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庆祝解封?

昨天,比过节的儿童还要开心的,估计就是上海人民了。

因为6月1日起,上海正式解封了。

朋友圈里的上海朋友,一片庆祝过年般的欢欣鼓舞。

有从出门先迈哪只脚,开始整仪式感的;

有家人一起携手出门,拿美食犒劳自己一番的;

甚至有人把过年没放完的烟花搬出来,

直接放烟花庆祝。

毕竟被关了两个多月了,出门庆祝,狂欢一下,倒也可以理解。

只是,我没想到,因为解封这事儿,上海人可以吵起来。

对于要不要庆祝解封,上海人分成了两派。

一派是“哈哈哈哈哈解封啦!”

另一派是“你丫有啥好高兴的?”

看到身在上海的博主说,朋友圈里的上海人,一半在力争“高兴一下不行吗”,另一半在强调“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痛”。

一半在说:“我们已经被封了两个多月了,庆祝一下怎么了?”

另一半在说:“我的解封没有任何喜悦只有耻辱,不接受任何祝贺和庆祝!”

一半觉得:“经历了这么多,表达一下情绪没啥问题。”

另一半觉得:“只要看见庆祝胜利、感谢感恩这些词就火大!”

我倒觉得真没啥好吵的。

在我看来,上海就像生了一场大病,做了一个大手术。

就算病愈出院,术后的修复,依然是漫漫长路。

但是,刚从生死边缘抢救回来的一刻,还是值得高兴,值得庆祝。

高兴与反思,并不冲突。

高兴的是,上一步走对了。

反思的是,下一步该如何走。

让自己一直绷着不高兴,也并不能让反思更深刻。

因为反思应该是客观、理性的,任何带着情绪的反思,都容易陷入偏激。

所以,很多事情分成不同层次去看,思路就不一样了。

你看到他们在高兴,他们高兴的层面也许不是“我终于出门了”,而是“我终于不再被封着了。”

你看到他们在欢呼,他们欢呼的层面也许不是“我能上班赚钱了”,而是“我不再被阻止上班和赚钱了”。

你看到他们在感谢,他们感谢的层面也许不是“把我放出来的人”,而是“在过去两个月救了我这条命的人”。

大家庆祝的,是终于回归了正常的生活节奏。

但是,庆祝并不代表感恩,也不代表忘记。

现在上海最应该考虑的,不是“该高兴感恩还是该骂骂咧咧秋后算账”,

而是“可能要随时配合防疫工作做好再一次被封控的准备”,

以及,如何在这样的变化中,保持自己的节奏,继续全力以赴去工作、去生活。

如何在变化中行动?

其实,不只是上海。

疫情下这几年,很多事情都在不知不觉间改变。

过去熟悉的事物被冲淡,又有新的事物闯进了我们的生活。

疫情才短短数年,但前后的两个世界,心跳上已经走出完全不同的节拍。

对我们普通人而言,最好的策略就是跟上节奏,跟全新的世界同频。

拿我公司楼下的奈雪来说吧。

以前的时候,我每次请公司的靓女靓仔们喝奈雪,都想不明白,这玩意咋卖那么贵呢?

30个人,再加几个软欧包,1000多块就没了。

要知道,我每天从家打车到公司,一个月也才800块呀。

可就在上个月,全公司点完奶茶,我发现,居然500块就搞定了。

是大家在主动帮老板省钱吗?

并不是。

是因为奈雪主动降价了。

人均30一杯的奈雪,现在降级到卖9块钱。

作为消费者,我内心是高兴的,省钱了呀。

从商业的层面看,这估计只是无奈之举。

低价策略背后,是奈雪跌跌不休的股价,和2019-2021年持续的亏损:-3855万、-2.02亿、-45.25亿!

数字背后,是企业战略经营的雪崩,是中小投资者的血和泪呀。

你看,时代的一粒灰落下,没被砸中的,暗自庆幸;被砸中的,哪怕大企业也扛不住。

当然也有赚钱的。

比如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大拥堵,运价暴涨,造就了十倍股“航运茅”中远海控,使它一年大赚近千亿。

但这风光背后,却推升了各行各业的成本

众多做跨境生意的中小卖家,估计已经“心碎太平洋”。

一季报长视频平台的爱奇艺,也时隔11年首次盈利。

它赚钱的主要原因,却是靠着会员费涨价10-20%,以及大量裁员20-40%的断臂求生。

企业在偷笑,个人估计在骂娘。

这条增长之路,是由丢进垃圾桶成堆的工牌铺就;而每一个转折的路口,都有不少互联网人心碎的声音。

所以,世间万物,哪有那么多的非黑即白。

与其吵吵吵非要分个胜负高下,不如一起抱团取暖,共度时艰。

比如,上班摸鱼的,真的要积极一些,

保住一份工作,保持每月有固定收入,真的能增加幸福感。

又比如,爱乱花钱的,要学会规划消费,缩减开支,多囤粮草。

有些可以省着用的,就尽量省一点吧,当然,前提还是要保证生活质量。

还有投资,要学会降低收益预期,谨慎出手,多留一些现金流在手上。

理财赚钱越来越不容易,甚至连银行存款都暴雷了,这个时候,千万不要随便砸钱进场。

当外界越是纷扰不清时,自己的小宇宙就越要强大。

我们确实是回不到疫情之前了。

当大家都以为这只是时代的一阵风吹落几粒灰,时代忽然说我表演个沙尘暴给你看看

但乐观一点想。

疫情也是一个考验,一次人生的大坎儿。

它逼着你面对现实、不能逃避,学会用最小的成本、去完成价值最大的事儿;

学会舍弃次要、只抓重点;学会延迟满足,学会自律……

疫情,或许就是世界的一次优胜劣汰。

而我们自己,要学会主动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