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季节,气温升高,雨水增多

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盛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年这个时候

因采野蘑菇误食中毒的风险增大

绍兴疾控在此提醒大家

千万不要采食野外的蘑菇!

1

【不采不食】

入梅以来,我市气温升高、雨量充沛,各种野生蘑菇生长繁殖旺盛,我市已进入毒蘑菇中毒高发季节。

6月份以来,我市已报告7名误食野蘑菇中毒病例,幸运的是7名患者均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普通胃肠炎型临床症状,经对症治疗后已无大碍。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我市新昌县2019年就曾发生过一家六口误食野蘑菇中毒,其中四人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经检测诊断为鹅膏毒肽中毒,最终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

在此,疾控专家再次提醒:不论你是“新手”上路,还是有着多年吃菇经验的“老司机”,我们都建议你:切勿采食野生蘑菇,避免发生误食中毒!

2

【中毒类型】

毒蘑菇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分为7种类型:

胃肠炎型、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横纹肌溶解型、光敏性皮炎型。

通过监测发现,近年来我市毒蘑菇中毒以前4种类型为主。引起中毒的毒蘑菇主要为日本红菇、大青褶伞、鹅膏菌等。

——误食日本红菇和大青褶伞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等胃肠炎症状,潜伏期较短,一般2小时以内;

——鹅膏菌因含有鹅膏毒素致病性最强,可引起肝肾功能损害,致死率较高,潜伏期一般6~12小时。

因此,误食野蘑菇中毒潜伏期超过6小时以上的需引起高度重视,应第一时间就医,切勿延误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鹅膏菌中毒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含鹅膏毒素的鹅膏菌、盔孢伞及环柄菇属中的剧毒蘑菇引起的中毒症状明显表现出四个阶段:

1、潜伏期(6~12小时):误食鹅膏菌后,一般发病较慢,有6~12小时的潜伏期。具有潜伏期这一特点对于中毒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因为大多数其他有毒蘑菇食用后2小时以内就表现出症状。

2、急性胃肠炎期(6~48小时):潜伏期过后出现恶心、呕吐、剧烈腹痛、“霍乱型”腹泻等肠胃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假愈期(48~72小时):胃肠期过后,症状消失,近似康复,1~2天内无明显易见症状,容易给临床医生和患者造成一个康复的假象。在这个阶段尽管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但肝功能酶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胆红素开始上升,肾功能也开始恶化。

4、内脏损害期(72~96小时):假愈期过后,病情迅速恶化,出现肝功能异常和黄疸,肝肿大,转氨酶急剧上升,严重的高达几千甚至几万。随着这些酶活性的急剧增加,肝肾功能恶化,凝血功能被严重扰乱,引起内出血,最后导致肝、肾、心、脑、肺等器官功能衰竭,5~16天病人死亡。

4

【毒蘑菇认知误区】

1、色彩鲜艳的有毒,色彩不鲜艳的无毒。(错!)

解释:根据颜色与形状不能简单区别蘑菇是否有毒,比如褶孔牛肝菌是颜色鲜艳的食用菌,而灰白色的灰花纹鹅膏是毒蘑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长在潮湿处或家禽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错!)

解释:干净的树下一样可以长毒蘑菇,比如鹅膏、口蘑、红菇中一些有毒种类也可以生在松林中。

3、毒蘑菇跟银器、生姜、大米、生葱一起煮,液体变黑有毒,颜色不变则无毒。(错!)

解释:“银针验毒”是小说和电视情节,可以验砷化物(比如砒霜、硫化物),但蘑菇毒素多为生物碱,不能与银器发生化学反应,不能产生颜色变化。

4、被虫叮咬过的蘑菇没有毒。(错!)

解释:许多剧毒的鹅膏成熟后同样会生蛆、生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表面粗糙、突起,菌柄有环或有菌托的是有毒的。(错!)

解释:许多毒蘑菇看起来很普通,比如剧毒的毒粉褶蕈。

6、毒蘑菇水一泡就变浑,无毒的泡在水里是清澈的。(错!)

解释:变浑是因为蘑菇含有浆液,既可能是有毒的,也可以是无毒的。很多毒蘑菇泡水也不会变浑。

7、毒蘑菇有土豆或萝卜味,无毒蘑菇为苦杏或水果味。(错!)

解释:蘑菇的气味不仅和品种有关,也和生长的环境有关,毒蘑菇和无毒蘑菇的气味无法分辨。

8、有分泌物或受伤变色的蘑菇有毒。(错!)

解释:有不少毒蘑菇受伤后,不分泌乳汁,也不变色。而有的食用菌,比如多汁乳菇,可以分泌液体并变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以前年年在这棵树上采蘑菇都没有毒。(错!)

解释:曾经有一家四口人全部被毒蘑菇毒死,就因为他们年年在同一棵树采同一种蘑菇,从来没有出现问题,但是偏偏有一年可能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出现了毒素,造成惨剧。

10、毒蘑菇做熟就没有毒了。(错!)

解释:毒蘑菇毒素毒性稳定且耐热,一般烹调方法根本无法破坏,加入其它的作料,比如大蒜、生姜等,也不能破坏毒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

【如何避免误食中毒】

因毒蘑菇种类繁多,需要专业人员借助专业的仪器设备进行鉴别,普通人仅靠经验很难辨别。

因此,避免毒蘑菇中毒的最佳方法是:不采摘、不食用、不购销,真正做到珍爱生命,远离毒菇!

一旦发现有人误食野蘑菇中毒,应立即采取刺激口咽催吐等措施,并尽快到医疗机构救治。就诊时携带剩余蘑菇样品,这样可帮助医务人员明确诊断、指导救治。

医疗机构应在病人就诊第一时间采集尿液、血液等生物标本并妥善保管,必要时将采集生物标本送至有检测能力的专业机构进行毒素鉴定,以便明确毒素种类进而有效指导后续的临床救治。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

不想误食蘑菇中毒

唯一办法就是:

千万不要采食野外的蘑菇!

千万不要采食野外的蘑菇!

千万不要采食野外的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