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舱逃生指南》结束抢先体验阶段正式发售,试玩Demo同步上线,游戏支持简体中文,Steam国区原价55元,发售特惠35.75元,Steam综合评价“特别好评”,感兴趣的玩家可以进入商店页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有人问起芝麻,在《罐舱逃生指南》中获得了怎样的游戏体验,那么芝麻一定会回答他:“晕,极度的晕,但却是能让芝麻忍着眩晕游玩的一款游戏”。可能有人会说:“为啥游戏说不上有趣还忍着眩晕玩?”原因的话其实挺简单的,就是不想认输,想坚持挺过救援等待时间(针对游戏的救援模式)。

游戏玩法类似于很久很久之前巨火的《60秒》,玩家需要在限定时间内收集物资并及时跑到逃生舱里关闭舱门。玩家扮演的角色是空间站的人员,逃生舱所处的位置是太空,太空中自然避免不了太空碎石或者寒流带之类会对逃生舱产生破坏的环境。在《60秒》中玩家需要规划好物资的利用。在《罐舱逃生指南》中玩家需要做的是修复被破坏的逃生舱设备尽量将氧气浓度、大气压和温度等关键生存指标维持在适合的范围内。修复设备需要的资源一部分是逃生前玩家的收集,一部分是来自逃生舱自带的备件抽屉,还有一部分则是其他设备拆卸下来的电子元件。从这个角度来看,《罐舱逃生指南》似乎与《60秒》基础玩法相近都是考验玩家的规划能力和运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实际上《罐舱逃生指南》并没有给芝麻一种策略游戏的感觉。它的玩法贴近应试考试,尤其是在救援模式中玩家会更清晰地感觉到‘应试’。救援模式分为生存6分钟、12分钟等多个游戏难度。目前来看每个难度下逃生舱会遇到的特殊情况和该情况出现的时间节点都是基本一致的。这也就导致玩家本质上是在‘解题’,当然只是在救援模式中才如此设计。个人认为救援模式算是游戏的新手教程了,就是这个新手教程难度比较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解题式设计在很多类型游戏(射击塔防、动作)中都有被采用,它并不是没有优点。它让玩家很容易了解接下来需要对面的困难并针对这一困难选择合适的策略或者道具。在《罐舱逃生指南》的救援模式中,玩家将逐步了解逃生舱的各个设备的维修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开始玩家在逃生舱里什么也不做也能度过短暂的救援时间,尽管氧气释放系统、二氧化碳收集系统被破坏。之后玩家会发现如果无法修复这些系统,那么最多只能生存六分钟,相比生存需要的十分钟短很多。于是,芝麻开始仔细了解这些系统的电路,而不仅仅是阅读几乎没啥用处的维修手册。这些系统往往由插头、保险丝、电池、变压器和气瓶组成。它们之所以会损坏似乎是因为闪电的产生导致的电路短路问题,瞬间烧坏了保险丝,此时系统还可以依靠电池工作,但随后的第二次闪电会导致电池损坏,进而导致系统全线崩溃。当时芝麻选择的方式是先逃跑之前搜刮大量的电池,结果发现电池‘没有办法’维生。之后开始在闪电出现之前,将相关系统关闭、电池取下放好,等闪电结束之后才重新放进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得很完美,但闪电并不仅仅导致这些维生系统短路,还同时导致了重力控制系统和核电系统的保险被烧断(当时没注意到这两个系统,没有将它们关闭)。当芝麻再次进入游戏,闪电出现之前就关闭了飞船的所有系统,随后等待闪电结束再重新开这些系统。这是相当‘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在我忘记手电筒抹黑在失重的情况下打开如此多的系统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经历了很多困难,但当你解决这个问题后会感觉一种满足和自豪感。整个游戏也在这样自我满足过程中得以前进。因此,在游戏的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时,玩家将得到相当不错的游戏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游戏并不算硬核,比较推荐喜欢太空生存和策略类游戏的玩家尝试。

观众老爷认可芝麻观点的麻烦点赞转发,一键三连,芝麻(zhimayou999)祝老板生意芝麻开花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