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东方犹太人的温州人,其实并不能算特别有钱, 2021年温州gdp在省内仅次于杭州,宁波排行老三,看着还不错吧,但这主要是因为温州人口多啊,如果按照人均去排,温州只能排到丽水和金华,之前,属于全省倒数第三。
再看高净值家庭数量,去年的数据,温州在全国排名第13位,考虑上家庭数量的话,杭州市每91户家庭中就有一个资产超千万的家庭,宁波是109:1,而温州是171:1,人均很差,富豪密度又不高,所以温州人真的算不上特别有钱。但除此之外,温州人有三大特点,灵活应变,抱团取暖和敢干敢想.
你可能不知道,古代的温州人都不经商,他们更擅长做官做学问。公元316年,匈奴军队攻陷洛阳,西晋政权灭亡,北方分裂成五胡16国,大量的读书人,富豪,官兵开始向南迁徙,史称衣冠南渡。书圣王羲之就在这南渡大军之中。公元347年,他来到温州担任太守,相当于现在的市委书记一把手。后来,诗人谢灵运,史学家裴松之和文学家颜延之等等一大批文人志士纷纷落户温州。
自那时起,有文化就成了温州的注脚。谢灵运在鹿城区的击鼓山上写了一篇登池上楼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300年后,王维模仿这个句式,写出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从隋朝到清末,温州一共出了19个武状元,七个文状元和1583个进士。中华上下5000年,这个数量可以排第二。到了近代,江里夫,苏步青为中国现代数学奠基,南怀瑾的教学理念影响了几代人,曾连松设计出了中国国旗,他们都十分周人。
从前他们做官做学问,后来他们满世界做生意。灵活应变就是温州人的底色之一。 120多年前,大师孙怡让在温州创办了瑞安中学,留下了一句校训叫真宗术艺,以应时需,这给温州人的灵活应变加上了一层厚厚的时代使命感。但为什么要变呢?因为不变就活不下去啊。温州的天然禀赋几乎是东南沿海城市里最差的,三面靠山,一面临海,仅有的那点平原被各大山脉分割切碎。后来一算,温州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41亩,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3,这就是七山二水一分田的窘境。在古代,温州农耕肯定是行不通啦,只能出海打鱼。
这又造就了温州人的第二个特点抱团取暖。面朝黄土背朝天,种田一个人就够了,但出海打鱼,掌舵,撒网,捞鱼都得分工完成。特有的渔民生活把抱团协作深深地刻在了温州人的文化基因里。到了最近几十年,温州人跑到全世界去做生意,一个人在异国他乡往往是站不住脚的,所以老乡带老乡就成了好传统。即使素未蒙面,毫无关系,只要你嘴里说的是温州方言,那我们就有天然的亲近感。 2011年,温州动车追尾脱轨,数不清的温州人自发地跑到医院排队献血,灾难发生的时候,这种团结是不分你我的。
放在金融领域,这也是温州民间资本高度发达的根本原因。去银行借钱,要抵押,要信用,但亲戚朋友之间借一借,一张借条就够了,不怕你不还呢?一方面是发自内心的信任,另一方面是你妈妈还在温州住着呢,你想赖账,你家里人第一个不答应。当然了,这种团结走到极致,其实就变成了一种排外,北京可以遇上西雅图,但温州人却只能遇上,温州人年轻一代可能还好,但他们的父母祖辈大多打心里觉得远嫁就是不孝,那种你配不上我的莫名自信,其实有一半来自于对这个世界的无知。
最后再说说第三个点,敢干敢想,因为团结,所以人多力量大,所以温州人想法多,胆子更大。 1984年,温州成立了新中国第一家私人银行, 1991年,温州人王均瑶开通了第一条私人包机航线, 2002年,第一个敢跟欧盟打官司的中国人温州打火机教父周大虎胜诉了。你可能不知道,温州机场建设费用,民航总局只拿出了3000万,剩下的6000万是海内外的温州民企自发捐赠的。
国内第一条地方合资铁路京温铁路的建设资金,是南怀瑾老先生带着温州老百姓一股一股募集起来的,连温州大学都是老百姓用一张张彩票堆起来的。此外,温州人还用相同的模式,在非洲抱团开矿,在欧洲建太阳能发电厂,在美国做高科技产业园。关于温州人,我讲完了,那么你身边的温州人是什么样子的呢?评论区聊一聊。被称为东方犹太人的温州人,其实并不能算特别有钱, 2021年温州gdp在省内仅次于杭州,宁波排行老三,看着还不错吧,但这主要是因为温州人口多啊,如果按照人均去排,温州只能排到丽水和金华,之前,属于全省倒数第三。
再看高净值家庭数量,去年的数据,温州在全国排名第13位,考虑上家庭数量的话,杭州市每91户家庭中就有一个资产超千万的家庭,宁波是109:1,而温州是171:1,人均很差,富豪密度又不高,所以温州人真的算不上特别有钱。但除此之外,温州人有三大特点,灵活应变,抱团取暖和敢干敢想.
