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尾狐’还没进扬州就被订走了,这可都是金疙瘩。”步云指着大棚里的一排排多肉植物说。昨天下午,记者来到“80后”扬州小伙步云在生态科技新城泰安镇勤俭村打造的多肉种植园——“球球多肉园”,看看是什么让勤俭村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步云口中的“九尾狐”是一种多肉植物,也是勤俭村“球球多肉园”里的“大明星”。据了解,球球多肉种植园有四个大棚,占地近1500平方米,共培植了200多个品种的多肉植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端午刚从常州进货回来,多肉园又增添了不少新品种。”步云告诉记者,起初种植园规模不大,自己对许多品种的多肉习性不了解,走了很多弯路,没少交“学费”,“我跑遍多个省市的多肉种植基地,学习经验,回来之后反复尝试,多肉致富路才算是有了起色。”

“与多肉结缘是刚工作的时候。”步云回忆道,他是土生土长的勤俭村人,大学毕业后到事业单位工作,拿着稳定的收入,“一方面是我喜欢多肉,另一方面也是想有自己的一番事业,为家乡做点贡献。”步云拿着手里的一盆多肉说,“辞职回家创业才发现打理种植园很耗费心神,别看它小,学问大着呢!”

“梅雨季多肉要注意避雨、通风,最近基本不用浇水,空气湿度足够了,也别忘了补充光照,这样多肉的状态才会更好。”步云说。

说起多肉种植步云头头是道,经过几年的创业耕耘,步云慢慢成了多肉“大户”。“多肉园效益非常好,因为忙不过来我还雇了两个村里的老乡帮忙。”步云介绍,“球球多肉园”一年销售额接近60万元,规模正在不断扩大,“一年大概能收入20万元。”

如今,在他的带动下,勤俭村村民也拿着这本“致富经”,发展起了“花经济”。

数十个大棚、上百个品种,线上线下直播带货,小小多肉遍地开“花”,泰安镇勤俭村多肉基地的名头愈发响亮,勤俭村党总支书记嵇华林介绍,多肉产业现在是村里的特色新兴产业,桃蛋、劳耳、吕氏等品种的多肉长势喜人,销量非常好,“多肉现在是村里花农的‘心头肉’,村里也有计划培植一些珍贵中高端品种,让勤俭村的村民在致富路上走得更稳。”

一花独放不是春,随着勤俭村建起多肉种植园,勤俭村也成了烧烤、露营、游园赏花、拍照打卡的好去处。据悉,新城开辟富民增收新道路,带动村集体投身新兴产业、新兴农业,以点带面,把村民增收致富的“新点子”写进“致富经”,让乡村居民的“钱袋子”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