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学问从哪里来

《论语》一共分了二十篇,每章第一节的两个字作为篇名,第一篇的名字取自开篇的两个字:学而。

整本书的第一句一般是是点题的部分,那为什么这句看起来平淡的话如此重要?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

学问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孔子讲究做人做事,如何完成做一个人。

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这个修养不只是在书本上念,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我们的教育。

“观过而知仁”,看见人家犯了错误,自己便反省,我们不要犯这个错误,这就是“学问”。随时随地要有思想,随时随地要见习,随时随地要有体验,随时随地要能够反省,就是学问。

开始做反省时也不容易,但慢慢有了进步,自有会心的兴趣,就会“不亦说乎”而高兴了。

如何去学习

学,是行动反射,不是晓得些说法,是学到自己的行动中去。

有些人原来自己明白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那就是只停留在知晓而没有融入到行动中去。理论只有联系了实践才能有生命力,有生长点。

《尚书》说:“学,效也。”就是效法,就是模仿。学习《论语》,就是模仿孔子,孔子怎么说,我就怎么做。所有的学习都是模仿,我们从小牙牙学语,就是模仿大人说话,每个人都是在模仿中长大的。

模仿,是学习的根本,因为模仿是行动,不是空谈,是照着去做。模仿定律,就是整个儒家思想的根基,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切在于修身,只要我做好自己,别人自然会模仿我。

儒学,首先是学习学,怎么学习;然后是自我修养和领导力。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你不愿意照做的东西上。“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生命有限,学海无涯,以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限的知识,非把自己累趴下不可!要聚焦。不准备做,就不要学。

《说文·习部》:“习,数飞也。从羽,从白。凡习之属皆从习。”“习”是个会意字。甲骨文的上部用两根羽毛代表鸟的翅膀,下部是“日”,代表天天、经常,整体表示鸟儿在日光下练习飞翔。由于“日”字与“白”字很相似,所以在小篆中“日”误变为了“白”。隶变后楷书写作“習”。如今简化作“习”。“习”的本义是小鸟反复练飞。引申为反复练习、钻研的意思,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习,是一种行动,决定行动了,就可以接着往下学习了。

远方来到底有多远

一个人在为天下国家、千秋后代思想着眼的时候,正是他寂寞凄凉的时候,有一个知己来了,那是非常高兴的事情。而这个“有朋自远方来”的“远”字,不一定是远方外国来的,说外国来几个人学中国文化,我们就乐了吗?那是为了外汇,多赚几个钱罢了。《论语》不是这个意思,他这个“远”字是形容知己之难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不要怕没有人知道,慢慢就有人知道,这人在远方,这个“远”不一定是空间上的“远”。孔子的学问,是五百年以后,到汉武帝的时候才兴起来。董仲舒弘扬孔子学说,司马迁撰《史记》,非常赞扬孔子,这个时间隔得有多远!

学问修养上的三重境,如何做到人不知而不愠

人能够真正做到了为学问而学问,就不怨天、不尤人。反省自己的学问、修养、做法种种的问题,但是自己的内心里并没有怨天尤人的念头。这样才是君子,够得上做学问,够得上学习人生之道,够得上讲究人生哲学的开始。

明代陈眉公说过:“如何是独乐乐?曰: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如何是与人乐乐?曰: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如何是众乐乐?曰:此中空洞原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

作为君子在学问修养上的三重境界。“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是第一重境界,是说自己学有所得,因得而乐。是一个人应有的学问道德的修养。不因寂寞而颓废,若要学有所成就应该耐得住寂寞,“皓首穷经”。就是《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是第二重境界。很多人常常很容易因为自己有点学识后就自负起来了,如果你有学识,还能虚心接受别人的见解,那么你一定会有更大更快的进步。虚心请教,心能容人,这是一个人应有的第二个学问道德修养。就是《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如果你很高傲的话,朋友(贵人、老师)来了,直接就错过了。

“此中空洞原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是第三重境界。你应该胸怀宽广,广泛容纳接受百家之言,有的人赞同你,有的人反对你,有的人有新的观点,等等这些,你都应该容纳接受,并且只有容纳接受。作为君子,这也是学问道德修养。

有此胸襟,有此气度,也自然可以做到“人不知而不愠”了。

总结一下,第一重境界是一个人潜心研究学问,学有所得,得有所乐;第二重境界是虚心接受他人的见解,在交流中增长学识,感到快乐;第三重境界是悉心容纳百家之言,胸怀宽广,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