你可能不知道,古代的温州人都不经商,他们更擅长做官做学问。公元316年,匈奴军队攻陷洛阳,西晋政权灭亡,北方分裂成五胡16国,大量的读书人,富豪,官兵开始向南迁徙,史称衣冠南渡。书圣王羲之就在这南渡大军之中。公元347年,他来到温州担任太守,相当于现在的市委书记一把手。后来,诗人谢灵运,史学家裴松之和文学家颜延之等等一大批文人志士纷纷落户温州。
自那时起,有文化就成了温州的注脚。谢灵运在鹿城区的击鼓山上写了一篇登池上楼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300年后,王维模仿这个句式,写出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从隋朝到清末,温州一共出了19个武状元,七个文状元和1583个进士。中华上下5000年,这个数量可以排第二。到了近代,江里夫,苏步青为中国现代数学奠基,南怀瑾的教学理念影响了几代人,曾连松设计出了中国国旗,他们都十分周人。
从前他们做官做学问,后来他们满世界做生意。灵活应变就是温州人的底色之一。 120多年前,大师孙怡让在温州创办了瑞安中学,留下了一句校训叫真宗术艺,以应时需,这给温州人的灵活应变加上了一层厚厚的时代使命感。但为什么要变呢?因为不变就活不下去啊。温州的天然禀赋几乎是东南沿海城市里最差的,三面靠山,一面临海,仅有的那点平原被各大山脉分割切碎。后来一算,温州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41亩,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3,这就是七山二水一分田的窘境。在古代,温州农耕肯定是行不通啦,只能出海打鱼。
这又造就了温州人的第二个特点抱团取暖。面朝黄土背朝天,种田一个人就够了,但出海打鱼,掌舵,撒网,捞鱼都得分工完成。特有的渔民生活把抱团协作深深地刻在了温州人的文化基因里。到了最近几十年,温州人跑到全世界去做生意,一个人在异国他乡往往是站不住脚的,所以老乡带老乡就成了好传统。即使素未蒙面,毫无关系,只要你嘴里说的是温州方言,那我们就有天然的亲近感。 2011年,温州动车追尾脱轨,数不清的温州人自发地跑到医院排队献血,灾难发生的时候,这种团结是不分你我的。
放在金融领域,这也是温州民间资本高度发达的根本原因。去银行借钱,要抵押,要信用,但亲戚朋友之间借一借,一张借条就够了,不怕你不还呢?一方面是发自内心的信任,另一方面是你妈妈还在温州住着呢,你想赖账,你家里人第一个不答应。当然了,这种团结走到极致,其实就变成了一种排外,北京可以遇上西雅图,但温州人却只能遇上,温州人年轻一代可能还好,但他们的父母祖辈大多打心里觉得远嫁就是不孝,那种你配不上我的莫名自信,其实有一半来自于对这个世界的无知。
最后再说说第三个点,敢干敢想,因为团结,所以人多力量大,所以温州人想法多,胆子更大。 1984年,温州成立了新中国第一家私人银行, 1991年,温州人王均瑶开通了第一条私人包机航线, 2002年,第一个敢跟欧盟打官司的中国人温州打火机教父周大虎胜诉了。你可能不知道,温州机场建设费用,民航总局只拿出了3000万,剩下的6000万是海内外的温州民企自发捐赠的。
国内第一条地方合资铁路京温铁路的建设资金,是南怀瑾老先生带着温州老百姓一股一股募集起来的,连温州大学都是老百姓用一张张彩票堆起来的。此外,温州人还用相同的模式,在非洲抱团开矿,在欧洲建太阳能发电厂,在美国做高科技产业园。关于温州人,我讲完了,那么你身边的温州人是什么样子的呢?评论区聊一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