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二语评析2022年高考作文题目(2)

全国新高考Ⅱ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微纪录片,介绍一组在不同行业奋发有为的人物。他们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行业,也选择了事业创新发展的方向,展示出开启未来的力量。

有位科学家强调,实现北斗导航系统服务于各行各业,“需要新方法、新思维、新知识”。她致力于科技攻关,还从事科普教育,培育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有位摄影家认为,“真正属于我们的东西,是民族的,血脉的,永不过时”。他选择了从民族传统中汲取养分,通过照片增强年轻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有位建筑家主张,要改变“千城一面”的模式,必须赋予建筑以理想和精神。他一直努力建造“再过几代人仍然感觉美好”的建筑作品。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划重点:选择·创造·未来

文题解析:高考作文题征文的主题是“选择·创造·未来”,从材料中可以读出三个关键词的内涵与关系,启发高中青年思考责任与担当、勇担时代使命,成为作文题目的突出主题。主题“选择•创造•未来”,选择什么?请细读材料的关键词:不同行业的人物,选择热爱的行业,选择事业创新的方向,展示开启未来的力量。材料中科学家、摄影家和建筑家的事例,分别印证了作文主题‘选择、创造、未来’。”“三人的选择虽不同,但都依据他们自身的职业特点和个人的目标而确定,目的都是为了实现自己梦想,让我们的国家、民族和人民以及人民的生活未来更加美好。”可见“选择”“创造”“未来”三者应该是有机统一的。“即不同的‘选择’决定着不同的‘创造’方式,但都是为了达到开创美好‘未来’这一目的。”

多说一句:考生在写作时应该把“选择”“创造”“未来”三者关联起来,以“选择”为突破口,写“创造”,写“未来”,“以此步步递进,把三者融合到一起,让文章看起来线条更流畅。”

此命题最主要:紧扣“时代”、紧扣“人”,按照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创造什么样的未来的逻辑入手,围绕国家发展和青年使命理想之关联来命题,导向积极,写出内心所想。

北京卷

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1)古人说,“学不可以已”,重视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当代中国,人们对学习的理解与古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请以“学习今说”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任选角度谈你的思考。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网络时代、疫情期间,很多活动转向“线上”,你一定有不少关于“在线”的经历、见闻和感受。

请以“在线”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合理、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划重点:“学不可以已”,“学习今说”;“在线”的经历、见闻和感受。

文题解析:(1)今年北京卷议论类作文题“学习今说”,从传统到当下,把“学习”联系起来,是一个很好的设题思路:一方面,对于“学习”,人人都有自己的体验与思考,有话可说;另一方面,题目又关联了传统与当下,把“学习”置于古今关系之中。此题“学习今说”,“今”是“说学习”的重点。就当下社会“实用主义”盛行而言,“不可以功利心待之”这个点最合适;或扣“不可以已(停止)”谈知识更迭迅猛需要我们终身学习亦可。如果能就此一点展开深入分析,不失为切题之作。

(2)作文题真正的指向是网络时代的“在线”方式,切进当下的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不仅仅是学生的,也是当代大众生活的,既引导思考当下的学习和生活,也思考如何在特殊状态下,调整人生的方向。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也在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网络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时间观和空间观,网络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深远和长久的,其中的利弊值得深入探讨,疫情恰好将网络时代的“在线”生活方式往前推进了一大步。网络与疫情的相遇,必将深刻改变世界。这样的作文题目具有一定的思维张力,能够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多说一句:题目给了很多提示,关于学习,可以写学习的目的,也可以写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这么多词语加上一个省略号组合在一起,意思就是,只要你最终能圆回学习这个话题上,就不会跑题。“在线”如果文体不限于记叙文,可能更容易给考生更大的自主空间。

此命题最主要:考生思考古人对学习的态度时,考生如何站在今天的位置上,来重新思考学习的意义。这对于思考传统文化新义、思考如何在现提醒学生可以从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加以探讨,考生打开思路,提升对学习的认识,十分有必要。

“在线”这个题目也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学生既可以描述在线学习和生活,也可以就此感发开来,写一写特殊的“在线”状态和意义。“网络时代”和“疫情期间”,提示学生要联系、思考时代特征和自身经验,引导考生以“经历与见闻”为素材依据,通过叙事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具体生活经历与感受体验。

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烟火气是家人团坐,灯火可亲;烟火气是国泰民丰,岁月安好;烟火气是温情,是祥和,需要珍惜和守护,也需要奉献和担当。寻常烟火,就是最美的风景。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划重点:寻常烟火,就是最美的风景。

文题解析:天津卷的“烟火气”实际上是对中国百姓日常生活的一种描述和写照,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构成了烟火气,烟火气象征着一种安定祥和的生活。”近几年疫情原因导致过去一段时间社会烟火气变少,“烟火气”格外可贵,这个题目就在于引导学生保持对群众生活、社会脉动的关注,思考寻常“烟火气”之于国家、民族、个人的价值。

多说一句:考生能否明白什么是“烟火气”,如何保持“烟火气”。材料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自身体验和感悟,注重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与思考,由家庭到国家,由灯火到温情,呈现递进性。在关键词的限制下,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夜市小摊、家长里短无一不体现“烟火气”。学生可选择一处,深入开展。

此命题最主要:考生要写出烟火气给人带来的真实又踏实的归属感,写出奉献和担当,才真正体会其中妙处的。

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近年来,浙江省着力强化创新驱动,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深入实施“鲲鹏行动”“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等人才工程,全省高质量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新时代浙江青年,在各行各业、不同领域开拓创新。如95后姑娘徐枫灿,在空军航空大学刻苦训练、满分通过考核,成为我国陆军首位初放单飞的女飞行员;90后青年工人杨杰,从一名普通的学徒工成长为“浙江工匠”,获得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之江实验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团队,35岁以下成员占比近九成,勇闯国内智能超算领域“无人区”,斩获超算应用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戈登贝尔奖……

以上材料对你未来发展有什么启示?请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划重点:新时代浙江青年,在各行各业、不同领域开拓创新。对未来发展有什么启示!

文题解析:命题紧扣创新主题,将国家时代背景和个体的奋斗故事融合在一起,综合考察学生的时政素养和文学功底,尤其是材料中的事例为年轻群体,对于高考生们更具榜样意义,能够引发他们的共鸣和思考,符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反映了浙江人民在建设全国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的鲜活写照,在高考中起到了很好的风向引领作用。

题目重点有三,一为挑战,二为创新,三为实干。此题考的不只是未来发展规划,更是新时代青年的思想和意志。这要求考生具备开阔的视野,发散的思维,强烈的时代使命感。

多说一句:材料谈的是近年来浙江的政策方向,给的例子是95后的年轻人们,它关于“当下”的维度更多,而题目又明确说了,要求我们写“对未来发展有什么启示”,所以说展望未来,我们要在什么领域上着重创新,方可切题。

此命题最主要:新时代下的青年在未来需要担负起创新的青春使命,开拓进取乘势而上,在创新中实现个人成长,在创新中助力国家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