮

1948年11月6日夜间,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主动打响了淮海战役的第一枪,他们面对的,是国民党方面的70万大军,双方巨大的人数差异却也并没有威慑到解放军将士分毫。

国民党军内部的不协调也瞬间暴露出来,国军将领黄百韬、李弥二人俱是怯战,相互甩锅相互钳制,解放军则顺势转换姿态,开始追击打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行军至碾庄地区,国民党军军长刘镇湘意欲凭借当地的军工建设与解放军展开对垒,但由于国民党上峰组织的迟钝和犹豫,导致刘镇湘的大好计划被搁置。

在上方发出同意决战的电报时,神速进军的解放军战士早已将碾庄的各处战略要地收复手中。

牵一发而动全身,碾庄的失利开启了国民党军的战局之劣势,最终经过共66天的战斗,淮海战役以解放军的胜利落下了帷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民党30多个师被消灭殆尽,敌将杜聿明被活捉,陈章、黄百韬兵败自尽、熊绶春、邱清泉战死。

而解放军方面虽然比国民党军低出了超3个百分点的死伤比例,但也同样付出了死伤12万余人的代价。

结语

战争之中虽然会有胜利的一方,但却不会有真正的赢家。

“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俗语就是对于战争残酷的最好注解,从战争的内里含义进行理解,战争的本质是用以解决某两者间对立矛盾的方法,并且是最具建设性和影响性的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抛去其正义与否的性质体现,战争存在的本质便是为了解决不可调和的矛盾,等同于其效力的强大,战争的负面影响也是极为恶劣的,小到个人利益的损失,大到人类种族的倒退甚至灭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阶级常在则矛盾常在,私利长存则反抗长存,只希望人们理想中的梦想国度终能有降临人类社会的那一天,不再有纷争、不再有冲突,人们能美梦中醒来,同样也在睡梦中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