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哦,端午节假期第三天

太湖新吴段在央视露脸了

CCTV-13播出的

《朝闻天下》栏目中

以《太湖风光美 水碧鸟飞翔》为题

聚焦太湖风光

用36秒的镜头展现了新吴治太成效

今天(6月5日)是第51个“世界环境日”

今年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这一天,新吴实力出圈!

新闻内容

湖面开阔,候鸟栖息,这里是太湖江苏无锡新安段。湿地公园内,水天一色,河湖相连,草木葱茏,水禽嬉戏。今年5月初,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嘴白鹭,首次在这里现身。近些年,太湖水质明显改善,飞抵而来的鸟类不断增多,生态优、环境美的太湖风光尽收眼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精准施策”

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新吴区为了更好地修复与保护沿太湖生态,沿太湖500米范围内,全面开展退耕、退渔、退居,建设生态防护林和生态绿地。2018年拆除新安最后一个葡萄园,从此太湖沿线2公里以内彻底告别农业种植,全面回归自然状态。严格执行生态红线保护规划,深入开展太湖流域湿地保护恢复工作,加强野生动物资源及栖息地保护,完善了湿地群落多样性和生态完整性。大溪港湿地公园内建有日处理量为5000吨蓝藻的藻水分离中心,通过科学治理持续提升太湖水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2007年初至2021年底,大溪港湿地见证了太湖无锡水域连续十四年实现安全度夏。2021年,太湖无锡水域水质总体符合Ⅳ类标准,定类指标为总磷,浓度0.061毫克/升,同比下降25.6%,连续14年实现太湖安全度夏“两个确保”目标,为丰富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水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在野生鸟类方面,大溪港湿地共记录到16目48科150种鸟类,占江苏省鸟类总数的33.6%。其中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名录的有17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14种。植物方面,共有103科254属331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7种。为开展自然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生存等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嘴白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斑嘴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夜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凤头潜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骨顶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红尾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灰头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胸鹀

“保护级别最高”!首次现身大溪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巢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珊瑚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刺果毛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薤白

“潜移默化”

把生态教育融入自然世界

为进一步加强对湿地生态的保护,广泛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效和重要意义,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围绕“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等主题,大溪港湿地公园积极开展各类环境保护实践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们在“跟随诗经探寻自然”“寻找湿地飞羽”“多样世界 生生不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活动中,一起探寻大自然的奥秘,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大自然的色彩之丰富、物种之多样、生命之神奇,在了解万事万物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奥秘中,深刻体会到多样世界带给这颗蓝色星球波澜壮阔的传奇,从小培养保护自然的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足优势”

打造生态环境教育实践基地

大溪港湿地公园内的湿地分为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四类。园内融入了自然野趣的生态湿地和富有魅力的水文化,具备湿地保护保育、湿地恢复、科普教育、科研监测、文化展示和生态旅游等功能。近期,大溪港湿地公园根据地形特点,沿线将打造成滨水观太湖视廊,建生态栖息地,设亲水平台、鸟类停留处、观鸟亭、荷花塘等,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科普教育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造后的湿地公园太湖沿线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将大幅提升,植物栽种采用适地性、生态性、四季性、景观性的原则,模拟自然群落,选用乡土或适应性强的品种,遵循自然规律和模拟栖息地植物环境,配置多种植物群落类型,营造更适宜动植物栖息的自然生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700亩!高新区这处大型公园今夏亮相!

良好的生态环境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和显著优势

是居民群众最普惠、最根本的民生福祉

让我们一起

践行更清洁、更绿色、更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共建清洁美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