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幕府经历了镰仓幕府、室町幕府以及德川幕府三个时期,中间还夹杂了一个战国时代,前后共计682年,而这682年也是日本天皇乃至日本皇室最为黑暗的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当然会有天皇因不甘而奋起抗争,比如大名鼎鼎的后醍醐天皇,还因为造成日本经历了一个五十余年的南北朝分裂时期;但最终还是反抗失败。

也因为南北朝事件,导致之后历代幕府将军对天皇控制更加严格,就算是战国时期的织田信长与正亲町天皇亲近,但也从未想过让皇室掌权,最多只不过利用这个明面上的“吉祥物”而已。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明治天皇继位后才结束,其实推翻幕府统治和明治天皇的关系并不大,因为在明治天皇继位之前,日本国内倒幕的呼声就已经极高了,但因为明治天皇的父亲孝明天皇比较倾向于和平解决争端,所以倒幕运动一直没能实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孝明天皇的离奇去世,以及自幼受岩仓具视等开明之士教育的明治天皇,自然是偏向于倒幕的,有明治天皇作为旗帜,那些早就期盼倒幕的革新派自然备受鼓舞,一场轰轰烈烈的倒幕运动就此展开。

可能会有人会问,德川幕府经营了两百六十多年,难道一点反抗之力都没有吗?其实不然,明治天皇之所以能轻松推翻德川幕府,主要还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个原因:

虽然天皇已经当了682年的“吉祥物”了,但谁都不敢废除天皇的原因就是因为它被神化了,也许织田信长敢废掉天皇,但织田信长终究没有实施。从心理上来说,废除天皇,就等于废掉神;从实际而言,天皇在广大民众中的影响力依然极大。

理论上来说,幕府也只不过是控制着天皇,然后以天皇的名义掌控天下而已,在日本,天皇就是大义,天皇就是旗帜;换句话来说,就算明治天皇倒幕失败了,德川庆喜也不敢把他怎么样,最多也就是软禁而已,先天立于不败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个原因:

明治天皇有大量拥簇者,比如木户孝允、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高杉晋作、山县有朋、大村益次郎、横井小楠以及大名鼎鼎的坂本龙马等人,这些人大多成为后来明治维新的核心人物,能力自然没的说。

此外,以长州藩、萨摩藩、土佐藩、肥前藩这四大强藩为首的诸多藩也是明治天皇的支持者,这些藩实力并不比德川幕府弱多少;而这就是明治天皇推翻德川幕府的底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个原因:

其实德川庆喜自身的抵抗意志就不强,德川庆喜原本在家族中就不受喜爱,所以他对德川氏并没有多少好感;而且他是个聪明人,在成为幕府将军后,也曾进行过一系列改革,他所推行的改革大部分被后来的明治政府所采纳,可见还是部分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只是此时的幕府体制早已病入膏肓,回天乏术了;如果给德川庆喜时间的话,想必后来的日本应该是“君主立宪制”国家,但倒幕运动来得太快太猛了,他根本无力招架,所以他很聪明地选择了妥协,毕竟他也看透了幕府统治的弊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明治天皇之所以能顺利推翻德川幕府,原因还有很多,但最重要的莫过于以上三点,而且这三点缺一不可。如果日本有“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思想,恐怕早就被代替了;如果不是有大量开明人士及强藩相助的话,明治天皇也休想推翻德川幕府;如果不是德川庆喜抵抗意志不强的话,就算最后倒幕成功,恐怕日本也成了一片废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