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二宝晚上突然不睡,一直站起来玩,昨天40分钟才睡,今天玩了一个小时。
事出反常必有妖!看了一下监控,看看中午入睡的情况。
果然中午的时候,哄睡后放下没睡着,又爬起来玩,然后阿姨开始跟他互动。
造成了他觉得睡觉的时候也是可以玩的想法,规则被打破了。
所以遇到每天拖延入睡应该怎么解决呢?
没错,这篇还有上一篇《睡眠环境,光线与声音》跟下一篇《宝宝到底应该几点睡》都是针对最近常遇见的拖延入睡跟早醒的问题。
干净的睡眠
“clean sleeping”高质量的睡眠习惯,我觉得字面上的更直接,干净的睡眠。
卧室或者说床上只提供睡眠这个功能,休息,玩玩具,读绘本这些都不要在床上进行。
如果有儿童房的话,那除了睡觉之外的其他一切活动都尽量不要在房间进行。如果是同房睡的话,也尽量少在房间活动。
像我家里孩子的房间,除了洗完澡穿衣服,基本上只有睡觉功能,晚上睡前读绘本,游戏这些都是在客厅跟主卧。
等睡前活动结束后,回到房间就是直接睡觉,不要有太多互动,更不要嬉笑打闹,会让孩子觉得你在跟他玩。
孩子依然会各种搞怪拖延入睡的时间,但是当回到房间后就知道是要睡觉了,乖乖睡觉了。
良好的睡眠习惯也包含了不要给孩子看电视手机入睡或是玩玩具玩累了入睡,这些东西会影响入睡的情况,也会让孩子认为这样的入睡方式是可以的。长期来说这样不良的入睡习惯就会影响睡眠。
对大人来说也是一样的,现在大多数人睡前是不是也玩会手机累了才睡,而有时候被一些内容吸引,就很容易熬夜了。
所以干净的睡眠,对大人的睡眠来说,是一样有效的方法。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可以减少熬夜跟失眠的情况。不过习惯要改过来也是会比较困难。(好吧,我自己也做不到,哈哈)
睡眠仪式与睡前活动
睡眠仪式是一个帮助孩子快速平静下来的方式,也是在孩子无法理解大人表达的意思的时候,通过动作行为来告诉孩子该睡觉了。比如按摩,哄睡歌,关灯,拉窗帘这些。
睡前活动是睡前比较安静的活动,也是睡前亲子的相处时光,最常见的就是读绘本跟说故事。
而这个分界点大概就在1岁前后,1岁前睡眠仪式的用处大于睡前活动,婴儿没有办法把太长时间的活动跟睡眠联结在一起。
而一岁之后宝宝大概已经能懂得父母的意思了,睡眠仪式其实就没有太大意义了,就是等于一个哄睡跟加速入睡的方法。
所以睡眠仪式跟睡前活动要分清楚,睡眠仪式是在房间内进行的,而睡前活动就要避免在房间内进行。
不然可能会出现睡前一个故事接一个,绘本一本接一本读不完的情况,闹着不睡的情况了,因为孩子会认为这些活动跟睡眠相关而且是允许的。
宝宝也有可能出现半夜起来或是早醒想要开始活动。
睡前活动结束不了?其实3岁前孩子是没有时间观念的,所以可以把睡前活动的时间提前一点开始,高质量的陪伴,给孩子设定一个合理的活动时间,不要急着结束让孩子赶紧去睡觉,一般孩子还是会愿意结束睡前活动的。
夜HIGH与早醒
像上面提到的,在房间活动的话,就可能会出现早醒,而要求他继续睡很困难的情况。
因为在宝宝的概念里面,房间也是活动的空间,没有在房间就是要睡觉的意识。
加上上一篇提到的夏天的时候日出时间变长,宝宝看到房间亮一点了,就会觉得起床的时间到了。
这个时候父母希望孩子继续再睡,孩子可能也无法理解,会认为是不是在房间玩的意思。
可以使用起床仪式来帮助宝宝理解睡眠跟活动的切换,比如起床洗脸刷牙等。
另外还有一点,不要过早的戒夜奶,除非宝宝自然的就不喝了一觉到天亮,并且白天奶量非常充足(比如每餐都能喝到200-250ml)。
不然即使确实可以撑到早上醒来再喝,都会因为“有一点饿”,而出现早醒跟下半夜频繁夜醒的情况。(婴儿的状况是不稳定的,能睡整夜,不一定代表他一直都能睡整夜不饿,比如猛涨期或是生病胃口不好)
所以夜奶到6-9个月再减少就可以,太早刻意去戒掉只是在给自己找麻烦。
我自己是如果在早上起床时间前1-3个小时有醒来,都是直接喂奶然后马上再让孩子睡回笼觉,简单快速,自己也可以再睡一会,如果再跟他多折腾几轮,自己就睡不着了。
夜里起来玩跟早醒,可以先观察看看,冷处理,装睡等方式看看孩子有没有要睡回去的样子。
如果没有,时间太久还是建议干预,哄孩子入睡,不然睡眠断裂起来玩跟早醒可能会变成一个作息习惯。
Joe爸的碎碎念
最后说说我这次是怎么处理的吧,接下来的几天,他再站起来我就直接抱起来3-5分钟,直接哄睡,加速他入睡的过程,然后放下,如果又起来玩再抱起来哄,不给他玩的机会。
直接抱哄也是告诉他,现在是睡觉时间了,该睡觉了。
抱哄睡其实也没这么恐怖,本来像生病这样不舒服的状况都会让安抚升级,短时间的安抚升级影响有限,再降下来就行。
3天后又恢复到之前的模式,入睡就又正常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