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蓝色的制服,挺拔的身姿,黝黑的皮肤,炯炯的眼神。南通市崇川区天生港消防救援站站长助理、二级消防长刘武泉跟记者一照面,我们就感受到这位历经千锤百炼、屡屡赴蹈汤火的“火蓝尖兵”有“磁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武泉使用“高速公路护栏运输车”

刘武泉1986年出生于安徽六安大别山老区,是家中独子,刚成年就毅然入伍,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消防队员。迄今,他参加灭火和抢险救援5600余次,救出群众500余人,受表彰嘉奖17次,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7次,先后获得“公安现役部队士官优秀人才奖”“江苏省第二届青年消防卫士”“全省践行授旗训词精神十大标兵”“江苏省最美应急人提名奖”“全省模范共产党员”“全省优秀人民警察”等殊荣。刘武泉对入伍后首次救援任务记忆犹新。那是一起两辆大型货车在高速公路上相撞,事故造成前车驾驶室几乎被撞没,刘武泉和队友把重伤驾驶员从严重变形的狭小驾驶室中艰难解救出来,并送上120救护车。“第一次看到那样惨烈的场景,心里既害怕又难受,我现在仿佛还闻到现场的血腥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武泉潜水救援

那一次的经历,让刘武泉下定决心苦学救援技能,以能拯救更多人的生命。加入消防21年间,他一直是训练场上的“拼命三郎”,多次被总队、支队评为“执勤岗位练兵先进个人”,被队友们称为“全能尖兵”。他还是我市为数不多的专业潜水员,迄今处置水下救援400多起,是一位技术精湛的“两栖蛙人”。“我们5点20的训练,刘助理总是更早就开始热身准备运动了。”2019年加入天生港消防救援站的姜旺,话语中充满了对刘武泉的敬佩之意。通过努力自学,刘武泉以优秀成绩完成了大专和军事院校本科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武泉挂钩梯训练

天生港消防救援站是南通市目前唯一的高速公路救援专业队,承担着我市境内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抢险救援任务。为了更快将救援器械运输到事故现场,2013年,刘武泉在时任队长张奇权等的带领下,历经一年时间研发出“高速公路护栏运输车”。此外他们还研发出“便携式气动破拆工具组”“手抬泵推车”等救援设备,获得国务院创新发明专利和江苏省科技创新二等奖。在省内外近年来的化工厂爆炸、抗洪抢险、抗击新冠疫情等重大灾害事故处置中,刘武泉和队友总是冲锋在前、不辱使命。

天生港消防救援站是南通著名的“老典型”,该站自1976年建队以来一直开展各类学雷锋活动,获得“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119消防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刘武泉和队友们也加入“江海志愿服务队”和“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蓝焰春蕾”“平安船家福”“平安老镇”和“妈妈消防宣传队”等志愿服务工作。在新一轮疫情防控中,刘武泉和队友们又积极参与对通农物流等消杀工作,用忠诚践行着爱民为民的初心使命。

来源:南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