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界永远都不缺神话,只是大家没想到,这次出圈的是俞敏洪和他的新东方。
6月10日,「新东方主播」冲上热搜,当晚东方甄选的直播间就炸了,大伙儿都去围观「中关村周杰伦」董宇辉老师上课去了。
从双语带货到百科知识,再到人文哲学,时不时的还有一两句心灵马杀鸡。
别人直播:三二一,上链接!
他们货卖完了还在拖堂:别急,让我把这个知识点讲完。
要不是他偶尔来一句「 please remember to buy something」,没准真忘了他是来带货的。
来逛这趟直播间,你要么买点儿东西,要么学点儿知识,要么图一乐子,实在不行,交个朋友。
总之,绝对不亏。
卷王他们做,便宜任你捡,文化人做直播,格调就是这么高。
一通好评下来,俞敏洪也紧跟着被夸上了天--这眼光,这魄力,不愧是「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硬核男人。
估计连俞敏洪本人也没料到,全网的这番盛赞会来得如此猝不及防。
毕竟就在不久前,他还是直播圈里的小透明,罗永浩口中的「教育界下岗人员」。
去年年末,有人留言安慰他:你还会拥有下一个新东方。
谁料到,眨眼之间,成了。
俞敏洪做直播,其实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早在2016年,他就做了个长达10天的户外直播节目《洪哥梦游记》。
洪哥,就是他自己。
在这10天里,他带了一群很讨年轻人喜欢的嘉宾,进行了一场梦想之旅。
从湖北到四川,移动式直播,既展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又抒发了他心中的壮志豪情。
同事原本担心这事儿他干不了,但俞敏洪完全没在怕的,直言「除了睡觉洗澡不要播,其他没什么不可以」。
为了标题亮眼,节目组特地造了个噱头:俞敏洪进军网红。
他不介意跟「网红」这个词挂钩,在他看来这是个潮人的标志。
而这番操作,无非是一个中年人想要努力跟上时代的踉跄奔跑,事实上,除了他们团队的自嗨外,很少有人关注过这场直播。
与年轻人为伍,是新东方的立身之本,毕竟他们的励志模板就是为年轻人量身定制的。
在新东方孤独求败的那些年里,俞敏洪将他的激情演讲带到了全国各地,催人奋发的鸡汤语录,摘抄下来厚过红宝书。
从屌丝逆袭到北大学子、冬夜的街头提桶糊广告、遭遇抢劫险些丧命、拿一半的生活费用来买书的故事,被他一遍遍讲述。
那段「人应该像树一样成长」的演讲高光桥段,被截成了短视频无数次转发。
总之在那几年,俞敏洪堪称年轻人的「精神教父」。
然而几年之后,曾经的年轻人走上职场,发现努力并不能改变什么,嗷嗷加班也理所当然地被视为「福报」时,所谓的成功学就彻底沦为了群嘲对象。
加之某些针对女性的不当言论,俞敏洪整个招黑。
当新东方失去信徒,这事儿挺难办的,那几年俞敏洪的日子相当不好过。
同类型的培训机构越来越多,线上教育平台的性价比越来越高,大环境面前,个人只谈努力显然是单薄的,即便是作为行业领头羊的俞敏洪,也不得不摸着石头过河。
2019年,俞敏洪出了本新书《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把新东方的老黄历又翻了一遍,励志依然是其不变的精神内核。
但这本书终究是写早了,两年后的2021那一棒,才真的让他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崩溃的边缘」。
春风得意的时候,俞敏洪曾在演讲中说:「就算新东方没了,我也会骄傲地告诉全世界我是怎么把它做没的!」
但时代终究没给他这个炫技的机会,双减政策落地后,俞敏洪连挣扎的余地都没有。
此前在接受《十三邀》的访谈时,他也罕见地露出了疲态:
承认新东方在某种意义上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性,制造了焦虑;
承认后悔让新东方在美国上市的决定;
甚至对自己当年一腔孤勇离开北大创业产生了怀疑:「如果我当时就留在北⼤做学问,现在⽣活可能会更简单更安宁。」
他曾说自己想成为斯坦福那样的人,投入一辈子挣下的钱,创办一所顶级名牌大学,但如今这个念头和想法已经没有了。
言语中透着中年理想主义者的失落,而不见商业大佬的霸气。
不久之后,新东方落入了至暗时刻,公司市值蒸发了90%,教学点退租1500个,装修费就损失了六七十亿,短短一个月内裁掉了6万名员工,30年心血一夜蒸发。
