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仁义

如果你的承诺合乎义理,你说的话就能得到兑现。反过来说,轻诺必然寡信,你碍于当时的情面,轻易承诺了自己做不到的,或不该做的,不合义理的、不合实际的事,到时候就没法兑现承诺。

慎始才能善终,实现诺言,关键在承诺之前,不在承诺之后。在承诺之前,要小心衡量,不可轻率。言既出,行必果,因此做出承诺前务必要谨慎,做不到的别轻易承诺。

“仁”字,凡是博爱的、慈爱的都叫“仁”,世界各国文化,都有“仁”的同义字;但中国的“义”字,英文、法文、德文,任何一国文字中都没有同义的字。只有中国文化中才有的。这个“义”字,有两个解释,儒家孔门的解释讲:“义者宜也。”恰到好处谓之宜,就是礼的中和作用,如“时宜”就是这个意思。另外一个解释,就是墨子的精神,“侠义”,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中华民族能够有忠义之气,这是我们民族的特性,特别的长处。

中国的价值观有两套,一套是士大夫阶层的仁义礼智信,来源于儒家思想;一套是民间的忠肝义胆,来源于三国,水浒,杨门女将,说岳全传等。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礼貌的当中要恭敬。“恭”,就是内心对事情的庄重认真。朋友有困难的时候,那种无限关心的神态,不说出来就知道。表面态度虽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内心的事。因此恭敬就是礼。“远耻辱也”,免得招来无谓的耻辱。

对人恭敬,但必须合乎礼节。朱熹说“致恭而中其节”。不要过分,过分就显得轻贱,成了献媚,自取耻辱。所以施敬于人之时,也要斟酌恰当。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因就是动机,中国文化:亲亲、仁民、爱物。“因不失其亲”,意思是人绝对无私是做不到的。举个例子,如果家里没有衣服穿,我弄到了一件,先给我的父亲穿,父亲穿了给我穿,等自己多一件时,再给别人穿。助人的心行,由近而远,渐渐扩及他人。“亦可宗”,像这个样子,也可以宗仰。

“因”,是依靠。你今天依靠的人,必定是可以亲近的,你有道义,他也有道义,相互真诚,不只是一时相依,以后也依靠得着。不要利益苟且,暂时相依,明天又得翻脸。

何为好学

好学的四大特征。

第一是“食无求饱”,吃不饱饭也无所谓,吃饭是为了生命需要,不是贪吃。

第二是“居无求安”,居住也不求太舒适,有地方住就行了。

有自己的志向,有志于学,不在吃什么东西、住什么房子上花心思、花时间。无暇顾及,也不重视这些人生享受的事。

第三条,“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是敏捷、快。做事很快,马上就去做。说话呢,则慢半拍,轻易不说,怕自己说话太放肆,或者说了自己做不到。

第四条是“就有道而正焉”。“就”,靠近、亲近。“有道”,是有道之人。“正”,正人先正己的正,纠正的正,修正的正。经常向那有道德学问的人请益,以修正自己的行为。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总结一下,生活不要太奢侈,“食无求饱”,尤其在艰难困苦中,不要有过分的要求。“居无求安”,住的地方,只要适当,不要贪求过分的享受。不去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而是重视精神生命的升华。“敏于事而慎于言”,一切应该做的事,要马上做。“慎于言”,不乱说话。“就有道而正焉”,从书本上去修正做人做事的道理,就叫好学。

学问重要是三条,一是读事,“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首先是在生活中学,在日用常行中学。二是读书。三就是交友,交诤友,经常相互匡正过失。

学无止境

子贡说,老师,人穷了,倒霉了,还是不谄媚,不拍马屁,不低头;发财了,得意了,还能够对人不骄傲,何如?

孟子讲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个人做学问,只要做到“贫贱不能移”一句话,能够受得了寂寞,受得了平淡,得意也是那个样子,失意也是那个样子,这是最高修养,很难得。可是孔子只是“可也”而已。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你做到失意了不向人低头,其实修养还是不够的。做到了富而不骄,待人以礼,因为你觉得自己有钱有地位,非得以这种态度待人不可,这也不对。要做到在任何环境中,就是那么平凡,才是对的。还应该进一步,做到“贫而乐,富而好礼”,安贫乐道。仅是做到不骄傲,不算好,还要进一步做到好礼,尊重别人和爱人。

贫穷分了两种境界:安贫乐道和贫而无谄。一个是直面贫的态度,一个是因贫而选择不做一些事。

贫穷而不谄媚,毕竟你心里还装着个穷字,觉得自己很穷,我虽然穷,但是我也不去谄媚他人。那行为上没有卑,心里已经有卑。这就不如安贫乐道,心里根本没有自己穷不穷的事,心宽体胖,欣然自忘其贫,超然贫富之外。

富贵却不骄傲,心里已经先骄傲了,行动上提醒自己不骄傲。那就不如富而好礼的人,乐善循理,虽然身在富贵之中,而心已经超然富贵之外。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这首诗是古代的诗,讲做玉石的方法,如花莲的玉石,最初是桌面大的一块石头,买来以后,先将它剖开,里面也许能有几百个戒指面,也许只有十个八个也说不定。

做玉器的第一步,用锯子弄开石头叫剖,也就是切;找到了玉,又用锉子把石头的部分锉去,就是第二步手术叫磋;玉磋出来了以后,再慢慢地把它雕琢,琢成戒指型、鸡心型、手镯型等一定的型式、器物,就是琢;然后又加上磨光,使这玉发出美丽夺目的光彩来,就是磨。

切、磋、琢、磨,这就是比喻教育。一个人生下来,要接受教育,要慢慢从人生的经验中,体会过来,学问进一步,工夫就越细,越到了后来,学问就越难。所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做学问还要像玉一样地切磋琢磨。

子贡体会贫富之道,觉得自己的修为已经到位了,他就感慨,这学问之道,义理无穷,博大精深,你不去切磋琢磨,就没法到那精密之处,必须像《诗经》里说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那样,精益求精啊!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孔子说你懂得这个道理,现在可以开始读书了,也可以开始读诗了,因为我刚刚提示了你一个道理,你自己就能够另外推演出别的道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