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90后上小学时候,零花钱大概只有几块,到了初中每天也不过十块,和现在的学生每周100元左右相比真是相差不少,那时候的学生没钱了只能和家长伸手要,而现在的学生则方便了许多。

手机的便利不光让学生可以轻松的上网查资料,购物消费也快捷了不少,但快捷的支付方式也存在着弊端,学生没有什么金钱观念,很容易在冲动下挥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二学生沉迷网购,拿母亲12万手术费挥霍

初中生的年纪说大不大,说下不小,正是对很多事物有一些认知但又比较叛逆的阶段,这个时候的学生是家长和老师最头疼的,他们开始有自己的喜好和追求,并且很难听进去大人的话,如果家长再疏于管教,就很容易引发不好的后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段时间,家住河北的初二学生小李就做了一件哪怕是大人都不敢轻易做的事,沉迷网购的他先后挥霍掉了12万元,如果小李家很富有,家长经济条件好那也便罢了,可这位初中生的家长只是普通的村民,而这12万对小李家来说也并非是“小钱”,而是用来给小李的妈妈做手术的费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知道小李沉迷网购,把妈妈12万的手术费都给花光了,这笔钱用在了购买手机,衣物,游戏充值等等,小李的爸爸得知情况后选择报警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二的学生还未成年,按照相关规定网络游戏付费服务单次充值是不能超过一定数额的,在警察的帮助下,网络游戏平台依规一笔笔退还了充值金额,但手机等物品因为已经使用过已无法退还,目前为止12万手术费已退款6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痛斥学生的同时,家长也应当反思

其实类似的事情不是第一次发生了,有不少中学生因为沉迷网络游戏,或者是喜好购物,偷偷瞒着家长无度挥霍,而这些学生的家长也都只是普通家庭,十几万的钱对他们来说要攒好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少网友看到这件事后都在痛斥这名学生的行为,12万不是一笔小数目,这名学生怎么敢没有家长的同意就偷偷花掉?而且这笔费用还是妈妈做手术的钱,夸张一点说就是“救命钱”,这样的行为不仅仅是用叛逆能来形容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在痛斥学生的同时,家长也应该反思,首先这部手机绑定了家长的银行卡,应该不是学生自己使用的,那么这名初中生先后花掉了12万为何家长没有及时察觉呢?是否也证明平时对学生的关注和教育太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学生能沉迷网购花掉12万,那说明平时玩手机的时间应该是很长的,甚至是超过了学习的时间,在中考分流的前提下,一名初二的学生沉迷玩手机,家长难道不该及时引导教育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家长的疏忽也是导致这次事情的原因之一,明知道学生沉迷网购和游戏,家长却还是把大额的钱存进关联了网购消费的账号,这才让学生能一笔笔的不断消费,如果银行卡中没有多少钱,估计学生想花也花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对于这件事家长们也应当引以为戒,不要认为学生年纪小就不敢,事实上正是因为学生年纪小,面对诱惑没有自控力,又不了解赚钱的辛苦,才会毫无顾忌的花钱,若家长不想让学生养成这样的坏毛病,从平时就应该多加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的教育不只存在于学校,家庭教育也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必要基石,而家庭教育也不光包括学习,更包括品德,思想,三观等一些列学生在校较难学到的内容,而这些能够教给学生的大多是家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少家长把学生身上的坏习惯推到学校、社会或者是平台身上,却没有反思是不是自己教育的缺失,才让学生产生了这些坏习惯,就拿网购这件事来说,对一名普通家庭的初中生来说,消费超过100元以上都应该经过家长的同意,这不是舍不舍得的问题,而是家长需要帮学生筛选消费的物品,从而养成良好的消费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有家长总吐槽初中生叛逆,不听话,但家长反思一下自己是否有倾听学生的想法呢?家长想和学生拉进距离第一步就是沟通,而沟通不是家长单方面的指责,而是也要听学生的想法,让学生把心理话说出来,家长了解了学生的思想,才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及时纠正学生不当的行为。

最后也要提醒学生家长们,不要把绑定了银行卡的手机给学生随意玩,也不要随意给学生透露账号密码,对低年龄学生使用的手机更是要定期检查,以免发生类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