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耀文,曾在香港歌坛红极一时,是梅艳芳的第二位入室弟子,梅艳芳的首位入室弟子是香港歌唱组合草蜢三兄弟,蔡一智、蔡一杰、苏志威。1988年,19岁的谭耀文凭借第7届《全球华人新秀歌唱大赛》冠军出道,很多人说他和郭晋安酷似张国荣,而同被誉为是“张国荣的接班人”。

梁柏坚执导动作电影《野兽之瞳》中,谭耀文主演阿文,与古天乐主演贺瞳和吴彦祖主演贺冲,号称铁三角。

1993年,谭耀文签约香港无线电视TVB,从而正式转入影视圈。2001年,出演梁柏坚执导电影《野兽之瞳》荣获过第3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配角。2022年,主演由黄明升执导的犯罪电影《边缘行者》,联手“任达华、任贤齐、林晓峰、陈国坤”同属黑帮社团“新联盛”五兄弟,在片中一场戏需要飚七种情绪的大反派“阿添”。近期《艺咖对话》特邀请这位亦正亦邪,正反两派切换自如的金牌戏骨“谭耀文”老师做客专访。

特立独行,孜孜不怠

专访开始,在鉴片工场创始人张鸿润老师谈到此次主演黑帮片《边缘行者》中“阿添”的感受和体验时,谭老师透露是因为自己与导演黄明升是同事亦是朋友的一些机缘巧合。当黄明升导演找到他演这部作品的大反派时,“反正我不管角色的好坏,我只挑人物他是否够立体。”感觉自己演了那么多的反派,再次演反派那一定要有不一样的点,首先要丰满的人物,其次得令他兴奋的形象,能触动到谭老师有想法,去把这个角色演好的。不然是没有必要去演的,“在我拿到本子的时候,我便觉得我一定可以把‘阿添’这个角色演好,甚至要比剧本还要好。”我坚信谭老师是用心去探索过这个角色的,他赋予了这个角色极为鲜明的色彩。作品中,阿添虽然是个大反派,可情感部分展现的着实够细腻,且极具个人魅力。他说一不二,他目标明确,他也义薄云天。“如果要给角色打分的话,导演只用给到我五分就足够,其余部分都是演员们应该去加的。”谭老师的这个回答,显然会令我匪夷所思。他的意思是说作为演员,特别还是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老人,如果是一点创作力都没有,都不能去为角色添分的话,那很可惜。

无畏作品,坚持创新

作为一个游走于电影和电视剧两栖的金牌演员,谭老师对于电影和电视剧的要求及区分有着不同的见解。他认为不管是在演电影,还是去演电视剧,最主要是演员本身对于演技的理解和对于表演的认识。“戏”理解的够不够深刻,看待“表演”认知力高不高,相当重要。不同角色,确实都是对各色演员的一种集体考验,拍戏是一项团队作业的过程。从初出茅庐,到经验丰富,这都是一个演员进阶的过程。“当去到了最高境界再回头看过去的戏时,就会发现原来我自己竟是这般嫩的。”演员都会有着很多的阶段,也会出现不同选择,做演员这条路很长很长。想做一个“好演员”,碰到了不同类型的角色,都要愿意且敢于去做尝试。“我从《笨小孩》、《纵横四海》、《野兽刑警》,再到《逃狱兄弟》、《扎职》、《星辰大海》、《二次人生》,我每次都有在挑战不同的角色类型,我每次都会有体验到不一样的感受。”演员要无关乎角色的好坏,电影、电视剧其实都一样,要敢于不断直面挑战各类型角色。无论是名门正派的大英雄,还是邪门歪道的小流氓,都是一位真正优秀的演员,必须去攻克体验,且有利于成长精进的过程。

不分好坏,突破角色

在我的认知里,一个角色只要戏够经典,能被观众去记住一段故事,那就会是一个好演员。而在谭老师的见解中,我好像领悟到了更深层次的东西,好角色跟好演员是相对的,没有完美的角色,只是很多演员都想要去突破自己已经演过或很固有的戏路而已。“每部作品里,每个不同角色都需要各种演员来演,只可能有些演员他会专攻一些奇异的角色,所以角色并没有好与坏之分。”我在想,对于演员来说,如果一直只能选择演反派,那其实是很不公平的,对于观众而言,只有喜欢大英雄才是没有错的,因为没有观众敢去追崇大反派。同理,如果一部电影或电视剧里只有大英雄而没有大恶人,那么悲壮故事、正派情结也凸现不了。“荧幕上的英雄并不等于现实中一定是好人,反派也不能说现实里也是坏人。”接下来,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他说希望自己下一部作品能跟上一部是不一样的,只有这样才会有所进步,才能延续我对演戏的兴奋。而谭老师心目中的好演员,是既可以演好人也可以演坏人,且要什么都可以演得好,他很欣赏每部戏都能有所突破的演员。

若有遗憾,也未后悔

我们都知道,谭老师是从歌手转行到的演艺圈。当我问到放弃当歌手,走进演艺圈有没有后悔?他坚定地说“从不后悔,但是遗憾是有的,音乐可能会换了一种方式陪伴我”音乐对于谭老师来说,是他人生道路上砥砺前进的方向,也是他拍戏时演练情绪的催化剂。“每当接到一个角色,在酝酿情绪思考该怎么演时,我都会去找成千上万种符合这个角色的音乐来听。”这种找调子,可非是一般的工作量,谭老师用音乐来带动演戏的节奏,以此来控制角色的情感情绪,他乐在其中,并孜孜不倦。转行到演艺圈,并且比先前更好更满足,也算是对自己歌手的一个交代。“人生并不是我们想怎样就能怎样的,能走出另外一条路还让自己在这个圈活跃着,我其实就很满足了。”聊到这,谭老师还透露如果再有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再开场我的个人演唱会其实也并非什么难事。有期待,才美好,谁说不是呢!

