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要推动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就需要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这就需要在培养干部的过程中要让干部牢牢地根植人民,要善于到人民中去学习、去成长、去锻炼、去成才,才能更好地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干群携手创造更多新的辉煌。要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就要用好“一线课堂”,要让干部主动到群众的身边去,近距离地了解群众、了解基层,才能及时地发现自己能力上的短板。干部要“身入”,更要“心入”,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出发,在解决问题中锤炼自身,在提升自我能力中,更好地解决基层难题,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在“一线课堂”增强干部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干部要成为对党和人民事业有用的人才,就要切忌“只学不做”或者“只做不学”,变成学做“两张皮”。干部要学以致用,实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尤其需要用好“一线课堂”,要善于把理论知识与基层的具体工作联系起来,让理论不再浮于表面,让实践有了理论的指引,才能更好地推动工作的落实,避免形式主义的出现。

在“一线课堂”增强干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问题很多、矛盾很复杂,但是也是最快速提升干部能力的地方。干部要有勇于“啃硬骨头”的担当,主动到“一线课堂”,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现自己的能力不足,主动拜群众为师,主动向老党员、老干部学习,才能让干部学习到更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经验,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让干部在基层得到更快速的成长。

在“一线课堂”增强干部创新创业创造能力。基层不仅有问题,基层更有机遇。干部要更好地推动基层工作的落实,不仅要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更需要在推动地方发展上努力。干部要用好“一线课堂”,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在工作的思路上不断创新,勇于在创业创造上探索,才能让干部更好地挖掘自己的特长,把自己的能力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提高履职能力的同时,也更好地推动基层工作迈上新台阶。(刘野)