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生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岭三章

作为当时的热血青年,李德追随着共产党的脚步,带领很多革命者与黑暗势力抗衡着。但这一路上却历经坎坷,可谓“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曾经因为他的判断失误,引发了很严重的后果,对我们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这次让他深深地反思了自己,开始明白原来自己还是自信过了头,正确的领导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又有何等的重要。

重大失误

正值中国土地改革时期,此时政局十分严峻,蒋介石带领国民党对共产党进行了第五次“围剿”。共产党在前四次围剿中取得了胜利,但是偏偏在第五次的时候大败,而这次失败十分惨重。

红军一直处于失利的状态,最后全军覆没。由于“左”倾教条主义的严重错误,李德等人不愿意接受毛泽东的思想,便导致这次战争的失败,引发了残酷的代价。

李德作为一个德国人,虽然一直接受共产党的洗礼,但是缺乏实战经验,特别是在中国的经验。他过分信服理论,没有结合中国的国情,这样一来所做出的战略指导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反而让事情发展到一个不可挽回的地步,于是周恩来与朱德等人在贵州遵义召开了会议,而这次会议正是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于是,便确定了毛泽东的政治主张,否认了“左”倾教条主义。

李德等人在这次会议上得到了非常严厉的批评,他身为核心领导层的一员,也的确应该反思一下自己。从这次之后,他便失去了领导权,开始意识到,他应该结合中国国情来制定战略。

当李德到达基层后,越发明白自己当初的战略是的确十分不恰当。他深深明白了毛泽东的领导能力是很出众的,而且自己的确需要向他学习,自己还是过于盲目自信了。不禁感叹道:毛泽东是真的了不起!

思想转变

在之后的日子里,他和红军一起生活,见证了那段艰苦的岁月。当深入这个集体之后,他才开始明白中国精神,还有那份坚毅不屈的意志力,值得他深刻学习。

以前也许还带有一丝的偏见,认为自己就是高人一等,而现在他深切地认识到,毛泽东是多么的伟大。令他最为钦佩的是中国人的团结精神与凝聚力,他受其影响,在思想层面上转变了很多。

在到达延安之后,他便在红军大学任职军事教官,将自己所看到的,所学到的转述给学生们。学生们更加对共产党有了不一样的了解,更加坚定了这份对党与毛泽东的信仰。

李德真的算是中国共产党的见证人,他被中国影响,也被中国转变。在这之后,他顺利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本想在中国就这样一直待下去,可是没有想到,原本他所在的共产国际需要他回到苏联。

回到苏联之后,由于自己曾经的错位,便受到了上级的批评。上级便以为他是叛变分子,想要处理掉他。在李德的一再解释之下,同时也经历了很多波折,最后他还是被放过了。

但是,通过这件事,共产国际对李德的能力产生了质疑,便没有安排他去前线工作。他便去了出版社工作,后来便与中国这边没有了联系。

返回德国

二战时期,德国率军入侵苏联,李德本身就是德国人,自然不会受到影响。他便被安排到战俘营中工作,他的任务是转变他们的思想,让他们不要信仰法西斯,学会善待每一个人。

毕竟曾经他在中国当过教官,教过学生,他在这方面有一定的经验,这件事完成得很成功。很多德国战俘被转变,决定重新做人。也有一些德国战俘很感谢他,只因他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解脱。

在二战结束之后,他再次回到了出版社工作。他每日的工作就是翻译作品,很多苏联的作品在发表到德国后有了很大的热度。他的能力得到了苏联作家协会的认可,并给他颁布了奖章。

当赫鲁晓夫上台后,苏联的政局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李德见机离开了苏联,回到了东德。他继续在文学创作之路上一直走下去,成为了东德作家协会的书记。

在人生经历过大风大浪之后,李德有足够的阅历,以及一定的感触来讲述这一切。所以,他在这里的工作还算顺利。没过多久,中国与苏联的关系开始恶化。

李德便在东德的官媒报刊上发表了一些文章,而这些文章言论比较偏激。甚至有污蔑中国的成分存在,对我国几个重要领导人都有一些恶化的意思存在。

类似的文章还有几篇,从中能够看得出来对中国的十分不友好性。也许是因为两国关系的影响,才会导致类似文章的发表。可是,李德曾经在中国生活过,所以他的言论对于中国的舆论影响比较大。

或许是因为之后他再次接收到某个思想,再次对中国发生了转变。人会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有一定转变,再加上他的经历那么丰富,深受变革的影响,以当时的政局,他只能选择跟风走了。

虽然在国际上,两国当时的确有一些矛盾。不管怎样,在离开中国之后,中国便没有了他的消息。1974年,他在东德去世,关于他的其他消息,便没有了录。

结语

总的来说,李德曾经在中国奋斗过,为共产党的建设付出过自己的力量。他的那份信仰是毋庸置疑的,可以肯定的是,那段在中国的经历,的确是他人生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虽然最后他也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但这段历史仍被保留下来。他曾经的确有过错误,能够深刻认识错误,就是一个比较难得的品质。身为一个外国人,他尽自己的力量把该做的都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