挑战自我,做好演员

在他们聊到眼下在娱乐圈,做演员的门槛已经越来越低时,谭老师认为整个影视圈都是一个公平的舞台,他觉得不该有什么分门别类的界定,只要足够优秀肯努力有能力者就能发光发热,谁有恒心谁就能留下来。一位好演员,一定是需要具有反叛性的,比如台词是死的,给我们的剧本都是导演设定的,如果演员只会按着1、2、3、4给演出来,那肯定是没有味道的。“演员一定要有些个性,要有用不完的跨张力和操作力,一场戏可以有一万种演法。”谭老师认为,想要有层次、有个性,有些角色你演过之后,就是一页一页的在翻演员的人生阅历了,再加上一些新的剧情元素,那只会是锦上添花。“而不是一定按照导演说什么就是什么,演员应当要有自己的想法跟见解,如果说只当作是在完成任务,那就不是一个好演员。”好的角色,经典的人物戏份,一定是演员不跟导演妥协,而一起摩擦一起研究出来的。

会被标签,从未禁锢

一个演员,在圈子里待久了,各种戏拍的够多了,就一定会被观众去给打上各种标新立异的“标签”。演员都会有被标签过的经历,谭老师在大多数人眼中一直就是个大反派,好像如果他突然演了一个好人,观众也会怀疑,认定他可能是反派。关于演员“被标签”这个问题,谭老师并没有去作反驳,而是分享给我他不一样的理解。“我演了很多不同角色的反派,观众在荧幕上才对我并不陌生,反而给到我的反最多的是我像‘黄金搭档’。”因为角色要进步,而好的作品是需要由市场、由观众来决定,演员不能对自己的被标签,而有芥蒂。它不一定是阻碍你的,它可以是激发你的。“比如当我以50多岁的年纪,再去演30多岁的角色,经验一定要比以前更丰富,而且角色可以把自己变年轻,在新的角色里,我可以有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供我选。”在《边缘行者》中的这个角色阿添,就是给到谭老师重返20多年前的那个人生维度,在戏中谭老师会把人物情感、人情世故演的更细腻、更出彩,可能当年的他未必能达到的力度把握,在主演了诸多人物戏份后,人生阅历、生活经验,会指引他该如何控制角色的情绪去做到收放自如。“我现在看待故事,会有一些新的价值观以及新的认知力,能给到观众新的东西。”由此,我在想谭老师这样的胸襟,一定是一个好演员在经历了这么些年来的磨砺后,他身上所具备的某种特质。

成全对手,主动讨打

谭老师感叹在黄明升导演的《边缘行者》里“阿添”这个角色,会令他想起以前在陈嘉上和林超贤联合执导的《野兽刑警》中“图钉华”那个角色。“因为,自己经历过人生种种不一样的阅历之后,再把不一样的心态拿出来,再演一次这样的角色是非常有趣的。”谭老师透露,在戏里有一段是阿添和老大林耀昌的对手戏,为了让人物氛围更高涨,让剧情发展更合理,他主动要求任达华打自己。在聊起,戏中“新联盛”祠堂里兄弟反目的戏份,他感慨雨中的打戏摄影师抓拍得非常好。“有种‘唯美的暴力感’,各种肉搏战,打了足足两天。”那一段,确实让人印象深刻。“当时,那场戏剧本是没有给任达华打我的,是我反反复复看了好多遍,在言语这么激烈的状态下就应该动动手。”他笑着说道,“对我来说,也是第一次去要求让对手打自己。”于是,才有了在抖音里刷屏的那一段七种情绪的表达。不仅仅是要求被对手打,过后还自己动手来打自己,连任达华看了都心痛难平,敬佩不已。我想,正是谭老师的这种敬业精神,对每一个角色的精益追求和把握,才得以成就了他。

社会责任,意义重大

人必有所执,方能有所成。专访最后,聊及对鉴片工场创始人张鸿润老师提出:“一部好电影,一定是刨去娱乐后,还能具备教育意义和社会责任。”谭老师如何看时,他是这样说的。“许多时候,为了角色令观众们动容或者说有所触动,演员们得把人物最阴暗的一面,都要自己先去尝试、感官出来,只有演员提前‘释怀了’才能演好。”倘若所有的演员,在演戏的过程中,都能够兢兢业业的去对待,都力求把最好的视效呈现给观众,那中国电影还会愁未来吗?影视圈好像就是这么的奇妙,每个演员在经历职业的旅途中,都会有很多的选择,可每每路口越是不能撅弃初衷,只要角色把握住,好作品、好成就,自然长虹。谭老师一直以最积极的心态,最饱满的状态,迎接着一切。“不管是我唱歌也好,或是演戏也罢,我只想用心给听众和观众创造更多的美好与美感。”确实,能给观众带来“快乐”的同时,能指引他们“拥抱并分享”,才是一个优秀演员应当具有的信仰,或使命。

艺咖对话 | 专稿

转载请注明版权 | 鉴片工场

我们仅挖掘有艺术追求的电影人

一部好电影,一定是刨去娱乐后,还能具备教育意义和社会责任。——@张鸿润Sche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