在行业哀嚎和外界唏嘘声四起时,俞敏洪上演了教科书级的退场,退掉了学生的学费,结清了老师的工资,不沾人一个子的便宜。
别看这是天经地义,但放眼同行,能做到的真的没几个。
新东方的账上一直有一笔巨额的救命钱,它能保证公司在最后关头一分钱不欠地倒闭。
用俞敏洪的话说:「这就是我⾃⼰⼀种朴素的农民主义哲学,⼿⾥有粮,⼼中不慌。」
更可贵的是,他决意把近8万套课桌椅捐给有需要的乡村学校,这些都是新东方为培训班的孩子们订做的,一套成本六七百,折旧后也得5000多万,加上各种运费还得再垫上,来来回回一个亿,这对当时的新东方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但俞敏洪还是投出去了,人在落难时,最可见其品性。
新东方吃过时代的红利,也受过时代的打击,起来的时候轰轰烈烈,退潮的时候悲壮体面。
只是这一次,无论是嘲讽还是赞美,俞敏洪都无暇顾及了,身后的上万名员工依然在等着他吹响下一个号角。
当大卡车把物资都拉往远方时,俞敏洪只说了声:「教培时代结束了。」
直播间火了之后,带货成了大佬们的第二战场和再就业首选。
所以俞敏洪转战直播间并不奇怪,至于为什么卖农产品,他用艾青的诗句作了回答:「为什么我的眼⾥常含泪⽔,因为我对这⽚⼟地爱得深沉」。
别深问,问就是当年他在农村种地那回事。
刚进军带货领域时,俞敏洪想当然地算了笔草率的账:
「一些主播一年能卖出一百多个亿,我带着几十个老师做直播是不是一年也能做上百亿?」
去年12月,俞敏洪领着上百名老师,浩浩荡荡入驻抖音,并亲自开启了首场助农直播。
他讲历史讲地理,哐哐一通知识输出后,还不忘吐槽自己卖的东西有点贵。
这场「新概念」直播不仅为他们后来的带货方式刷上了文化底色,也给自己留下了笑柄。
首播战绩450万,跟罗永浩的1.1亿相比,零头都算不上。
销售额不行,文人风骨也被嘲掉得精光,媒体质疑他:「如果只是从⼀个挣快钱的⾏业跳到另⼀个挣快钱的⾏业,恐怕不是最佳示范。」
被嘲就算了,那可怜兮兮的450万战绩还成为了开播以来仅有的高光时刻。
自那之后他们的销售额惨不忍睹,最惨的时候几个人吆喝一下午,才卖个几十块钱,还都是父母看不过去了下的单。
而年已花甲的俞敏洪不仅要重新开始学习直播话术,还得吭哧吭哧地弄懂行业规则,但此时的直播领域已经是一片红海,卷疯了都。
曾张口就是上百亿的俞敏洪也得承认现实的残酷:「东方甄选刚刚开始,每天的销售额还少得可怜。」
但不得不说,俞敏洪抗压抗打的能力的确惊人,商海几十年什么没见过,人只要活着,就不怕重来。
新东方的金字招牌就是「名师」,这帮人有才,肯干,耐打击,在老俞日复一日的熏陶下,还浑身充满了中二气质。
听完几场直播后,有网友由衷赞叹:「⽼师们直播⼀看就准备得很认真,按照备课标准来的,果然优秀的⼈学习能⼒就是强。」
实力之外,俞敏洪也是一如既往地厚道,直播间不收坑位费,不压榨农民,更不会煽动消费,但凡老俞直播,他常说的一句话便是:「没有必要为了⽀持我而买,也没有必要因为同情我而买。」
6个月逆风翻盘,知识带货无疑是条野路子,但谁能否认,无数人下单是冲着为俞敏洪和他的老师们加油鼓劲。
毕竟好人有好报,努力有回报,是咱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质朴情怀。
临了,我想浅聊一下「努力」。
这个词在最近几年背负了太多的时代情绪:鸡汤、画饼、职场PUA、傻...
但把这些妄加的意义都剥离之后你会发现,作为一个家里没矿,两手空空的普通人,努力是唯一可以依仗的东西。
无论是危机时自救的俞敏洪,还是在直播间里尽心尽力讲好每一款产品的老师,竭尽全力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所谓的翻盘才有实现的可能。
业务转型时期,俞敏洪面对高管们放下狠话:「⼤不了尝试所有业务都失败了,新东⽅账上没钱了,我们喝顿⼤酒就散伙。」
永远不服,永远敢拼,鸡汤气质曾让他挨了好一顿喷,但这就是新东方的精神地基,即便遭遇了滑铁卢,他们也依靠着这样的信念不惧爬起来再战。
前路越是迷茫,人们越是需要逆袭的爽剧剧本。
无形之中,头发花白的俞敏洪似乎又成为了年轻人心目中的励志明灯。
只要看到他们的努力跟获得成为正比,人们就有理由相信,未来会更好,奋斗能改命。
刷屏级的热搜当前,俞敏洪又站到了舆论中心,有人赞美,有人嫉妒,更多的人期望他再次创造奇迹。
无论如何,且让俞敏洪的子弹飞着。
最后,真心祝贺俞老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