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传来好消息,17岁的小伙强强(化名)闯关成功,完成异基因移植,重获新生顺利出院。
去年4月,正上高一的强强因乏力、脸色发黄、皮肤布满出血点等原因入院,经综合检查,确诊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贫血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再障”,这是一组骨髓造血组减少,造血功能衰竭,导致周围血全血细胞减少的综合病征。根据病情一般通过药物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方式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半年时间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强强的父母几度奔溃,但却坚定地表示,哪怕有一线希望,也要全力以赴,于是决定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HLA配型检测,其父亲作为半相合供者是合适的,但是没有全相合供者。于是,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他们开始在中华骨髓库寻找合适的供者。非常幸运的是,4个月后,在中华骨髓库中找到了全相合供者,经过进一步比对,条件非常理想,经中华骨髓库与供体沟通,对方非常配合。这让强强一家欣喜万分,重新点燃了希望。采集和移植原定于3月份进行,但由于疫情的原因让移植一度暂停。强强一家又陷入万分焦急的等待中。
4月,疫情好转,采集和移植程序立即重新启动。4月18日深夜,来自杭州的造血干细胞,经过1000余公里的爱心接力,交到滨医附院血液内科刘仁同副主任医师手中。当晚,造血干细胞成功注入强强体内。此后的50多天里,强强的母亲一直在舱内守护着他,他的父亲在医院附近租房住下,悉心地为他准备每天的高压无菌饮食。医护人员也是日日夜夜守护在强强身边,细心呵护,为他治疗的同时,不断为他加油鼓劲,帮助他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强强一直很乐观,也很坚强。移植后的第10天,也就是4月28日凌晨3点左右,强强开始出现了剧烈骨痛,用上镇痛药物也无济于事,他只能站在床前咬牙坚持,因为体位改变会导致不能耐受。但是随后的血常规显示:长时间为0的粒细胞开始回升,意味着粒细胞开始植活了。傍晚6点左右,强强的骨痛慢慢减轻。那天,他站了整整一天,仿佛涅槃重生一般,他成功了。看着坚强的孩子,大家既惊喜又心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沉甸甸的饱含着爱的“种子”在强强的身体里生根发芽,帮助他重获新生。移植后13天,粒细胞植活;29天,血小板植活;52天,多次复查均为完全供者嵌合状态,血小板及中性粒细胞基本恢复正常,病毒均为阴性,未出现排异反应。6月10日,强强终于可以出院了。出院时,送来了大大的锦旗,表达了他们一家人对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医护人员以及许许多多的爱心人士的感激之情。
滨医附院血液内科自2019年12月开展干细胞移植技术至今,已陪伴50名患者历经了惊心动魄的生命考验,创造了一个个生命奇迹。“爱相髓,生命相随”,在此也呼吁更多的人能加入中华骨髓库,捐献造血干细胞,传递生命新希望!(蒋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