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的地理位置非常的特殊,它位于我国的南北交界处,所以它结合了南北两边的美食文化,先前有写过一篇关于徽菜的介绍,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没提到过的安徽传统特色小吃。
格拉条,别名格拉面。格拉条是安徽阜阳地区的特色传统小吃。外形酷似意大利面,不过它的历史可比意大利面悠久许多。相传当时苏东坡在颍州也就是当今阜阳做知府的时候结识了一位文人白老先生两人相见如故,非常的投机,当时作为美食爱好者的苏东坡吃遍了当地的美食,于是白老先生就用面粉做出来了从未有过的,与众不同的一道美食,就是如今的格拉条。“资深美食家”苏东坡一闻香气扑鼻,顿时食欲大开,就问这个白老先生,这是什么面?白老先生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就说搁啦搁啦!搅拌搅拌的意思,苏东坡赞叹道:“简直是人间美味也”!那么这个面为什么叫格拉面呢?因为在阜阳搅拌的方言是搁拉。所以就叫格拉面,是不是很有意思呢?格拉面非常的硬,没有好的牙口,可不要轻易的尝试,不过它的味道非常的香,再放一点辣椒味道瞬间提升了一大档次。在当地格拉条店面,一般都不做过多的装饰,石灰墙水泥地简简单单的标配就够了,而且格拉面量大,朴实,经济实惠。所以都说吃格拉面的人性格肯定都多为豪爽之人,是啊!那种不拘小节的性格可不就是豪爽之人么!
黄山烧饼,又叫,皇印烧饼、蟹壳黄烧饼、救驾烧饼。可能好奇的小伙伴就问了,为什么要叫救驾烧饼呢?因为相传哈!这个烧饼可不一般,它可是当年救过朱元璋皇帝的!就是当年朱元璋。去黄山躲避灾难的时候,但是当时是比较饿的,一些民众给了一些黄山烧饼,所以叫救驾烧饼。那么为什么又叫皇印烧饼呢?皇印烧饼是“美食鉴赏家”乾隆皇帝下江南品尝黄山烧饼,品尝过后心情愉悦赐名为皇印烧饼。蟹壳黄烧饼顾名思义就是形状非常像螃蟹的背壳,又如螃蟹的蟹黄一样的颜色所以叫做蟹壳黄烧饼,毫不夸张的说,当你第一口咬下去的时候,你就会听到一声咔的清脆的声音,这时你就要用纸或者手去接住,因为皮非常的薄,表皮的酥都洒落下来。黄山烧饼与寻常的烧饼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外皮既酥脆,又刷了一层带有糖的蛋液,非常的甜,颜色也会偏金黄。烘培出来的成品色泽金黄,皮儿薄馅大,口味丰富很难让人不爱呀!
毛豆腐,徽菜的代表作之一,密集恐惧症看到会极为不适,发酵后的毛豆腐闻着臭,吃着香,表面长满了细微的白色绒毛。关于毛豆腐,有一个传说,相传朱元璋兵败徽州的时候逃至休宁一带,当时饥饿难耐,就命随从去寻找食物,于是随从在草堆中发现了百姓藏在此处的几块豆腐,但是表面已经发酵长了毛,当时别无它物,就只能将豆腐带回给朱元璋吃,随从们将豆腐放在炭火上烤熟,不料,发酵的豆腐味道十分的鲜美,朱元璋吃的非常的高兴,也许是食物的力量后来转败为胜了,朱元璋就命令随军的厨师制作毛豆腐犒赏三军,于是毛豆腐就流传了开来。想吃毛豆腐的,可以去黄山旅游,在黄山这个著名小吃随处可见。
对安徽小吃感兴趣的点个关注,下期我带你们继续探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