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汕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张培峰、张伟杰医师团队在肖其华教授的协助下,完成了潮汕地区第一例机器人辅助脑深部电刺激手术。

该患者为65岁女性,8年前出现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和肌强直,经会诊诊断为原发性帕金森病。该患者长期规范药物治疗,然而,近1年来患者药效明显减退,神经外科会诊后予以DBS手术治疗。手术后复查影像显示,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患者及家属对疗效非常满意。

笔者向该院神经外科了解到,帕金森病作为最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在65岁以上老人中发病率可高达1%。长期以来,公众对该疾病的认识不足,使众多患者长期处于疾病折磨中,无法得到系统、规范治疗。另一方面,由于帕金森病的中晚期进展,患者可能出现异动症或药物波动现象。医生建议,对调整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仍应尽早规范外科治疗,改善生活质量。

“脑起搏器置入术”又称“脑深部电刺激手术”,即DBS手术,是近年来神经外科领域发展最迅猛的先进技术,也是治疗运动性神经系统疾病的新方法。据了解,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等运动障碍疾病的手术治疗,其安全性、有效性和舒适性得到公认。

笔者了解到,脑深部电极植入步骤繁琐,手术流程极其复杂,尤其是DBS手术对靶点的精准定位要求十分苛刻,靶点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术后的疗效。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的加入,使系统误差降低至0.5mm左右,同时,多角度的机械臂可更方便术中调整电极,能够使复杂的精准定位手术更加安全、便捷和精准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