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是指化脓性细菌感染骨髓、骨皮质和骨膜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多数由血源性引起,也多由外伤或手术感染引起,多由疖痈或其他病灶的化脓菌毒进入血液而达骨组织。

那么,骨髓炎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主任白志强提出,主要表现为全身败血症和局部炎症。常发生于儿童的下肢骨如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全身体质虚弱,有感染灶,有的有外伤史。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如发冷、寒战、高热(一般在40℃左右)、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头痛,可出现谵妄、惊厥、抽筋、不能入眠。

局部肢体红肿热痛,呈屈曲状,有跳痛现象,活动受限,肌肉痉挛,疼痛阵发性加剧,孩儿啼哭不止,夜间更甚。高热持续数日不退,局部症状更明显,极度肿胀,局部皮肤静脉怒张,水肿红热更明显,逐步形成脓肿。

髓腔压力增高,可穿破至软组织内或皮下。脓液进入软组织后,压力减小,疼痛也改善。炎症的肢体远端肿胀,关节内有反应性积液,为无菌透明液体,发病后2~3周因骨质破坏可产生病理性骨折、骨骺分离或关节脱位。

若感染未能控制,患儿进入中毒性休克神志不清,昏迷,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出而有致命危险。使用抗生素后,这种发病率大大下降。若使用大量抗生素及全身支持疗法2~3周后脓液穿破皮肤流出体外,形成慢性窦道,体温逐渐正常,疼痛明显减轻,患侧肢体骨骼增粗,逐步进入慢性骨髓炎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