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二语评析2022年高考作文题目(1)

1、全国甲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划重点: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

文题解析:命题材料提供“移用”“化用”“独创”三种情况,谈启示。考生必须先厘清“移用”这一概念就要注意,“移用”并非“抄袭”,而是“承继”,而“承继”也就有“扬弃选择”的问题。其次,“借鉴”、“化用”中有“承继”,但也有“创新”,只是“创新”的含金量可能不如“独创”。然而,“独创”固然好,是好在新,而“借鉴”“化用”不仅有新意,也有因“承继”而带来的文化意蕴及厚重感。

多说一句:直接移用,这是最为简单的接受学习。照搬照抄虽然也是一种语言文字的积累,但面对今天变化莫测的生活环境,要想合理应对生活,解决问题,显然是不够的。还应按照新课程标准所说,注重梳理和探究在生活实景中、在具体环境中的“活用”。如此达到多读、好写的优质效果。

此命题最主要:引导青年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2、全国乙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双奥之城,闪耀世界。两次奥运会,都显示了中国体育发展的新高度,展示了中国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也见证了你从懵懂儿童向有为青年的跨越。亲历其中,你能感受到体育的荣耀和国家的强盛;未来前行,你将融入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卓越永无止境,跨越永不停歇。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跨越,再跨越”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划重点:卓越永无止境,跨越永不停歇。

文题解析:材料取自两次奥运会重要的人物、事件和领域,题目最好就是观点,谈你感受到的体育的荣耀和国家的强盛。材料中展现出的两个“跨越”是多维度的,比如,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的跨越,是逐步升华的。所以,有思想性和深刻的立意很关键,作文最后要有概括性的总结和升华。

多说一句:该题目实际上隐藏了相对较深的审题要求。不是单纯写“跨越”,不是单纯地谈由此及彼的过程,而是除了“跨越”之外,还有“再跨越”,这个“再跨越”,就需要进一步思考,是简单地复制之前的某一成功的路径,还是要在这一路径基础之上做更深入地调整,更能符合时势的需求,才能进一步实现跨越。这就需要考生有更开阔的眼界,更深入的认知才行。

此命题最主要:针对当代青年要发出倡议和呼吁,亲历其中的个人要不断地“跨越,再跨越”,作文要从观念和行动两方面展开思考。比如,有个人在不断跨越,如谷爱凌、苏炳添等。

3、全国新高考Ⅰ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划重点: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文题解析:考生要明确的是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本手正规,妙手精妙,俗手受损;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根据这些关键信息,我们可以抽象出一个主要的信息点,那就是基础和创造的关系。如何抓住“本手”,避免“俗手”,达成“妙手”,体现新高考对考生“核心价值”落实情况的考查,培养奋斗精神、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等。

多说一句:考生可以联系个人的学习、企业、学校、国家等现实,不过从材料“对于初学者而言”这句话理解,还是谈学习最为熟悉和得心应手。

此命题最主要:我们的学习或做事情,首先要循序渐进,打好基础,然后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追求卓越;否则,盲目好高骛远,只会落下平平庸庸,无所建树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