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之美,始于颜值,源自管理。浒墅关经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围绕人民群众“所想、所急、所盼”,切实把治理工作抓在经常、管在日常,以专业“绣花”功夫多点发力、深耕细作,在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同时让市民共建精神家园、共树文明风尚、共享发展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空间、大生活 “空中执勤”让幸福常驻心间

“改造以后,有着喷泉的广场很好看,孩子很喜欢在这里玩。”在鸿福路以北新建的中建虹溪璟庭广场,一位女士带着放学后的女儿在步道上散着步,满脸都是笑意。广场前伫立着高达9米的“鲲”主题雕塑。内部商业区有着 “Free Life便利店”,星巴克、虹焙坊……现场布置精美,市民出入井然有序。

为提升商业街区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浒墅关“执法蓝”在开展徒步巡查的基础上,引入无人机展开高空巡查模式。沿街公共配套设施有无损坏、楼顶等偏僻区域是否有违章搭建、是否存在流动占道经营等问题在无人机的镜头下一目了然。网格队员卞亮表示,他所负责的网格区域内有多条商业街,以往巡查一圈至少要1个多小时,现在自从有了无人机的巡查之后,只需半小时就能完成,大大节省了来回奔跑的巡查时间,提高了执法效能。

停车入框、入框同向 文明停放从你我开始

“您这样随意把电瓶车停在地铁口会堵塞交通的,请您将电瓶车停放在非机动车的位置上。”在文昌路地铁3号线出口,一位市民在执法人员劝说下将电瓶车停放至非机动车的停放区域。有少数市民在为图方便,将电动车等非机动车“堵”地铁口,不仅影响市容市貌,妨碍交通秩序,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浒墅关“执法蓝”通过疏堵结合、双向发力”一方面开展联合整治,及时迁移废弃非机动车、“僵尸车”,同时成立执法劝导小组,通过提前施划禁停标线,设置标有提醒标语的锥筒等形式,在高峰时段非机动车流量较大的地铁、有轨电车等“重点区域”,引导市民规范有序将非机动车停放到专用停车区域。

拆除“头顶隐患” 提升城市安全与颜值

“那些破损的店招牌都被清理掉了,晚上出来逛街看着心情格外舒畅。”户外广告设施和招牌关乎城市的品位和形象,为此,浒墅关“执法蓝”开启了针对违规、污损店招牌的整治行动,切实筑牢市民“头顶安全线”。

近日,在余角里路,执法人员正对一块违规户外广告牌进行拆除,队员们在现场设置警戒线,提前做好各类安全事故隐患防范工作,有效保障行人安全。然后协助技术工人对锈迹斑斑的广告牌进行切割、分解、清洁……本次整治行动重点对各类无主、破损及存在安全隐患的招牌进行集中治理,全力提升市容环境品质与市民安全感、幸福感。(张世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