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电信网络诈骗

老年人是重点群体之一

如何远离电信网络诈骗

接下来我们通过几个真实案例

来看破骗子的套路

冒充公检法诈骗

2021年1月,65岁王某接到一个自称是“通信管理局”的电话,对方称他的手机号涉嫌诈骗,之后转接到了“公安局”,一“警官”对王某说:“诈骗团伙已落网,你名下的一个手机号和银行卡涉嫌诈骗,需要你配合调查,否则就要把你名下的资金全部冻结并逮捕你。”王某听到这里吓坏了,赶忙按照对方指令,将5万元转到对方提供的“安全账户”。直到给家人讲述之后,王某才得知上当受骗。

公检法机关都是当面向涉案人出示证件或者法律文书,绝对不会通过网络给当事人发送所谓的通缉令、拘留证、逮捕证等法律文书,也不会通过电话制作笔录。老年朋友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之后,应该第一时间报警,将嫌疑人提供的收款账户、转账时间、转账金额等信息告诉民警,民警会在第一时间进行紧急止付。

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

赵某等人冒用正规证券公司名义,以固定“话术”对股民回访,骗取股民信任。犯罪团伙成员扮演“专业老师”“老师助理”“业务主任”“经理”等角色,以“提供内幕股票信息”“专业老师指导交易”“保证高收益”等为诱饵,骗取股民交纳“服务费”,共49名老年人上当,年龄最大的已经89岁。

理财有风险,守好“养老钱”。网络投资需谨慎,特别是没有见过面的网友,拉你进入QQ、微信群,推荐你买股票、买基金,进行各种投资,号称“零风险"、“稳赚不赔”的,都是诈骗。投资理财,一定要通过正规途径,不要盲目的相信所谓的投资专家、荐股大师。面对步步为营的诈骗团队,老年人自己已经很难识别,需要子女们多关心、关爱父母,帮助父母考察“投资理财”项目,别让弱势的老年人独自去面对狡诈的骗子团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诈骗

王阿姨到派出所报警,称自己被冒充快递员的骗子以快递丢件补偿损失的方式诈骗了近6000元。当时,王阿姨接到了快递员的电话,告知她快递丢件了。第一次遇上丢件的王阿姨很是奇怪,但听到对方报出自己的身份信息后,便下意识认定对方就是快递员,还根据提示添加QQ号进了“服务中心”群,并下载了app。

随后对方称需要用手机录屏,做一个转账的证据,王阿姨按照要求做了。之后,对方以钱没有成功到账、还需要转钱解锁、验证码超时等理由,骗王阿姨多次转钱,最后甚至恐吓道:“如果你不尽快转,很有可能被起诉!”直到这时王阿姨才惊醒过来,自己是遇上了骗子,便立即停止汇款并到派出所报警。

当有网络卖家或者客服主动联系为你办理退货退款时,一定要小心!切记:正规网络商家退货退款无需事前支付费用,请登录官方购物网站办理退货退款。牢记“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切勿相信他人提供的网址、链接!

刷单返利类诈骗

刘师傅的手机接到一则广告,邀请她加入所谓的“内部返利团队”,说在电商网站上帮忙刷单,每笔交易按一定的比率提成返现。刘师傅觉得这种兼职工作很轻松,便心动了,于是主动加了广告中的微信号为好友。

第一单刷单成功后,对方告诉她,如果一次性完成五单,返现的比率会从6%提高到8%,刷单金额越多,佣金拿得越高。

刷完五单后,刘师傅要求对方返款并结算佣金却遇到了问题。因为急于拿回本金及佣金,刘师傅根本没有仔细琢磨,只是盲目按照对方的要求进行操作,前后通过扫码转账一共激活了三次,被骗728400元。

刷单属于违法,刷单都是诈骗。天上不会掉馅饼,也不会有免费的午餐,不要被免费赠送礼品等套路迷惑,掉入诈骗圈套。陌生人发的链接不要轻易点,微信群、朋友圈看到的广告不要轻易相信,也不要轻易扫二维码,不小心点开了陌生链接也应立即点关闭退出。谨防骗子利用链接和下载软件向手机里植入木马病毒,获得账户信息后通过后台操作网银窃取钱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冒充领导、熟人类诈骗

2021年1月,70岁的孙某接到“孙子”的电话,“孙子”说与他人打架被拘留,急需用钱打点,让孙某转账3万元。孙某听后特别着急,赶紧到银行转账,后发现“孙子”是他人冒充。

筑牢老人反诈“防火墙”,子女也要主动“多帮忙”。当接到自称子孙、亲戚、朋友、领导的电话或短信说遇到危险让你转账汇款时,不要着急,一定要先核实清楚后再进行操作。同时也要提醒年轻朋友,要想家里的老人不上当,子女一定要多陪伴、关心老人,了解家里老人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况,不要给骗子留下可乘之机。

以上种种套路

各位老年朋友们要提高警惕!

请远离高利诱惑

不贪图小恩小惠

谨慎对待突如其来的“热心人”

并保管好个人信息

学习识骗防骗知识

守好养老钱!

转自:广西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