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录》杀疯了,全网都在磕CP,我却想夸一夸剧中的宋代美学

你最近追《梦华录》了吗?

说实话,我是一个不太喜欢追剧的人,尤其是偶像剧,每次看个开头就能猜到结尾,没有一点意外、也没有一点惊喜,都是烂大街的套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看了《梦华录》以后,真的被吸引了,强烈建议日更,最好能一次性更完的那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集都有一些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好看、好笑又养眼,这样的剧,真的让人欲罢不能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作为一个家居设计师,看了这部剧以后,吸引我的不仅仅是剧情,还有宋朝的家居美学,真的是太美了;再配上神仙姐姐和古装男神的一颦一笑,绝对完胜现在的很多网红家居设计。

赵氏茶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故事的开头,赵娘子在钱塘经营着一家“赵氏茶铺”。

盼儿的这间茶铺与寻常茶铺不同,它既有坊间的野趣,又有茶室的优雅;客人来这里不仅可以喝茶、吃果子还可以欣赏名家字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木质结构的茶铺开在湖边,与周围的一草一木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这大概就是人美、景美、画面美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茶铺的外观设计很有新意,与我们常见的茶楼不同,四面镂空没有墙体、没有窗户也没有门,完全与大自然衔接在一起,远远的看上去更像是一间亭子,但这也完全符合宋朝时的人们对庭院的设计理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茶铺内铺,四周都有木质围栏,中间几根柱子作为承重,一圈都挂上了蒲帘,几张茶桌,几把椅子,坐在这样的环境中喝茶,更多的是在陶冶情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仔细看,你会发现,茶铺里面的家具虽然不多,但是每一件都诠释着宋朝的家居美学:极简的中式桌椅、中式元素的落地灯还有茶盏,都带着经典的韵味。

东京小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盼儿和小姐妹们在东京定居后居住的小院更是清新雅致;说它是“小院”其实并不小,不仅房间多,而且还有草坪花园,不得不说陈廉一看就是个富家子弟,为了帮老大脱单,也是费尽心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推门而入,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个长廊,走过长廊后的房间是三娘和引章的卧室;

站在长廊看向院落的中心,凉亭、山石、草木,虽然很简单,但是打理的非常雅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盼儿的卧室是这间院子的主屋,推开门进到室内的那一刻,连盼儿都被吸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周的窗户都被支撑起,不管往哪个视角看都能发现窗外盎然的绿意,即使在房间里坐着、躺着,也不影响欣赏窗外的风景。

半遮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半遮面在升级改造前是“赵氏茶坊”,这个名字与赵盼儿在钱塘的茶铺几乎相同,虽然茶的味道依然是优秀,但奈何名字稍微落了点俗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开名字以外,“赵氏茶坊”的装修,虽然美但是算不上雅致,与在钱塘的茶铺相比,少了几分大自然的野趣,也少了湖水的映衬,“美则美矣,毫无新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半遮面”就不同了,赵娘子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引章为中心,给茶室取了这么一个极有雅兴的名字,让人一听就有了好奇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半遮面”的装修改造真的是很走心了,尤其是增减了月洞门,从远处看,花草树木和屋内的景致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

宋代的家居美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我们常说的禅意又清新雅致的新中式设计,有很大一部分灵感也是来自于宋代的家具设计。

宋代与其他朝代不同,不管是社会的开放度上、人们的审美上还是饮食居住上,都有颇高的造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梦梁录》记载: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

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在宋朝时也称之为“四艺”,既是文人的生活方式,也是提升居家生活美学的方式。

其实这一点在更早时期的《知否》中也有描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剧中,不管是钱塘的小茶铺还是后来的半遮面,随处可见的挂画和插花以及精美的瓷器,都展示了这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主作为一个茶坊的老板娘,点茶更是一绝,不仅有精美的茶具,还有一流的“茶百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焚香的特写虽然不多,但也可以发现其在剧中也是多次出现,这是文人墨客的喜好。

写在最后: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我们虽然物质生活更加丰富,但也少了古人的雅致和诗意。

通过《梦华录》的火爆,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下次再装修新房,也可以考虑一下新中式风格,把送人的居家美学搬到现代的居家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