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为一种骨的感染和破坏,可由需氧或厌氧菌,分枝杆菌及真菌引起。本病患者常出现局限性骨痛、发热和不适,提示骨髓炎可能。

那么,骨髓炎如何治疗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主任白志强提出,病灶彻底清除、开放性松质骨植骨及反复冲洗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1.穿刺吸引术

为减轻骨髓腔压力,防止炎症在骨髓腔上下扩散,对病灶处可进行穿刺吸引,同时还可向腔内注入抗生素。

2.开窗引流术

X线检查显示骨质局部已有破坏及骨髓腔阴影增宽者,可在骨髓腔内积脓部位进行骨皮质钻孔或开窗,防止炎症扩散,以利分泌物引流。或进行创腔的上下给抗生素闭式灌洗治疗。

3.死骨取出术

对死骨较大、已具备手术时机者可将死骨取出,是治疗慢性骨炎最常见和最基本的手术方法。

4.带蒂肌肉瓣充填术

因骨腔大为,消灭骨空洞,窦道久治不愈,将较近的正常肌组织松质骨充填与缺损处等。

5.截肢术

适用于一肢多处骨髓炎,合并多数窦道,久治不愈或因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局部皮肤发生恶变者。

6.大块病骨切除术

一般适用慢性血源性骨髓炎,病骨已明显硬化,或局部瘢痕多,久治不愈,某些不负重也无重要功能的慢性骨髓炎患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