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顾名思义,意味着有芒作物成熟,此时放眼田间,随处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很喜欢虞似良在《横溪堂春晓》中写的一句诗“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在这一节气中,螳螂破壳而胜,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与此相反,反舌鸟因感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每个节气都有属于自己的美好,无论是寒是热,是忙是闲,都别有一番韵味。南宋文人陆游曾写过一首《时雨》,描写的便是芒种时节的景致,雨水、插秧、麦饭香、菱歌长,这些画面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脑海中,也成为最美的回忆。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一场芒种之雨,天地焕然一新。乡邻农人,纷纷下田割麦黄,插青秧,一阵熏风吹过,风成麦成浪,蝉鸣夏始忙。放眼望去,一片农忙景象。

结束了忙碌的一天,家家户户吃起了晚饭,香喷喷的大米饭再加上田间时令小菜,便是一顿简单可口的晚饭,行走在巷陌中,可以闻到家家户户麦饭的香味,这种香气是幸福而充实的味道。

农人在田间地头插秧时,会自发地唱一些秧歌小调,让劳作时不那么枯燥。可以想象,田间地头里传来阵阵悠扬的歌声,那是多么和谐而生动的画面。

别人都在忙,陆游在干什么呢?原来,他忙里偷闲,有些犯懒,悠然地躺在竹床上,享受刹那的细雨微凉。此时的陆游,已经是两鬓花白,须发短疏。曾经的雄心壮志,曾经的铁马金戈,随着时间的流逝只能渐渐埋藏在心底,还是静静地享受这片刻的安好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陆游的小院中,种了许多树,有了树,便吸引了鸟儿聚集,于是,风声、鸟鸣声、雨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在演奏美妙的奏鸣曲。院中的花藤亦是不甘落后,弥漫着淡淡的幽香。

一只黄莺飞到陆游的身边,仿佛在与诗人进行一场有趣的对话。黄莺劝他:还是不问人间琐事,尽情享受生活吧。与其说是黄莺在劝他,不如说是自己在宽慰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陆游,蹉跎半生,为心所累,如今,看到四海农桑,太平安稳,也算是心有慰藉,不枉此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