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由美国缅因大学和英国南极调查局进行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在南极冰盖中,面积分别为19.2万平方公里和16.23万平方公里的Thwaites 和 Pine Island 冰川(冰川总面积比英国还大,与德国差不多),目前正在以5500年来从未见过的速度融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帝国理工学院迪伦·鲁德博士表示:这些冰川在过去数千年相对稳定,但现在它们的退缩速度正在加快,已经提高了全球海平面。(通过相关测量判断,由于全球变暖,相比过去,这一速度增加了五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博士同时指出,这还意味着位于西南极冰盖里的重要“动脉”可能已经破裂,进而导致加速入海,这对未来全球海平面是灾难性的(也就是会加剧海平面上涨的趋势)。

相关论文已经在六月九号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期刊上了,见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原因导致的冰川融化?

什么原因导致的冰川融化?

实际上这个问题属于老生常谈的了,毕竟早在中小学课本上都写出了答案:全球变暖!

不过全球变暖本质上是属于一个现象,而引起这个现象的原因则主要是地球温室效应的增强,而增强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类近代的生产活动导致,尤其从十八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人类向大气排放的温室气体(如焚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与日俱增,这直接加强的地球上原本就存在的温室效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需要知道一点,温室效应本质上是一个好效应,我们知道,如果地球大气中缺乏温室气体,那么对于地表散出的长波辐射就没法很好的吸收,这也意味着太阳给予地球的热量,大部分又散回了宇宙空间(一个极端的情况,如果地球直接没有大气,那么地表的平均温度将会直接降到零下19摄氏度度左右!而现在的均值为14摄氏度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温室效应太强也不行,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先前说的气候变暖,下图是从1850到2020年全球平均温度变化图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清晰,这170年间,尤其是从一战、二战那段时间开始,往后的温度上升尤为明显。做一个数值分析,2020年的均温相比于1850到1900这50年的均值,直接高出了1.2摄氏度!

可能有朋友会说,也才1.2摄氏度,很多吗?我感觉现在生活的也挺舒适的啊。

这句话对于个人而言,并没有太大的错误,但这仅仅是因为咱们一个人的寿命相比于量变质变周期过短导致的,毕竟对于任何一个物种来说,种群的繁衍延续下去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因而气候变暖所导致的后果,主要针对的是人类后代。

如果还是不能有明确的认知,那就请看下面这两幅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面一幅图,是1921年拍摄的喜马拉雅山奥友峰北坡的Kyetrak冰川,而下面一幅图,是相同地方在2009年拍摄的。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在不到90年的时间里,冰雪覆盖面明显减少,下游低洼处更是直接变成湖泊了。

除了这种山脉冰雪融化,更典型的就是冰川融化,这一点文章开头就有了很好的例子,所以不再多说什么(其实大家对于这一点应该基本都听说过),但冰川融化会导致海平面上涨这一点,可能很多人就没什么直观印象了。

那就请看下面这幅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我国1980年到2020年,沿海海平面变化趋势图,不用多说,一眼可见,海平面在上升,并且值得注意的是,这40年间平均上升速率为每年3.4毫米,是高于全球同期水平的。

可能又有朋友说了,这也才每年几毫米!值得这么大呼小叫吗?

这话听着似乎没什么错,但还是像刚才气温上升的那样进行反驳,每年几毫米看似不起眼,但经不起持续累计,以及难以精准预测的加速上涨啊!关于这一点,更加详细地介绍下文即将提到的。

如果南极冰川全部融化,海平面将上涨多少?

如果南极冰川全部融化,海平面将上涨多少?

这个问题看似脑洞,但也许正是以后我们后代所面临的问题,深的先不谈,先看看这个问题怎么算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着感觉有些唬人,但实际上我们只需要知道南极大陆上到底放了多少冰即可,查阅资料发现,虽然地球上水资源很多,但能为人类饮用的淡水占比却只有2.5%,而其中近70%还都是以固体冰川形式存在,而这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放在南极大陆上,大约有2800万立方千米!

复杂的不考虑,这些冰川化为水的体积是2520万立方千米,此时我们需要将其平铺到地球表面,知道地球平均半径之后,一顿简单计算可得,这两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将会在地表铺上一层厚度五十米的水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了,如果严谨一些,考虑到地表陆地的存在,将会有部分水最终还是落入海洋,因此海平面应该还会在稍微涨一些,但这并不重要,因为在南极冰川全都融化了的情况下,你觉得地球其它地方的冰雪还能存在吗?是不是早化水了?

因此当南极冰川全融化时,海平面将上涨50米,这只是狭义的答案,而广义来讲,这其实是在问陆地上所有冰都融化后的海平面会上涨多少?

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又怎么算呢?

嗯,理论上不难,难在资料收集查证,但好在这个问题已经有人帮我们解答了,在2013年9月的《国家地理》杂志上,就给出了答案:海平面将上涨216英尺,也就是65.8米!

哪些国家会遭淹?我国又是哪些省份受影响呢?

哪些国家会遭淹?我国又是哪些省份受影响呢?

先不谈哪些国家,首先来看一下南极大陆的情况,下图可见原本完整的一块白茫茫的南极大陆,变成了岛屿散布的岛群(不过面积依旧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按照次序,我们再来看看南半球的大洋洲、南美洲和非洲,如下三幅图所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中可以看到,几乎沿海国家都受了影响,因为其海岸线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缩之外,大洋洲澳大利亚中间还出现了一个“大水坑”,无独有偶,南美洲的也有了一个“大湖泊”,仔细一瞧,原来是亚马逊平原被淹了。

  • 最后再来看北半球的欧洲、北美洲和亚洲的情况,如下三幅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发现,虽然欧洲内陆似乎没有新出现什么巨大“水坑”,但其北侧海岸线收缩得相当严重,其中荷兰全国似乎已经全都淹没了!北美洲的东侧也是,其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纽约、华盛顿等城也已经被淹没了。

视线转到亚洲,最先想到的是日本,虽然是岛国,但因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71%,因此其平均海拔够高,受海平面上升而丢失的陆地似乎不太多,但仔细一看,位于关东平原的东京,似乎被淹了。

我国沿海受影响的范围也很广,但其中最为注目的是华东地区,以江苏、山东、安徽、江西受影响程度最高,此外北边的河北省也是如此。(如果按照我国人口密度分布来讲,见下图,这些受影响的省份都是人口大户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之所以这些地方会被上涨的海平面淹没,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它们的海拔太低了,见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的地势走向总体上西高东低,你看受影响的沿海省份,一眼望去几乎都是绿色的低海拔。

如何应对海平面上涨?

如何应对海平面上涨?

目前国际上主要是通过合作来遏制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比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相关公约条例已经制定了不少,具体的这里不再赘言。

但这种长期条约对于一些正在遭受海平面上涨影响的国家,并不能立即起到作用,就比如全国国土有一半都是低于海平面或海拔不到一米的荷兰,为了保护土地不被淹没,他们沿海建造了上千公里各式的海堤大坝,比如下图著名的荷兰须德海拦海大坝(注意左右水面高度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了,这也只能应对一时,最好还是希望在人类的共同努力下,遏止住全球变暖的趋势!

但倘若海平面上涨数十米的时刻真的来临了,恐怕人口迁移才是稳妥的办法,但也有可能那时的科技也能支持建造一个海上漂浮城市?甚至是天空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