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倪聪一)1981年出生的张新勇, 2015年1月,迅速转换角色,从一名退伍军人转变为了村支部书记,自此开始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五年又五年的时间里,走遍了辛庄村3.5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结识了村里1800多位“亲人”。作为农民的儿子,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并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带领群众抓党建改善村环境

“改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信念。”自到任以来,他始终坚持帮民富、解民忧、暖民心,用心用情用力诠释着自己作为党支部书记的爱民情怀。

从队伍建设上下功夫,打造一个好的党支部,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这是他刚到村时的第一个“动作”。辛庄村无村部,开会都是到村小学东喊西喊才参差不齐的聚一块,一无村部二又村情特殊,不到2000口人的行政村,少数民族占了一多半,作为一名年轻的汉族支书想在少数民族的村里有一番作为,得到大家的认可,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更是比常人多,考虑到这村情复杂,他并没有退缩,紧接着就是迅速明确职责、理清任务,着手打造一支实干能干的党组织队伍。经了解,辛庄村虽有党员40名,但多数是老党员,文化低下,年轻党员不足全部党员人数的三分之一,且大多数都在外务工。“只有把基层党组织抓起来,打造一支扎根农村永不走的带头人队伍,才能承担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艰巨任务。”为了让党员和群众有一个舒服的活动中心,为了不再到村小学开会,他白天上县城谋项目,晚上走家串户做工作,最终在辛庄小学附件建成了800平的辛庄村党群服务中心和乡村文化大舞台,从此成了群众心里的放心地。

一边抓基层组织建设,一边搞好村容村貌整治。进入辛庄村以来,从环境卫生整治抓起,先后在辛庄村、马庄村、老堡湾自然村开展环境整治卫生试点,彻底改变了历年来辛庄村脏乱差的村容环境,村子环境整治成绩卓越,先后多次迎接县级检查,并在“五星支部”创建活动中,极力创建“三星支部”。

深入田间地头谋产业促发展

村容美丽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一张靓丽名片,乡村振兴才是实质要求,辛庄村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发展。担任村支部书记以来,一心想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几年来,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机会,争取建设成辛庄村第一壮大村集体项目,辛庄村马庄马春义想在村搞创业,作为支书,大力支持,忙前忙后为其流转土地501亩,建成11个菜大棚,种植西瓜20亩,蔬菜30亩,并率先吸纳贫困户务工,为贫困户增收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埋头学海扎实提自身上台阶

从一名“武生”到满腿裤管的“支书”,一路走来,几番辛酸,顾不了年迈的父母,顾不了年幼的孩子,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环境整治到秸秆禁烧,初到村的青春白净小伙俨然成了地道朴实的黑小伙,近几年对基层年轻党支部书记的倾斜,张新勇白天忙工作,晚上见缝插针去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于2021年顺利考上乡镇公务员,从一名“武生”到满腿裤管的“支书”到一肚子农村知识的“文生”,他经历了辛酸、煎熬,最终赢得了属于自己的成果。

为此,他也表示,虽然身份变了,但初心不变,只要一天是辛庄的支部书记,我就会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员职责,并不断为辛庄村谋发展,找出路,为全面决胜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限衔接打下坚牢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