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了不起的老爸》在去年父亲节上映,这是国内为数不多以马拉松为主题的亲情电影。
该片讲述了一个患有先天疾病却怀有“马拉松梦”的少年肖尔东,一个固执逼迫儿子预习“盲人生活”的父亲肖大明,互不理解的父子俩因“跑步”发生的一场战役,最终在“对抗”中逐渐和解,在一场马拉松比赛中“互换身份”,并肩站在了起跑线上。
在很多关于父爱主题的电影中,“为你好”压制的父爱与不懂事、任性的孩子是故事的核心,对抗与和解、挣扎与无奈是主旋律。
但《了不起的老爸》在讲述含蓄的东方父子关系的同时,将马拉松精神融入其中,以父子亲情为主线,以训练跑步为支线,两者结合串联,给了我们不一样的观感。
跑步,父亲寄托爱的载体
影片中父亲肖大明对儿子的爱,是为了不让病情恶化禁止儿子跑步的决绝,是为了让儿子老有所依为其安排的钢琴道路,是中国式父爱“为你好”的束缚。
但这些都在儿子肖尔东失明后,第一次雨中奔跑中崩溃瓦解,也让父亲肖大明晓得了“马拉松”对于儿子的意义,懂了儿子的偏执和心事。于是,父亲肖大明开始尝试陪伴儿子一起跑步。
为了证明给教练自己有能力当“陪跑员”,肖大明从白天跑到黑夜独自一人完成42.195公里;为了儿子冲击PB335的目标,肖大明努力训练、节食减肥,只为跟上儿子的步伐。
含蓄的东方父子关系,粗犷中带着点细腻和笨拙。曾经矛盾的出发点“跑步”,成为了调和父子冲突的关键,也成为了父亲寄托爱的载体。
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这样可爱的父亲,中国“迪克”父亲罗书坚,推着儿子去跑马,去看外面的世界;手持女儿护照,完成女儿首马遗愿的父亲白杨。
他们都用跑步,当做寄托自己爱的载体,继续下去!
父亲不是超人
只是与你共同成长
父亲从来不是超人,只是一次次的为你变成了万能。影片中父亲尚大明为了儿子,从出租车司机到护工“赵师傅”,再到马拉松视障陪跑员,身份每一次的转变都是父亲对儿子的一次次妥协。
就像肖大明不晓得马拉松是什么一样?只是用“从这里到机场”来衡量马拉松的42.195公里,朴素而平实。
影片末尾,父亲肖大明在朋友和教练的帮助下,与儿子共同站上了马拉松起跑线。在马拉松最后4公里处,父亲肖大明因心率异常无法跟上,选择将陪跑员的牵引绳用力抛出,拼尽全力冲儿子大喊“跑,沿着白线跑”。
看似在马拉松赛道上渐行渐远的父子,其实是在生活中实现了双向奔赴的爱,最终儿子尚尔东3小时34分35秒刷新PB,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父亲肖大明也笑着蹒跚完赛,抛出的是绳子,但解开的是中国式“无解”的情感羁绊。那个时候的尚大明,或许真正的学会了对儿子的放手,也实现了个人的成长。
父亲绝不是超人,父爱也仅是“给予”了孩子单独前行的才能和勇气,毕竟父亲也只是第一次做父亲。
解绑亲情,不如并肩前行
中国常说父爱如山,山是依靠也是压力。在《了不起的老爸》中,没有大肆宣扬那种让人喘不过气的“父爱”,而是父亲陪着儿子一起跑步,父爱就像陪跑员的牵引绳一样,是一种情感牵绊,最后放手让孩子自己向前。
父爱从未缺席,但大多数父亲都拙于“口”,更愿意用行动去表达。或许中国式父子间的关系,注定就是一场要和解的战役,在漫长时间的纠葛中找到爱对方的正确方式。
父亲节到了,祝愿天下所有的父亲们节日快乐!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